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回歸!首測本田Prelude,混合動力不失運動感體驗
本田Prelude,這個曾經在汽車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名字,正以全新的面貌回歸。作為一款混合動力車型,Prelude不僅承載著本田對運動轎跑的情懷,還以現代技術與經典設計相融合,給車迷帶來了別樣的駕駛體驗。

現在,這款充滿獨特魅力的Prelude重新回歸,看看它如何在保留經典特色的同時,走在時代前沿。只不過,現在的Prelude是以混合動力的身份亮相,搭載“虛擬”8擋雙離合變速箱,向經典轎跑車迷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在技術戲劇性與駕乘舒適性之間,它展示了情感與效率并不矛盾。

Prelude——這個名字意味著“前奏”或“先鋒”,對于本田來說,它是技術上的先鋒。從第二代開始,這款雙門跑車便不斷為系列車型帶來新技術,從三閥門發動機到四輪轉向系統。而第六代Prelude,則通過“ S+ Shift”系統,嘗試為混合動力驅動增添更多駕駛情感,以“虛擬”8擋雙離合變速箱帶來微妙的換擋“戲劇感”。

等等,熱衷于發動機的車迷們一定會想起本田CR-Z,這款帶機械手動變速器的混合動力轎跑車。CR-Z本是為了復興CR-X的傳奇,但遺憾的是未能成功。那么現在的Prelude,搭載的動力系統則是一臺2.0升自然吸氣發動機與兩臺電動機的結合,其中一臺電動機僅用作發電機,而另一臺則主要提供315牛·米的扭矩。這臺143馬力的四缸發動機采用阿特金森循環,以提高效率為主,而非強調動力。

從文字中不難看出Prelude的動力系統特性:V-Tec的高轉速激情早已不再。沒有電動機的協助,阿特金森循環的發動機在一款運動轎跑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與電動機協作時,二者在能力范圍內共同工作,而S+ Shift系統呢?它并未像現代汽車的電動IONIQ 5N那樣提升燃油車的“虛擬駕駛”感受。
本田Prelude并沒有把“虛擬駕駛”感受推到如此極致。除了一些與速度和轉速相關的聲音反饋、虛擬降擋時的加速反應和儀表盤上的轉速刻度,變化并不顯著。

如果不使用S+模式,選擇舒適或GT模式駕駛Prelude,整車的表現會更加流暢,舒適性和精致感得以展現,這時發動機大多保持低負載與低轉速,使得其動力輸出顯得并不激烈。

此時,這款轎跑的座椅設計成為亮點:駕駛座有著較強的側向支撐感,而副駕駛則顯得更為舒適寬松。奇怪的是,盡管兩人坐在同一輛車里,但在過彎時駕駛員和副駕駛員的坐姿竟然有著如此明顯的不同。


Prelude本應在彎道上大顯身手,而它確實沒有辜負這個期待。本田為它配備了來自“熱血小鋼炮”思域Type R的自適應阻尼系統,雖然調整得更加柔和,但仍能使這輛1.5噸重的車在路面上流暢行駛。敏感的駕駛者可能會注意到,車身結構混合了剛性的底盤與輕微彎曲的車頂,以此達到操控和舒適的平衡。方向盤提供恰當的手感,既沒有過于直接的反饋,也沒有過于沉重的感覺。懸掛系統無論是在舒適模式下還是運動模式下,都避免了過于生硬地反饋,保持了平穩的車身控制和均衡的車輪負載。

本田Prelude的內飾布局強調實用性,駕駛艙內采用傳統的機械按鍵和調節旋鈕,駕駛員與副駕駛員的空間被清晰分隔。


在實用性方面,本田特別強調,在后排座椅放倒的情況下,Prelude的行李廂最大容積可達663升,足夠放下一個自行車套件。顯然,這款車也能輕松容納兩袋高爾夫球具,甚至兩個沖浪板。

如今,全新本田Prelude給人帶來了驚喜:它不是一款追求高轉速的運動轎跑,而是一款充滿魅力與獨立特色的混合動力車型,其“ S+ Shift”系統更像是為駕駛增添的一份“展示性”而非實際性能提升。整體來說,這款車在舒適性、工藝和駕駛文化上的表現令人信服,堪稱一款具有個性的現代化轎跑。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00
11-0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660
10-09
1794
09-08
2294
09-05
40
09-04
32
07-25
2721
07-23
1127
04-08
1240
04-08
1332
04-07
1256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