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與寶馬罕見牽手,合作才是車企發展新能源歸宿?

在長安與華為、蔚來,吉利與蔚來戰略合作沒幾天,行業內又曝出猛料。日前,寶馬宣布將與奔馳在中國合作建設超級充電網絡。
在新能源浪潮下,不僅中國車企以廣泛合作加速在新賽道上的合力與奔跑速度,就是這些有著百年造車歷程的老牌BBA品牌,面對席卷全球的新能源化浪潮,也不得不權衡利弊,以罕見的合作方式,開啟新能源化全新角色的轉變。
加速布局國內新能源
此次,寶馬與奔馳雙方將以50:50的股比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市場運營超級充電網絡。
據了解:至2026年底,該合資公司計劃在中國建設至少1000座具備先進技術的超級充電站,約7000根超充樁。首批充電站計劃于2024年起在中國重點新能源汽車城市開始運營,后續充電站建設也將覆蓋全國其他城市和地區。

在《車壹圈》看來:寶馬與奔馳聚焦中國充電市場,時機恰到好處。一方面,隨著兩家車企在國內新能源市場銷量增加,通過構建充電網絡,可以為中國客戶量身定制快速、便捷、可靠的充電解決方案,進而提升其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的產品附加值。

另一方面,寶馬與奔馳應該意識到隨著新能源汽車占比增加,充電市場不可避免地將成為一個前景廣闊的藍海市場。此時布局超級充電網絡可謂一舉兩得,既解決了自家產品的用戶服務需求,提升用車體驗效果,同時還能深耕新能源汽車配套服務產業,將新能源汽車蛋糕做大。在這一點上,寶馬與奔馳表現出了極具前瞻性的魄力。
合資新能源出師不利
行業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BMW和MINI品牌全球市場純電動車型銷量為24.68萬輛,其中寶馬品牌純電動車型在國內銷量不足7萬輛。雖然這個數據與同期相比有了不錯的提高,但是對比國內自主品牌的表現,寶馬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與寶馬相比,奔馳新能源車型在國內同樣表現也是不佳。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奔馳EQB累計銷量僅4206輛,EQE累計銷量僅7204輛,EQC累計銷量僅267輛。
當比亞迪新能源車型月銷量超過30萬輛,理想月銷超過4萬輛、長安自主新能源超5萬輛,甚至大眾ID系列月銷超1.5萬輛時,想必奔馳、寶馬對比自家新能源產品銷量,會為當初在新能源趨勢上遲鈍的反應而懊惱。

一直以來,國外大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的態度多少有些觀望。前幾年,當中國車企不遺余力地推新能源新車,對傳統造車模式進行顛覆時,合資品牌在初期仍以“油改電”的產品忽悠消費者,錯失新能源市場商機。
曾經在燃油車市場大殺四方的傳統豪華車企,卻在中國新能源市場啞了火。面對來自中國車企相繼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壓力,寶馬、奔馳再不在新能源領域有所作為,日后江湖地位更加難保。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此次,寶馬和奔馳兩家強強聯手,先從新能源最關鍵也是最基礎的充電網絡入手,既是一次嘗試,同時也為日后雙方全面合作做好鋪墊。不管怎么說,行動起來就好。
“抱團”取暖國內新能源
在布局充電網絡的同時,寶馬與奔馳雙方以50:50的股比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帶來的另一連鎖反應,就是引發大家對車企新合資模式的思考。
相比數年前,國外品牌與中國車企“以市場換技術”的合資所不同的是,當前合資不僅雙方話語權均衡,同時合資雙方在實力上也是勢均力敵。比如目前國內有長安、華為、寧德時代三家聯合打造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維塔,同時還有華為與長安的合作,蔚來與長安、吉利合作換電戰略,大眾投資小鵬等等。

面對新能源浪潮,高新技術不斷涌現并且在產品上的廣泛應用,如果憑借一家車企,很難在各個領域做到極致。因此,多渠道全方面合作成為當下一種思潮,也讓當前車企間合作的方式呈現多樣性發展。隨著更多的強強聯合攜手,也預示著抱團取暖的新合作方面,將會更好地利用及發揮出各自優勢資源,將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做大。

由此,寶馬與奔馳的合作就變得更加充滿懸念了。雙方在燃油車領域同為行業大佬,同時在新能源轉型期遭遇各種困局,會不會以合作做充電網絡為起點,進而在研發、生產以及市場運營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呢?
如果放在燃油車時代,這種可能性不大。不過,面對本身就充滿變局的新能源時代,寶馬與奔馳的深度合作就是一種開拓與創新。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665
2023-12-0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93
2024-03-21
1.57萬
2024-02-13
1976
2024-02-09
748
2024-01-21
732
2023-11-30
750
2023-11-17
917
2023-10-10
2532
2023-10-06
532
2023-10-05
4010
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