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款?混動?驅逐艦05自動版購車手冊 | |||
| 外觀 | 2022款?驅逐艦05外觀如何 | 獲取底價 | |
| 內飾 | 2022款?驅逐艦05內飾怎樣 | 獲取底價 | |
| 動力底盤 | 2022款?驅逐艦05動力強嗎 | 獲取底價 | |
| 內部配置 | 2022款?驅逐艦05配置情況 | 獲取底價 | |
| 空間 | 2022款?驅逐艦05空間大小 | 獲取底價 | |
| 細節 | 2022款?驅逐艦05細節做工 | 獲取底價 | |
| 參配數據 | 2022款?驅逐艦05排量多少 | 獲取底價 | |
| 外部配置 | 2022款?驅逐艦05配置高嗎 | 獲取底價 | |
| 購車優惠 | 2022款?驅逐艦05最新優惠 | 獲取底價 | |
在眼下的汽車市場中,十幾二十萬可謂是車型選擇最豐富的價格區間。豐富的車型自然也就帶來了各有特色的車型賣點,有的車型配置豐富,有的車型外觀設計出眾,當然也有車型憑借出色的操控性而受到消費者青睞。如果你正在關注驅逐艦05,那接下來的內容你可要好好看看了。

驅逐艦05車頭呈現出柔和的設計風格,同時多幅式中網采用了黑色飾物進行修飾,看起來干凈明快。

驅逐艦05車尾呈現出內斂的設計風格,加上銀色飾條,整體看起雅致卻不顯單調。同時,采用了精致的尾燈設計,運用了時尚的設計元素,夜間點亮后在車流中非常顯眼。

驅逐艦05內飾呈現出大方的設計風格,和該車定位相符合。同時,這款車大氣的內飾還輔以飾條,顯得端莊大方。

驅逐艦05搭載一套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配備1.5L L4發動機以及前置永磁同步電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110馬力,峰值扭矩135?!っ?,電動機總功率179馬力,電動機總扭矩316?!っ?。

這款車匹配電子無級變速箱。

這款車懸架采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不知屏幕前的你對這款車的印象如何,另外,驅逐艦05配備了車內PM2.5過濾裝置、自動空調、無鑰匙啟動系統、自動駐車、上坡輔助、全車車窗一鍵升降、溫度分區控制、電池預加熱、前排手機無線充電、遠程啟動等配置。驅逐艦05的車頭風格走了簡約路線,顯得相當精神,干凈清爽不油膩。或許它就是這個價格區間下,一種不錯的選擇。
驅逐艦05?2022款 DM-i 55KM 尊貴型動力強不強,讓我們來看看廣大車主對2022款 DM-i 55KM 尊貴型針對動力底盤的看法吧:網友@lomoreiz說道:“起步感覺很輕盈,動力都是總是很強大,超車一樣能夠讓我很有信心,沒有覺得動力不行,流暢度的話還是可以的,經常在市區開,家用是足夠的,就目前的表現水準來看,每次起步迅速給力,整個的動力儲備真的是非常充足了?!?/p>
網友@icbclk說道:“起步很平穩,他的動力已經達到了我心里的預期,開空調基本感覺不到衰減,動力飚起來還是比較有力的,完全夠用,還能感覺到推背感,加速提速很快,動力都是總是很強大。”
網友@gdfyerty321說道:“在開車的時候,總是覺得非常輕松,因為方向盤有著很高的精準度,而且制動系統也非常靈敏。我在試駕的時候就覺得非常輕松,以至于像剛提回車之后就能夠很快的磨合?!?/p>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問答叫獸)
收起1、長安UNI-V智電iDD是三款車當中最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車型,外觀上大部分延續了燃油版車型的設計語言,無邊框的中網造型、運動化的包圍設計、銳利的燈組造型等,營造出不錯的視覺沖擊感。
2、驅逐艦05采用比亞迪DM-i超級混動,這套混動系統包括驍云-插混專用5L高效發動機+EHS電混系統。其中驍云-插混專用5L高效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81kW/6000rpm,最大扭矩135N·m/4500rpm。
3、榮威ei6 MAX也是一位顏值派,它的外觀非常立體,擁有著很多的棱角和直線,整體風格也較為年輕時尚,符合年輕用戶的審美。2715mm的軸距,保障了它的車內空間,在緊湊級別中,有著天生的優勢。 查看全文
第一名: BYD松卡DM-i
2022 年12 月售出3,336,041,555 臺
車輛評價: 比亞迪宋佳DM-i在家用屬性上確實更勝一籌,優雅的外觀設計,扎實的內飾用料,理想的空間表現,在智能配置和舒適配置上的完美表現,DiLink車載系統功能豐富,響應迅速,理想的人機交互性能。四驅版也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部分地區已經推出51KM版本。
第二名: 比亞迪宋Pro DM-i
2022年12月銷量:20輛,323輛
車型評測: 比亞迪宋Pro DM-i定位與比亞迪宋嘉DM-i相同。兩者都是家用SUV不錯的選擇?;蛟S是因為上市時間較晚,性能不如比亞迪宋嘉DM-I。不過比亞迪宋Pro DM-i的外觀設計比較年輕,內飾配色比較潮流,配置層面也給人一些誠意。 DM-i混合動力系統兼顧了動力輸出和油耗的表現。相對來說,這款車型的提貨周期會更短。
第三名: 比亞迪唐DM
2022 年12 月銷量:3,336,016,843 輛
車型評價: 作為一款30萬級別的SUV,比亞迪唐DM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其中比亞迪唐DM-i更適合家用,但外觀設計有待改變,內飾風格大方。比亞迪唐DM-p性能更優,外觀內飾設計更時尚,動力輸出強勁。百公里加速到百公里僅需4.3秒,而且該車還配備了四驅系統。
第四名: 比亞迪漢DM
2022 年12 月銷量:3,336,016,605 輛
車輛評測: 比亞迪漢DM確實在中大型車市場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具備與豪華品牌抗衡的硬實力。其中,比亞迪漢DM-i更注重家用性能。舒適配置和智能配置的表現比較高。滿電續航可達1000公里以上,同時比亞迪漢DM-p也很注重新能源的表現??赏嫘浴?p>第五名: 比亞迪秦嘉DM-i
2022 年12 月售出3,336,012,580 臺
車型評價: 比亞迪秦嘉DM-i作為一款家用車,確實是一款合格的產品,外觀設計得體,內飾風格年輕,用料扎實,性能出眾。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比亞迪秦嘉DM-i預計將于2023年上半年正式上市,新車型配備了尺寸更大的液晶儀表盤,預計在配置上將有所調整,提升競爭力會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中第6至第10位分別是比亞迪驅逐艦05、騰勢D9 DM-i、哈弗H6新能源、奔馳E級PHEV、大眾帕薩特PHEV。顯然,從銷量前十的排名來看,比亞迪的表現更勝一籌,DM-i混動系統表現穩定,而其他國產品牌還需繼續發力。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在這一級別的汽車市場表現不佳。非常好。 查看全文
值得購買
全新一代比亞迪破壞者05定位緊湊型轎車,該款車型的售價為11.98萬元至15.58萬元。那么比亞迪驅逐艦05值不值得買呢?想要知道值不值得,我們可以先看看這款車型的底盤結構。底盤方面,這款車型采用了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和后扭力梁非獨立懸架。經過后期調校,其駕駛舒適性非常高。
充沛的動力性能
讓我們繼續來看看采用混合動力的比亞迪驅逐艦05車型的動力表現。新車搭載1.5L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81kw,最大扭矩135n.m。此外,還搭載了一臺總功率132kw、總扭矩316n.m的永磁同步電機。這股力量非常的充沛。
豐富的配置功能
比亞迪破壞者05的配置功能非常豐富。新車配備后倒車雷達、倒車影像、真皮多功能方向盤、12.8英寸觸控液晶屏、車載APP應用、LED日間行車燈、單溫區自動空調、車載pm2. 5過濾裝置、上坡輔助、自動駐車等功能一應俱全。
這一次,我詳細描述了比亞迪驅逐艦05是否值得購買。由此可見,比亞迪驅逐艦05動力充沛,配置功能豐富。強烈推薦購買。 查看全文
1.比亞迪05驅逐艦
比亞迪驅逐艦05剛上市,指導價11.98-15.58萬。新車的造型充滿了新潮感。前進氣格柵形成對稱效果,視覺感很強。
車身造型很流暢,上腰線很優雅。車身尺寸方面,比亞迪毀滅者05的長寬高分別為4780/1837/1495mm,軸距為2718mm。尾部造型很有層次感,尾燈設計貫穿。
內飾方面,可旋轉的中控面板和懸浮式液晶儀表盤非常醒目,方便信息交互。里面有很多光滑的裝飾條,簡易空調出風口外面用亮色的裝飾條裝飾。
動力方面,05驅逐艦搭載了由曉云-插電式混動1.5L高效發動機、EHS電動混動系統、DM-i專用動力刀片電池等核心部件組成的DM-i超級混動系統。發動機最大功率81kW,最大扭矩135Nm,驅動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32kW和145kW,最大扭矩分別為316Nm和325 N。電池為磷酸亞鐵鋰刀片電池,純電續航里程分別為55km和120km,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20km,油耗僅為3.8L。
2.豐田雷凌雙擎
雷凌雙擎前臉巨大的格柵是密密麻麻的蜂窩狀設計,大燈組非常犀利。兩端的形狀都是有棱角的。
車身尺寸方面,雷凌發動機的長寬高分別為4640/1780/1455mm,軸距為2700mm。
內飾方面,造型非常簡潔,實體按鍵較少,懸浮式中控面板更為搶眼。
動力方面,雷凌雙擎搭載了由1.8L自然吸氣發動機電機組成的混動系統,與之匹配的是E-CVT無級變速箱。發動機最大功率72kW,電機最大功率53kW。
3.日產軒逸 e-動力
軒逸e-POWER前臉的V型設計很有辨識度,兩端的L型熏黑設計很有張力。機蓋兩端的凸起設計顯得肌肉感很強。
車身線條非常流暢。車身尺寸方面,軒逸e-POWER的長寬高分別為4649/1815/1447mm,軸距為2712mm。尾部的擴散器非常緊張。
內飾方面,造型很有家族式,略扁的多功能三幅式方向盤握感極佳。
動力方面,軒逸e-POWER搭載了一套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發動機為1.2L直列三缸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53kW,最大功率100kW,最大扭矩300Nm.
4、本田凌派混動
本田凌派混動前臉的銀色飾板貫穿logo連接犀利的大燈,整體感很強。兩端霧燈區域外側被熏黑。
車身拉回來的線很緊張。車身尺寸方面,本田凌派混動的長寬高分別為4766/1804/1509mm,軸距為2730mm。
內飾方面,嵌入式中控面板非常簡潔,中控面板有一定的軟性材質覆蓋,質感極佳。
動力方面,本田凌派混動搭載了由1.5L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混動系統。發動機最大功率80kW,電機最大功率96kW。
一般注釋
這些車不僅很省油,配置也很有誠意:比亞迪毀滅者05有一鍵啟動、無鑰匙進入、后排出風口、定速巡航、TPMS直接胎壓監測系統等功能;豐田雷凌雙擎
具有CarPlay、HiCar等功能;日產軒逸e-POWER具有增強型ProPILOT超級智能駕駛系統和日產Connect超級智能CCS2.0系統的功能。本田凌派混動具備的功能 查看全文
第一章主要關注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空間測量和新一代混合動力技術解決方案的比較。我們預測到2025年中國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將達到1000萬輛,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為70%。
第二章是本報告的重點,結合每一代新一代混動技術的特點,從產品矩陣、品牌建設、銷售目標等維度對比各車企混動戰略的進展,重點分析具體的混動產品以及相應車企背后的考量。綜上所述,我們看好混合動力汽車取代傳統燃油汽車的長期邏輯。私家車企的混動策略相對更激進,有望在長期發展中獲益更多。
一是政策和需求并行驅動,混改市場空間廣闊。1.1政策收緊,車企油耗壓力增大。
“雙碳”目標對汽車碳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了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2021年10月《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方式,推廣應用節能低碳交通工具。與普通燃油汽車相比,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更低,是汽車產業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
雙積分政策鼓勵發展混合動力汽車。按照2021年實施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修訂版,每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為車企提供1.6正積分,相當于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214km。混合動力汽車的銷售有利于企業積極點的保持。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的乘用車油耗限值將倒逼車企開發混合動力汽車,替代純燃油汽車。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2025/2030/2035年,節能乘用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平均百公里油耗降至5.6/4.8/4.0L。純燃油車由于內燃機的工作原理和機械結構,很難進一步降低油耗,所以發展混動車型是傳統燃油車企業的必然選擇。
1.2混改空間廣闊,自主混改大發展。
從混合動力市場的發展歷史來看,2017年混合動力汽車市場處于早期階段,銷量主要由比亞迪DM3.0(唐、宋、秦)、第一代車型eRX5以及和卡羅拉兩款普通豐田混合動力汽車貢獻。
2018年,歐洲品牌,尤其是寶馬和大眾等德國品牌加入了PHEV競賽,并推出了寶馬5系PHEV和帕薩特PHEV等P2架構車型。憑借品牌效應和牌照優勢,限購城市銷量大幅增長,逐漸蠶食自主品牌份額。同時,豐田受益于自身技術的成熟,進一步加大了混動車型的投放。
2021年自主混動份額快速提升,率先上市的比亞迪DM-i系列大獲成功,迅速成為國內混動市場的龍頭車企,市場份額遙遙領先。
隨著比亞迪DM-i的成功,其他自主車企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新一代混動系統:長城汽車推出檸檬混動DHT,長安汽車推出藍鯨iDD,吉利汽車發布雷Hi X,奇瑞汽車發布鯤鵬DHT超級混動。
混合動力汽車基數小,場景適應性強,對傳統燃油汽車有巨大的替代空間。
過去幾年,在行業驅動因素從政策轉向市場的過程中,純電獲得了更多的關注,純電車的市場起步更早。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結構從“啞鈴型”走向更成熟的“紡錘型”,混合動力汽車占比將快速提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短途用電,長途用油,讓家里的第一輛車可以油電并用。如果純電動汽車側重于解決日益增長的購買需求,那么插電式混合動力將
2021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占歐洲市場新能源汽車的50%,但中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只占新能源汽車的18%。2021年,中國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118.6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60萬輛,傳統混合動力汽車58.6萬輛),僅為同期純電動乘用車規模的43%。2021年,我國汽油乘用車銷量突破1700萬輛,占全年乘用車總銷量的82%?;旌蟿恿ζ囂娲鷤鹘y燃油汽車還有巨大的空間。
主流合資電氣化改造主要是純電,會為自主品牌轉移混合市場。
除了日系合資品牌,歐美合資車企的電動化轉型都是以純電動轉型為主。大眾計劃到2030年,其50%的銷量將來自純電動汽車,其汽車銷售收入將來自燃油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并不是大眾未來在中國的重點領域。通用汽車還在中國發布了全新的Autoenergy平臺,上汽通用計劃到2025年推出10款純電動汽車。
如果說大眾和通用在中國的電氣化轉型缺少了混動車的支撐,那么在混動車取代燃油車的大背景下,其巨大的燃油車市場份額勢必會被自主品牌混動車蠶食,主流合資品牌的燃油車巨大份額為自主混動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2025年,混合動力汽車市場有望達到1000萬輛,2035年,傳統燃油汽車將徹底退出。
在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搭載新一代混合動力技術的車輛陸續上市,混合動力汽車迎來了快速發展期。預計2021-2025年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復合增長率將超過70%。
2020/2021年,中國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分別為49.6萬輛/118.6萬輛。預計2022年中國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將達到230萬輛,接近翻番水平。
假設2025年中國乘用車總銷量為25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00萬輛,假設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比為2: 1,PHEV汽車銷量將達到400萬輛,傳統混合動力汽車銷量有望達到60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銷量有望在2025年達到1000萬輛,2021-2025年混合動力汽車復合增長率約為70%。
按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的規劃,2025年我國新型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將占傳統能源乘用車銷量的50%左右。路線圖2.0預測,2035年中國將銷售4000萬輛新車,其中超過50%為新能源汽車,傳統能源汽車全部為混合動力汽車,這意味著到2035年,混合動力汽車規模將與純電動汽車相當,純燃油汽車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1.3雙電機混合動力已經成為我國新一代混合動力汽車的主流。
混動系統的原理是通過系統電氣化的方式,在特定工況下將發動機與車輪解耦,從而避開低效工作區間。此外,通過附件電氣化,降低了發動機負荷,提高了熱效率。
不同的混合動力系統解決方案通??梢愿鶕姍C在行業中的地位來區分,如P0、P1、P2.5、P3和P4。P0表示電機位于發動機前端,功率較小;P1是指離合器前面的位置,與發動機直接相連,是雙電機結構中功率較小的電機常見位置;P2是指離合器后面,變速箱前面的位置,也是雙電機配置中功率較小的電機常見的位置,支持純電驅動。P2.5位于動力耦合裝置,這是單電機配置中電機常見的位置,其動力耦合裝置類似于powershiftP3指的是動力耦合裝置之后、差速器之前的位置,是雙電機配置中功率較高的主驅動電機的位置;P4指的是位于
日本品牌是混合動力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如豐田的THS系統和本田的iMMD系統。豐田THS采用行星齒輪和雙電機來調節發動機轉速,實現發動機功率分流,但豐田有很強的專利壁壘。目前國內廣汽乘用車授權使用豐田的混動系統。
本田iMMD是典型的雙電機串并聯架構,這個方案沒有專利限制。目前國內自主品牌的新一代混動系統,如比亞迪DMi、長城檸檬DHT、吉利雷神混動、廣汽GMC 2.0、奇瑞鯤鵬DHT,在技術路線上與本田iMMD基本相似,可以實現純電驅動、串聯驅動、發動機直驅、并聯驅動,結構上包括混動專用發動機和混動專用變速箱(DHT)。
在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十大汽車技術趨勢中,汽車工程學會判斷,2022年DHT混合動力系統的裝載規模實際上將大幅增長,DHT驅動技術可應用于HEV和PHEV,是乘用車實現節油減碳的重要技術路徑。2022年,多家汽車公司的DHT混合動力系統研發成果將投入使用,更多的混合動力汽車將投放市場,DHT混合動力系統預計將達到150萬輛。
增程式混合動力也屬于雙電機混合動力架構。目前,延長計劃的主要參與者包括理想,嵐圖,AITO和日產e-power。其優點是可以繞過變速箱等技術壁壘高的部件,技術難度相對較低。城市道路油耗更好,駕駛和操控體驗更接近純電動車。其缺點是缺乏發動機的平行和直接驅動條件,在高速時受到動力裝置發電效率和傳導效率的限制。
除了雙電機混合架構,國內長安 iDD和SAIC EDU G2仍然屬于單電機方案。長安新發布的iDD混合屬于P2建筑。此外,大眾、寶馬等歐洲車企目前也采用這種架構。P2架構的優勢在于對現有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結構稍加改動,就可以快速實現量產應用。但饋電狀態下節油效果較差,單電機混合動力方案相對于國內主流雙電機DHT架構并不主流。(報告來源:遠瞻智庫)
二是自主混動周期啟動,私家車企更激進。2.1比亞迪:混動龍頭,產品矩陣全覆蓋。
比亞迪的新能源品牌建設相對成功,發電能力領先。2022年停產燃油車,進一步鞏固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從混動布局來看,比亞迪無疑是國內最激進的車企。DMi混動車在國內首發并迅速成為爆款,在用戶中形成了口碑和品牌優勢。2022年,DMi的產品矩陣將進一步擴大,覆蓋所有級別的車輛。我們預計2022年比亞迪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將達到90萬輛,2025年將達到160萬輛。由于其燃油車底盤大,其他自主車企短期內很難達到比亞迪的體量。
新一代混動架構全面領先,以電為主,發動機做減法。
比亞迪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第一代混合動力產品。2020年,比亞迪推出DM雙平臺戰略,DM-P專注性能,DM-i超級混動專注低成本低油耗。
比亞迪DM-i超級混合動力核心部件有:
1)曉云——插混專用1.5L/1.5Ti高效發動機,
2)EHS電動攪拌系統,
3)以及DM-i超級混合動力專用動力刀片電池。
比亞迪混動的核心是電?;旌蟿恿ο到y基于大容量電池和高功率電機。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由大功率電機驅動。發動機的主要作用是給電池充電,只在需要更多動力的時候參與驅動車輪。電基架構允許發動機做減法,可以根據工況設計發動機,不需要充分考慮發動機的高低速性能。
曉云-插電式1.5L混動發動機通過15.5:1的超高壓縮比、阿特金森循環、高效EGR、低摩擦、取消傳統輪系等多項技術優化,理論上實現了43.04%熱效率的目標。EHS電動混合動力系統負責調節發動機和電機在不同工況下的動力輸出比,采用七位一體的高度集成設計(單減速器雙電機雙電控直驅離合器的油冷系統)。通過直驅離合器,DM-i平臺在有電的情況下由電機驅動,城市工況下99%的車輛由電機驅動,送料時約80%的車輛由電機驅動。
比亞迪推出了專門針對DM-i平臺的磷酸亞鐵鋰“刀鋒電池”,減少了整個電池組的單體電池數量,簡化了結構。同時配備了脈沖自熱技術和制冷劑直冷技術,實現全天候工況。
混合動力汽車全面替代合資燃油,比亞迪已經領先。
比亞迪依靠成本領先的DMi車型降維打擊同價位合資燃油車,以新能源藍海殺入紅海,取代合資燃油車市場。比亞迪的燃油車負擔輕,新一代混動技術較早投入市場,市場認可度高。是國內首家啟動混合動力汽車替代燃油汽車的車企。2022年4月,比亞迪全面停止燃油車業務,進一步深化了這一進程。
2021年,比亞迪PHEV車型銷量達到27.3萬輛,市場份額為45.3%。2022年1-4月,比亞迪PHEV車型銷量達19萬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60%。
渠道和雙網齊頭并進,車輛覆蓋維度領先于國內其他車企。
比亞迪目前有王朝網和海洋網兩個系列。車型預計采用南北大眾的“兩車”策略,采用不同的渠道模式,如王朝系列的秦加DM-i,海洋系列的驅逐艦05。兩款車采用不同的設計風格,但車身尺寸、定價、動力系統基本一致。比亞迪DM-i混動車型已經覆蓋轎車、SUV、MPV市場,價格區間從10萬元入門級到40多萬元豪華級?;靹赢a品的矩陣豐富度領先于國內其他車企。
2022年,DMi車型數量有望超過10款,覆蓋所有價格段。
比亞迪目前有三款DMi車,其中秦加DMi和毀滅者05覆蓋10-15萬元價格區間,韓DMi覆蓋20-30萬元價格區間。后續推出的毀滅者07有望覆蓋15-20萬元的混動車市場。
SUV方面,宋Pro DMi主要覆蓋15萬元以下SUV市場,宋加DMi覆蓋15 ~ 20萬元SUV市場,2022年將推出唐DMi、護衛艦07等2022款車型,覆蓋20萬甚至30萬以上SUV市場。
MPV方面,比亞迪DMi推出了宋MAX DMi和騰勢D9 DMi兩款車型。預計2022年第三季度將有一艘新的MPV登陸艦07下水。
DMp型號性能強勁。
除了DMi混動車型,比亞迪還推出了DMp系列車型。與DMi混動車型不同,DMp混動車型注重性能體驗。2022款韓DMp售價達到31.98萬元,采用雙電機四驅模式。電機總功率達到360kw,總扭矩達到675Nm。官方推出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3.7s,作為對比,純電車極氪001和偏重運動和駕駛操控的智極L7的加速時間分別為3.8s/3.87s。
2.2長城汽車:混合動力戰略助威品牌突圍
長城是自主品牌中混動策略比較激進的車企。長城汽車的檸檬混動系統將首先搭載威品牌,并以為主,主打零焦慮和長純電里程,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長城汽車對提升威品牌價格區間的迫切愿望。預計2022年長城汽車將推出10款左右的混動新車型,2022年混動車型銷量預計在20-30萬輛。
從技術路線上看,長城檸檬混動DHT類似于比亞迪的DMi系統,但相比比亞迪以電動為主的技術路線,長城混動syst
混動系統的技術路線和比亞迪差不多,但雙速DHT變速箱可能導致成本更高。
2020年12月,長城發布了檸檬DHT(專用混合動力變速器)混合動力技術平臺。長城的lemon hybrid DHT與比亞迪的DMi系統在混合動力技術路線上基本相同,都屬于P1 P3的雙電機混聯架構。不同的是,長城用的是混動雙速變速箱,比亞迪用的是單速減速器。
所以相比比亞迪的電驅,長城DHT混動更依賴發動機。屆時,當車速高于35公里時,可進入平行工況(比亞迪需高于70公里時速),動力會更強(同等車重下,陸丹藍DHT PHEV兩驅版加速時間低于比亞迪唐DMi)。
長城檸檬混動DHT技術由汽油機、GM/TM雙電機、DHT電驅動總成三部分組成。硬件結構采用七位一體結構,所有部件融為一體。檸檬混動DHT技術兼顧了HEV和PHEV,驅動模式分為兩驅HEV、兩驅PHEV和四驅PHEV三種。檸檬混動DHT有三個版本的動力總成,分別是兩驅1.5L DHT100和1.5T DHT130,四驅1.5T DHT130 P4。
威品牌過去的高端突破不及預期,借助混動戰略將再次實現品牌向上。
作為長城汽車2016年推出的高端自主品牌,威品牌在過去的品牌推廣過程中并沒有達到預期。2018年,威品牌銷量達到14萬輛,但隨后銷量逐年下降。2021年威品牌僅交付5.8萬輛,相比吉利幾乎同時期推出的品牌領克,2021年銷量達到22萬輛領克。
威品牌作為一個年輕的自主高端品牌,雖然未能實現2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但為長城探索高端積累了經驗證的教訓。2021年起,威品牌整車矩陣迎來年輕化,以混動戰略為新起點,搭載milli-end HPilot輔助駕駛系統,專注于長續航純電動續航的智能化。
威品牌混合動力汽車將由主導實現價格探索。
摩卡PHEV的價格已經達到30萬元左右,比燃油版摩卡高出9-10萬元左右。WLTP條件下純電續航里程達到了204公里,緊湊型SUV瑪奇朵PHEV起步價達到了17.88萬元。從威品牌混動車的定價策略可以看出,長城汽車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憑借混動技術和智能加持,盡快實現威品牌的高端突破,為公司最大的基礎品牌——哈弗品牌留出足夠的價格區間。
威品牌會全面混動,哈弗和坦克品牌會嘗試搭載混動車型。
2022年,威品牌計劃推出6款車型。除了瑪奇朵PHEV和摩卡PHEV,拿鐵PHEV、夢幻PHEV,2022年還將推出兩款MPV車型和另一款SUV車型,這些車型都將搭載長城檸檬混合動力DHT系統。
坦克品牌和哈弗品牌的部分車型或配置也會嘗試搭載混動系統。但相對于威品牌和車模的全混動,坦克和哈弗的混動布局暫時是試探性的。我們認為目前哈弗和坦克的燃油車基數較大,短期全面混動顯然不現實。此外,考慮到威品牌向上的戰略,哈弗的車型并不急于在中國推出。目前哈弗國內車型以HEV車型為主,哈弗H6 PHEV車型為泰國市場第一。
2.3吉利汽車:雷神混動將搭載吉利和領克品牌。
帝豪是吉利銷量最大的車型。雷神的插電式混動系統基于帝豪L打造,排在比亞迪DMi PK的前面,顯示了吉利更加激進的混動戰略,這也是“兩藍吉利行動”計劃的實施。三速DHT是吉利區別于競爭對手的核心技術壁壘,比同級別比亞迪DMi車型動力更強。
近兩年,吉利會按照每年8~10款混動車的節奏推出新品,在吉利品牌和領克品牌上滿載?;靹硬季指みM。
吉利目前的混合動力策略還是有一定的
1)新能源汽車品牌認知度弱于比亞迪。吉利目前的銷量仍以燃油車為主,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仍將面臨混動車和燃油車同時銷售的局面。
2)混動系統成本可能比比亞迪高。比亞迪插電式混動車型配備自產的刀片電池,吉利插電式混動車型配備三元鋰電池。同功率的電池成本更低,吉利混動搭載的三速DHT變速箱制造成本也比比亞迪高。
2021年吉利汽車與沃爾沃達成的合并方案中,首次明確未來的混合動力系統將采用雙電機混合動力方案,類似于比亞迪DM-i和長城檸檬DHT。吉利新一代混合動力系統——雷沈青Hi X相比上一代有了很大的提升。吉利給出的參數是雷沈青Hi X的混動系統可以達到40%的節油率,NEDC百公里油耗低至3.6L。
結構上,雷神混動系統由兩大核心部件組成:混動專用發動機(1.5TD和2.0TD)和混動專用變速器(DHT 1速變速箱和DHT Pro 3速變速箱)。它可以涵蓋中小型汽車,以及HEV油電混合動力,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和REEV增程式混合動力等各種動力形式。
雷神hybrid搭載的DHE15(1.5T)混合動力發動機是全球首款量產增壓直噴混合動力發動機,采用了高壓直噴、增壓中冷、米勒循環、低壓EGR四大先進技術,熱效率高達43.32%。
雷神混合動力還擁有全球首款量產的3速混合動力變速器——DHT Pro,該變速器集成了兩個電機,其中一個是發電電機,另一個是驅動電機,兩個電機控制器和一個3速比變速扭矩增加機構。
DHT Pro混動變速器還可結合智能電子電氣架構GEEA2.0,升級混動系統FOTA,可識別駕駛員駕駛習慣和道路擁堵情況,實現駕駛模式自適應、自學習、自調整等20種智能工作模式。
雷神混動PHEV的首款車型是吉利帝豪L,這顯示了吉利更加激進的混動戰略。
我們認為吉利率先把雷神混動PHEV系統放到帝豪L上,其混動策略還是比較激進的。帝豪系列是吉利汽車車型的主要銷售車型。帝豪連續十多年蟬聯自主品牌汽車銷量冠軍。2021年,吉利帝豪系列零售量達到21萬輛。2022年1-4月,吉利帝豪系列占吉利汽車銷量的43.6%。
帝豪L售價1298 ~ 14.58萬元,比帝豪L燃油版高出3 ~ 4萬元左右,和比亞迪秦加DMi一樣,做到了純電續航里程長、油耗低、價格低的優勢。上市首周訂單量達到1萬輛,有望在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帝豪LPHEV比比亞迪同級別插電式混動車型動力更強,油耗與比亞迪DM-I處于同一水平。
吉利帝豪LPHEV搭載1.5T四缸發動機和三速DHT變速箱。由于三速變速箱的存在,發動機可以在20km/h進入并聯工況,吉利帝豪L的混動系統比比亞迪秦加DMi和毀滅者05都要強勁。不過,雖然三速DHT變速箱和1.5T發動機在動力上優勢明顯,但匹配難度增加,三速DHT的乘坐舒適性和可靠性有待進一步驗證。
官方公布的帝豪L百公里油耗為3.8L,與比亞迪秦加DM-i相當,但帝豪L PHEV的全電續航里程為10055km,比比亞迪秦加DMi更具性價比,但比亞迪秦加DMi支持快充功能。
2022年,基于雷神混動推出8款混動車型,全年混動銷量目標為15萬輛。
目前吉利已經推出兩款雷神混動車型,除了帝豪L PHEV,還有星月L HEV,售價17.17萬~ 18.37萬元。
吉利預計在2022年推出8款混動車型,其中包括5款PHEV車型,覆蓋吉利和領克品牌。吉利2022年混合動力汽車銷售目標為15萬輛,其中PHEV車型10萬輛,HEV車型5萬輛,約占吉利全年銷售目標的10%。銷售目標并不激進,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混合動力汽車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交付。
我們預計,到2022年底,吉利雷神混合動力汽車將達到月銷2-3萬輛的水平。2023年仍是吉利混動產品年,將推出8~10款混動車型。
2.4廣汽集團:雙混動路線賦能,傳祺開啟混動周期。
根據廣汽公布的混動車型規劃,2022年將有4款混動車型傳祺,分別是傳祺 GS8、英酷、英寶、M8。不過這四款車并不都是混動的,會和傳統燃油車一起銷售。相比三強民企更激進的混動戰略,廣汽2022年的混動戰略相對保守。我們預計在2022年。廣汽傳祺作為廣汽集團打造的核心乘用車品牌,提出2025年實現全系車型混動,2030年混動銷量占比60%。
我們認為,廣汽之所以采用雙混動路線,率先推出基于豐田THS的混動車型,主要原因是豐田THS系統推出已久,其可靠性得到了驗證。在GMC 2.0推出之前,可以基于豐田THS進行試水,以擴大用戶對混動車型的認可傳祺,同時也為自主混動系統的進一步迭代留出更多時間。
2022年是廣汽集團開始混動的第一年,兩條混動路線齊頭并進。
2022年4月26日,廣汽傳祺正式發布了電氣化戰略下全新的混動技術品牌名稱——矩波混動。矩波混動有兩條混動技術路線,一條是廣汽研發的GMC雙電機混聯式混動結構,另一條是廣汽研發的搭載2.0T發動機的豐田THS混動系統。兩個系統各有所長。從兩款系統的上市時間來看,基于豐田THS的混動系統車型最早于2021年上市。
傳祺 GS8借力豐田THS,2.0T發動機帶來更強勁的動力表現。
廣汽傳祺 2021年12月推出全新GS8,包括普通燃油版和HEV版。GS8和豐田漢蘭達是一個級別,其混動系統中的動力控制單元、電池系統、電機、變速器都來自豐田。
GS8 HEV版的2.0T發動機集成了GCCS燃燒控制系統、米勒循環、TGDI等技術,熱效率40.23%,動力強于豐田漢蘭達雙擎版的2.5L發動機。GS8四驅版加速時間為6.9s,明顯強于漢蘭達四驅版(8.5s)。油耗方面,傳祺 GS8 HEV版與漢蘭達HEV版基本持平。
從銷售結構來看,GS8 HEV只是燃油版的銷售補充。
GS8 HEV的起步價比燃油版高4.2萬元,而漢蘭達HEV的起步價只比燃油版高1萬元。從配置結構上看,HEV版漢蘭達共推出了6種配置,燃油版只有3種配置。GS8采用了與漢蘭達完全相反的配置方案,其HEV版只有兩款(前驅和四驅),而燃油版有八款。從2022年前四個月的銷量結構來看,漢蘭達的HEV版占其總銷量的81.6%,而GS8 HEV版僅占其總銷量的41.7%。
廣汽集團的GMC2.0混動系統也采用雙電機DHT架構。
廣汽集團GMC2.0混動系統的技術路線與比亞迪DMi、長城汽車DHT類似,同樣采用雙電機混聯結構,但動力結構略有不同。廣汽GMC混動系統使用2.0L發動機,比亞迪和長城汽車使用1.5L和1.5T發動機。
廣汽2.0L混動發動機同樣采用阿特金森循環,壓縮比15.6:1,熱效率42.1%。
混動傳動方面,廣汽GMC混動系統采用了與長城DHT相同的雙速DHT變速箱,但相比長城DHT的直接換擋,GMC混動采用at換擋,理論上廣汽GMC2.0混動的換擋動作更加平順。雙速混合動力變速箱意味著GMC2.0混合動力系統可以兼容PHEV和HEV的各種混合動力模式。GMC2.0混動系統將首次搭載于傳祺影酷,同時傳祺將于2022年推出影豹和M8的混動車型。
GMC 3.0混動系統將于2023年上市。
廣汽GMC的混動系統還在迭代。2023年將推出1.5DHE GMC3.0混動系統,由廣汽第四代1.5L高效混動專用發動機(1.5DHE)和第三代GMC機電耦合系統(GMC3.0)組成。搭載這套混動系統的廣汽傳祺車型,NEDC工況百公里油耗低至3.8升,0-100km/h混動兩驅車型加速時間為7.8秒。
2.5長安汽車:P2混合動力架構需要進一步驗證。
長安的混合戰略步伐稍慢,iDD hybrid采用的P2架構已經不是目前主流的混合架構。面對其他車企推出新一代雙電機DHT混動架構,消費者對長安這款混動車的接受程度還需要進一步觀察。2022長安將推出兩款基于iDD hybrid的混動車型,其中UNI-K iDD已經上市,2022年前4個月累計銷量突破6000臺。
2022年下半年長安還將推出UNI-V iDD車型,2023年將推出CS75 iDD混動車型。根據規劃,長安-2025年計劃推出10款以上的插電式混動車型。相對于民營車企和廣汽集團,長安的混動策略相對保守。
長安藍鯨iDD混合動力系統采用P2架構,搭載專用的高性能藍鯨NE1.5T發動機,通過取消前端輪系,采用米勒循環技術,保證高效率。同時搭載長安自主研發的藍鯨三離合電驅動變速器,具有高集成度、高兼容性的特點,電驅動綜合效率90%。它由大容量PHEV電池和iDD智能控制系統組成。
混合架構不再是主流,消費者認可度有待驗證。
從混動架構來看,長安 iDD混動系統與比亞迪、長城、吉利、廣汽GMC 2.0采用的雙電機混聯架構完全不同,采用P2架構(在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安裝一個電機)。目前歐洲車企普遍采用P2架構,如大眾途觀L PHEV/帕薩特PHEV,其優點是系統結構簡單。技術實現難度大,對原燃油車變速箱改動少。然而,消費者對P2建筑的最大抱怨是高油耗。
官方公布的UNI-K iDD油耗與同級別的比亞迪唐DMi、陸丹藍DHTPEV處于同一水平,但用戶實際使用情況還需進一步驗證。此外,我們認為,在眾多車企采用雙電機串并聯架構的競爭環境下,長安 iDD混合動力系統可能會面臨更多挑戰。
UNI-K iDD比大眾途觀L PHEV性價比高,價格可以參考比亞迪混動SUV的價格。
與同屬于P2架構的途觀L PHEV相比長安 UNI-K iDD在車身尺寸和配置上全面領先,但價格較低。作為一款插電式混動SUV,UNI-K iDD的定價一定程度上會參考比亞迪插電式混動SUV的定價。尺寸方面,UNI-K iDD與比亞迪唐屬于同一級別,但其頂配版價格低于比亞迪唐DMi入門版,價格區間與比亞迪緊湊型SUV宋加DMi頂配版重疊。UNI-KIDD長安的這種定價策略,說明長安希望通過更高的性價比來實現銷量的突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長安 UNI-K iDD在混動技術積累和品牌知名度上還有很大差距。
2.6 SAIC:混合戰略步伐略慢,2023年將加速追趕。
SAIC是國內較早布局混合動力汽車的汽車企業,其第一代混合動力架構采用了雙電機布局,在技術上更加先進。然而,第二代混合動力系統采用了單電機方案。在地方政策的支持下,SAIC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以前也處于行業第一梯隊。但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SAIC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將于2023年上市,時間節點晚于其他汽車企業。2022年,主要銷售的混合動力汽車仍然是第二代混合動力汽車。我們認為,目前SAIC的混合動力戰略暫時落后于國內其他主流自主車企。
混動布局早,但目前在售的混動技術并不是主流。
2008/2009年,SAIC開始建立混合動力技術。2013年,SAIC發布了第一代混合動力系統“SAIC EDU混合動力系統”。目前,SAIC銷售的PHEV車型配備了第二代EDU混合動力系統EDU G2。SAIC的兩代混合動力系統是不同的混合動力解決方案。第一代混合動力架構由一個引擎和兩個電機組成,屬于P1和P2的混合動力架構。P1發動機用來發電和調節發動機轉速,P2發動機用來驅動車輪。
然而,在第二代混合動力系統中,采用了單電機方案,取消了P1電機。主要技術核心從第一代混合動力的雙速EDU擴展到6個發動機前進檔和4個電機前進檔,理論上可以組合成24速變速箱。SAIC選擇了效率最高的十檔。然而,與目前的雙電機DHT混合動力技術相比,SAIC目前的混合動力架構并不是主流。
新一代混動技術的布局要晚于國內其他車企。
依托上海對插電式混合動力(免綠卡免購置稅)的政策支持,SAIC在混合動力運營發展初期處于行業第一梯隊。但自2023年起,上海將不再為PHEV車型發放特殊牌照,綠卡的優勢將不復存在。政策的變化是SAIC新一代混合動力產品在時間上落后于國內其他車企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一代混合動力技術采用雙電機架構,將于2023年上市,涵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和增程式混合動力(EREV)。根據SAIC的規劃,新一代混合動力系統EDU G2將于2022年上市。預計架構仍將采用單電機方案,通過深度集成和性能優化,成本可降低20%。將首先應用于新一代RX5插電式混動產品,預計2022年年中實現量產。
SAIC新一代混合動力將采用雙電機架構,支持PHEV、HEV和EREV。第三代混合動力系統EDU G3采用雙電機PHEV電驅動系統,已開始平臺開發,將于2023年量產。HT11/12采用三速雙電機系統,有望應用于HEV車型,HT21/22采用一速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將應用于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在引擎方面,
2.7奇瑞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實現全場景覆蓋。
行業首創9模11速,全場景覆蓋。奇瑞在2021年上海車展上發布了鯤鵬DHT超級混合動力車。從技術品類上來說,和比亞迪DMi、長城檸檬DHT屬于同一品類,包括專門的混動發動機和專門的變速箱,但奇瑞鯤鵬DHT采用的是P2P2.5的混動架構,和比亞迪DMi、長城檸檬DHT最大的區別在于奇瑞的混動方案中有兩臺驅動電機。P2.5電機通過同步器與混合動力變速箱的1檔和3檔相連。通過雙驅電機、3檔變速箱、發動機直驅等多種驅動形式的組合,奇瑞鯤鵬DHT可以實現官方宣稱的9模11速驅動。優點是相對于其他車企的混動系統,發動機的經濟范圍更廣,但整個系統比其他車企復雜,整個系統的可靠性需要對比競品進行驗證。
瑞虎8PLUS鯤鵬E是奇瑞鯤鵬DHT系統的首款車型。瑞虎8加鯤鵬E可以做到純電動續航100km,兩驅加速7秒,發動機可以以a參與駕駛
除了瑞虎8加鯤鵬E,奇瑞還推出了星路追風ET-(搭載I星核電ET-i全擎超混動系統,與鯤鵬DHT混動系統本質上是同一系統),還將在2022年第四季度推出瑞虎8 Pro PHEV和瑞虎7 PHEV等混動車型。相比比亞迪、長城、吉利8~10混動車型,奇瑞2022年的混動戰略并不激進。
2.8增程混合動力:成績理想一個爆款
而增程式混動技術難度相對較小,是造車新勢力不錯的選擇。
除了主流自主車企的新一代混動系統,增程式混動近年來也備受市場關注。增程式混合動力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結構比其他混合動力系統更簡單,既可以實現純電驅動,也可以實現車輛的串聯運行。
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增程式的技術路線可以避免混合動力變速箱等高技術壁壘零部件的研發,同時解決純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問題。但相比其他混動系統,增程式混動在高速時油耗一般。
隨著理想 ONE的熱銷,增程混動也得到了市場和行業的認可,成為傳統自主品牌混動系統的重要補充。除了理想,國內東風推出了大型增程式電動SUV嵐圖自由行,華為與金康賽利斯聯合推出的AITO文杰M5也搭載了增程式混動系統。此外,國內傳統自主品牌也會逐步布局增程式混動車型。比如長安深藍品牌的首款車型SL03,除了純電動車型,還將推出增程式配置車型,SAIC的新一代混動車型也包括增程式車型。
我們認為,與其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相比,增程式汽車在駕駛體驗上更傾向于純電動汽車,仍將在未來的混合動力市場上發揮重要作用。根據理想汽車此前的預測,到2025年,增程式電動車的銷量有望達到40萬輛。
第三,報告總結了混合動力汽車的廣闊空間。2025年,混合動力汽車銷量有望達到1000萬輛,年復合增長率超過70%。
政策要求逐漸加大了傳統車企的油耗壓力,開發更省油的混動車成為傳統車企的必然選擇。中國的混合動力汽車基數小,比純電動汽車更能適應多種場景,對于初次用戶的綜合考慮有更好的匹配。混合動力汽車對傳統燃油汽車有巨大的替代空間。
我們預計,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2025年我國混合動力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混合動力)銷量有望達到1000萬輛,復合增長率超過70%。
雙電機DHT混合動力已經成為我國新一代混合動力技術的主流,每種混合動力技術都有自己的優勢。比亞迪、長城、吉利、廣汽都將推出雙電機DHT混動系統,其混動技術各有優勢。比亞迪的混動系統主要是電力驅動,成本領先。
長城、吉利、廣汽都用多擋混合變速箱,動力更強,但成本可能更高。此外,多擋混合變速箱的可靠性也需要進一步驗證。長安汽車iDD混合動力系統目前爭議較大,P2架構與其他汽車公司的雙電機架構相比可能較為落后。SAIC的混合布局雖然早,但新一代混合架構要在2023年推出,節點相對落后。
民營自主品牌的混合策略相對更激進。
告別純燃油,比亞迪無憂,全力發展新能源?;旌喜呗灾铝τ趯崿F油電購買統一價格。從實際效果來看,比亞迪的混動實現了量和價的雙重突破,正在加速替代合資燃油。
比亞迪的混合動力汽車將在2022年覆蓋轎車、SUV和MPV,DMi混合動力車型預計在2022年超過10款
吉利雷神旗下長虹明星車型帝豪率先亮相,顯示了吉利實施“兩藍吉利”行動計劃的決心。2022年,吉利將推出8款混動車型,覆蓋吉利和領克品牌,2022年目標銷量15萬輛。
延伸方案的技術成果理想一、技術門檻相對較低。通過差異化定價和配置,理想 ONE和理想 L9有望對同價位30-50萬元區間的合資燃油車形成有力沖擊。預計2022年理想汽車銷量接近20萬元。
廣汽預計2022年推出三款混動車型,提出到2025年傳祺品牌實現全系車型混動,到2030年混動銷量占比60%。長安汽車將于2022年推出UNI-K和UNI-V的混動車型。
由于新一代混合動力系統,SAIC將于2023年推出基于EDU G2的新一代榮威eRX5。
結合2022年各車企的混改發展規劃,我們認為目前私人自主品牌的混改策略更加激進,有望通過更多車型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在政策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排名前三的民營企業有望率先受益。
2022年銷量方面,比亞迪,長城,理想,吉利的混動車更大。我們看好自主混合動力汽車替代合資燃油汽車的長期邏輯,看好混合動力技術快速、混合動力汽車矩陣豐富的新一代整車公司,如長城汽車(2333。香港)、吉利汽車(0175.HK)和理想汽車(2015。HK),專注于增程混合動力。
四、風險提示1。疫情等不確定因素沖擊汽車供應鏈,對整車正常生產活動影響較大;
2.原材料價格漲幅超預期: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車企利潤承壓,新能源汽車價格上漲導致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
3.短期內芯片短缺仍將持續。如果恢復程度不及預期,會直接導致車企銷量;
4.車企新一代混動車型銷量不及預期,新推出的混動系統可靠性有待市場進一步檢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