后3000萬輛,一汽-大眾重新譜寫“領先”丨人汽

作者:管宏業 王珊珊
這是一部中德合作的工業史詩,更是一段在中國汽車工業史上持續定義“領先”的傳奇。
2025年10月30日,伴隨著一輛奧迪A5L領航版在長春基地下線,一汽-大眾成為國內首家產銷突破3000萬輛的乘用車企業。

從第一輛捷達駛下生產線到第三千萬輛整車高光亮相,一汽-大眾的每一步跨越,不僅是企業自身的成長勛章,更標注著中國汽車工業從規模追趕邁向品質引領的關鍵進程,成為中德合作持續創造價值的最佳印證。
活動現場,一汽-大眾還特別表彰了企業歷任管理者和員工。從第一任總經理林敢為到現任總經理陳彬,他們所踐行的,是持續性地關于質量、創新和長期主義的實踐。

中國一汽董事長、黨委書記邱現東在致辭中強調,這一成就反映了中德汽車產業合作的深厚潛力,必將為深化中歐經貿合作、推動全球特別是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詮釋“全維度領先”的樣板
回溯1991年,一汽-大眾扎根長春進軍中國市場,彼時僅攜1個品牌、1款車型。如今,它已成長為涵蓋大眾、奧迪、捷達三大品牌,貫通燃油與新能源兩大賽道,坐擁33款車型的行業領軍者,用34年時間完成了從“引入者”到“引領者”的蛻變。
34年間,一汽-大眾累計實現營業收入超5.5萬億元,貢獻稅收超7300億元,帶動上下游超50萬個就業崗位。其構建的“從本土化研發到商品導入、從市場開拓到服務升級”全鏈路能力,徹底打破外資合作的技術壁壘,證明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是被動承接,而是“主動融合、自主賦能”的領先實踐,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從低端制造向高端“智”造的跨越式升級。

這份跨越34年的成長奇跡,核心源于產品、技術、品質、模式的全維度領先。
在產業層面,一汽-大眾率先引入全球先進的技術標準與成熟的管理體系,形成了國內一流的商品項目管理模式、康采恩制造體系、奧迪特質量評審體系、經銷制銷售模式、AC人才選拔體系等,大幅提升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帶動了近1900家供應商的成長。

在經濟層面,一汽-大眾精心布局長春、成都、佛山、青島、天津“五地六廠”,每一個基地的落成,都強力帶動了當地生產制造業升級與零部件配套產業鏈的集聚,成為推動區域經濟振興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

從產品導入到標準制定,從體系建設到鏈群培育,從模式創新到區域賦能——過去34年,一汽-大眾在產品、技術、品質、模式四大維度持續領先,將“領先”二字深深烙印在企業基因之中。
以“五大領先”引領合資新范式
面對技術迭代與格局重構的浪潮,站在3000萬輛新起點的一汽-大眾,已擘畫清晰的再領先藍圖。

中國一汽副總經理、一汽-大眾總經理陳彬正式發布面向2030的企業新戰略,明確提出“五大領先”目標:
效益領先,保持行業領先的盈利能力;
規模領先,產銷規模劍指200萬輛級;
科技領先,打造合資車企技術新高地;
扶持領先,搭建卓越事業平臺,提供領先薪酬與全面保障;
責任領先,攜手產業鏈實現綠色、協同、可持續發展。

商品規劃上,堅定推進“油電混共進全智”戰略,加速電動化轉型。未來五年將推出近30款新車,其中新能源產品超20款。
技術上,依托“兩國九地”研發布局,保持年均百億級研發投入,聚焦智能駕駛、軟件平臺等核心領域,與華為、酷睿程、寧德時代等伙伴深度協同。
運營模式上,捷達品牌將探索本土化運營新路徑,整合本土優勢資源,實現品牌、產品與生態全面煥新。未來五年產銷規模預計攀升至40萬–50萬輛,帶動形成千億級產業生態。
此外,一汽-大眾將全面推進“三品牌協同出海”,實施“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三步走戰略,實現國內國際雙輪驅動。未來五年計劃拓展20款國際車型,推動出口規模突破10萬輛。

在9月23日的首批出口車輛下線儀式上,編號“000001”的首輛出口新車鑰匙由陳彬交予大眾汽車品牌中東總經理Matthias Ziegler。這不僅是一次交付,更是一汽-大眾國際化進程的關鍵起點。首批車輛將于11月登陸中東市場。
三大品牌協同進化,領跑合資轉型“生死競速”
當前,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蓬勃發展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讓合資車企的品牌溢價不斷蒸發,市場份額持續壓縮。
面對轉型窗口期的“生死競速”,一汽-大眾以三大品牌協同發展為支撐,加速新能源與智能化轉型,在傳承中釋放進化的力量。
大眾品牌是合資車市標桿,早年靠捷達、寶來推動中國汽車消費從“稀缺”邁入“普及”。如今,速騰、邁騰等車型穩居銷量前列,速騰L搭載的EA211 Evo二代1.5T發動機,動力與油耗表現優異;ID.家族依托MEB平臺,經436項電池安全測試,保障純電出行。

捷達品牌堅守“國民車”價值,2019年獨立后推出VA、VS系列,延續德系品質。今年上市的VS8,以優質設計與L2級駕駛輔助獲認可。8月,中國一汽、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成都經開區管委會達成合作籌備新公司,進一步加速智能電動轉型升級。

根據規劃,自2026年起,一汽-大眾和捷達品牌將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11款全新車型,涵蓋6款純電、2款插混、2款增程及1款燃油車型,捷達首款純電車型也將在2026年正式亮相。
奧迪品牌作為中國高檔車市場的拓荒者、先行者和帶領者,早在1999年就推出加長軸距的A6(C5),開創“L”型豪華車先河。如今構建A系、Q系、e-tron家族矩陣,依托雙平臺與E31.2電子架構,聯合華為打造奧迪Q6L e-tron,開啟豪華車智能化時代。
作為見證3000萬輛里程碑的榮耀之作,一汽奧迪A5L所承載的,遠不只是一輛車的使命,更是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時代的生存智慧。它以“德系駕控+本土智能”破局,10月訂單量累計突破1萬臺,并實現單日交付千臺,助力奧迪品牌重奪B級豪華車市場份額第一。

真正的領先,從來不是重復過去,而是超越自我,定義未來。
從追趕到并跑,從并跑到領跑,一汽-大眾用34年時間,將“領先”二字寫進歷史,更寫進行業的基因。
下一個3000萬輛,一汽-大眾,正在書寫新的領先答案。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452
10-3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0
11-06
158
11-05
1721
11-03
1774
11-03
94
11-03
78
11-03
51
11-03
76
11-03
88
11-02
56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