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術為王的奇瑞現在到底有多強?
以技術為王的奇瑞現在到底有多強?
10月18日,以“創新 · 智領全球”為主題的2025奇瑞全球創新大會在安徽蕪湖拉開序幕,就本次技術大會而言,其重點主要集中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等前沿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業內對于奇瑞的定位更多是一種偏執的技術宅,雖說在營銷層面可能稍顯低調,但其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始終位居行業前列,所拿出手的硬件技術也從不讓人失望,正因如此,奇瑞在最近這幾年雖說看著熱度不是特別高,但一直都在悶聲干大事。

根據最新的數據,9月份奇瑞集團總銷量達到了280469輛,同比增長14.7%,其中奇瑞汽車銷售量達到255584輛,同比增長9%。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奇瑞在乘用車方面也包含了奇瑞品牌(169580輛)、星途品牌(10802輛)、捷途品牌(56586輛)、iCAR品牌(10734輛)以及智界品牌(7882輛),整體的表現可以說不錯。

而增幅最大的是新能源車市場及海外市場,9月份新能源銷量達到了91590輛,同比增長55.4%,出口量達137624輛,同比增長26.2%,連續5個月出口突破10萬輛,總的來看,目前奇瑞集團1-9月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2007768輛,在銷量方面已經穩居自主品牌前三。

很明顯,越來越多消費者愿意選擇奇瑞汽車,更多是奔著其過硬的產品力和技術口碑而來,最具代表性的是,奇瑞在2022年發布了面向未來的“瑤光2025”前瞻科技戰略,在本次2025奇瑞全球創新大會上為我們展示了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靈犀智艙、獵鷹智駕、銀河生態五大核心技術的進階成果。

同時在此基礎上,奇瑞也發布了最新的飛魚底盤EMB、方舟兩棲系統、鯤鵬天擎48%熱效率發動機、伯牙之音、獵鷹智駕大模型、凌霄飛行平臺等10+項全球領先技術,其中最突出的是火星架構以及鯤鵬動力兩大核心技術支柱迎來突破性的發展。

首先是火星架構,這也是奇瑞整車技術的基礎所在,在此架構下,這一次奇瑞給我們帶來了搭載最新方舟兩棲技術的縱橫G700,其核心部件達到了IP68級防水標準,可在深水環境中長時間穩定運行,目前它已成功實現橫渡長江的壯舉。

說句實話,雖說兩棲技術并不是一項創新技術,但奇瑞將其應用于民用SUV并實現量產落地就很難得,近幾年能下水的民用車基本上就是搭載應急浮水功能的仰望U8,已被消費者吹爆,但從名字就能看出,這只能應急使用,而縱橫G700所搭載的方舟兩棲系統則完全不同,它具備真正的陸地與水域持續行駛能力,兩者區別十分明顯。雖說車價已達70萬,但這也是技術的價值體現。

另外則是鯤鵬動力,目前主流發動機的熱效率一般在38%~45%,向上每提升1%都面臨極大系統性困難,尤其是在插混領域,各大廠商比拼的就是熱效率,畢竟這是發動機能耗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甚至可以說熱效率與發動機技術水平直接掛鉤。

這一次,奇瑞最新的鯤鵬天擎發動機憑借26:1超高膨脹比、雙曲三聯動機構、絕熱涂層技術等創新,成功實現48%的熱效率,為混動汽車進入油耗1時代打下堅實基礎。
寫到最后
對于奇瑞汽車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其正以扎實的技術積累和前瞻的戰略布局,持續推動品牌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從火星架構到鯤鵬動力,每一項技術的突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賦能、系統進化的成果體現。很明顯,與其他新能源廠商過度宣傳的營銷策略不同,奇瑞更專注于核心技術的研發與落地,我認為這才是中國汽車品牌真正走向全球、實現技術突圍的正確路徑。
另外,在上個月奇瑞汽車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其募資規模達91.45億港元,成為年內港股市場規模最大的車企IPO,而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本次募集資金中的60%明確用于研發——35%用于擴充產品組合研發,25%投入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研發,足見其對技術深耕的堅定決心。
(注:圖片源于網絡)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88
10-20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6
11-06
152
11-06
1957
11-05
73
11-05
94
11-05
1684
11-03
120
11-03
143
11-03
1743
11-01
1.32萬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