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進博會亮出“中國策”:本土化深耕與多路徑技術齊進
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交織的新時代,汽車產業正迎來深刻變革。作為連續八屆參展進博會的“全勤生”,豐田汽車公司于2025年11月5日以“立全球 更中國”為主題,再度亮相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這一次,豐田帶來的不僅是產品與技術,更是一份扎根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通過持續推進本地化研發、深化產業合作、拓展新能源路徑,真正實現與中國汽車產業同頻共振,共同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豐田始終將“安心安全、品質可靠”作為品牌基石,累計贏得超過2500萬中國用戶的信任。面對幅員遼闊、需求多元的中國市場,豐田選擇以“TO YOU”的視角,關注每一個真實個體的出行需求,致力于為每一位用戶“量產幸福”。這一理念具體體現在兩大核心布局:一是不斷完善商品矩陣,二是持續推進多路徑技術發展。在雷克薩斯品牌迎來入華二十周年之際,其在上海的新能源公司正式成立,標志著這一豪華品牌將進一步深化本地化戰略。新公司不僅將導入豐田全球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建設領先的碳中和工廠,更致力于將全球產品陣容與本地化生產車型相結合,打造更貼合中國用戶生活方式的品牌體驗。

在技術路徑上,豐田堅持“Multi-Pathway”多路徑解決方案,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多樣化選擇。純電領域,通過建立ONE R&D和中國首席工程師體制,豐田真正實現了以中國思維研發中國產品。bZ智能化純電動專屬系列就是這一體制下的成果:bZ5定位“豐田超感時空艙”,成為年輕人出行的時尚伙伴;鉑智3X作為品牌首款智能純電SUV,專為家庭用戶打造;即將上市的鉑智7則首次搭載鴻蒙座艙,展現了豐田與中國科技企業深度合作的成果。雷克薩斯則通過雙車戰略滿足不同“味蕾”:累計銷量突破百萬的ES轎車持續詮釋東方豪華美學,而全新一代GX OVERTRAIL版則以“一車多用”的全場景實力,兼顧都市通勤與戶外探索的雙重需求。
在氫能技術領域,豐田展示了扎實的落地成果。與中國重汽聯合開發的49噸氫燃料電池牽引車,搭載額定功率300kW的TL Power 300系統,已在山東、湖北等地投入常態化運營。面向城際客運、市政工程等場景的TL Power 150系統也展現出良好的適應性。更值得關注的是,豐田攜手合作伙伴創新提出“換氫模式”,計劃于2026年初在山東開展實證試驗。本次展出的“可更換式儲氫系統”已獲得產品認證,這種模式有望顯著降低運營成本,為氫能商用車的商業化推廣開辟新路徑。

面對新能源汽車普及帶來的退役電池處理難題,豐田給出了獨具創意的解決方案。攜手中國五礦研發的Sweep儲能系統i-eSCube迎來全球首發,這套系統采用豐田獨創的電力轉換技術,能夠兼容不同衰減程度的電池,有效解決退役電池回收難題。通過模塊化組合,該系統可靈活適應各種能源需求場景,預計2026年下半年正式發售,為新能源產業鏈的閉環管理提供新思路。
在智能化出行領域,豐田與小馬智行合作的L4級無人駕駛鉑智4X Robotaxi成為展臺焦點。這款車型搭載小馬智行第七代自動駕駛系統,配備全球首個采用4顆Orin-X芯片的L4級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基于豐田專門開發的高度自動駕駛平臺打造。目前車輛已開始路測,計劃2026年在國內主要一線城市投放千臺規模,實現全天候24小時安全運營,這標志著豐田在智慧出行領域邁出實質性一步。

豐田始終相信,技術的終極目標是為“人”服務,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移動自由與樂趣。GR運動品牌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全新進化的GR YARIS正式登陸中國市場,這款基于WRC冠軍賽車逆向研發的純正四驅性能車,承載著豐田對駕駛樂趣的執著追求。與此同時,豐田持續深耕福祉車領域:即將上市的埃爾法福祉版搭載電動升降旋轉座椅,為高端用戶提供無障礙出行新選擇;基于用戶反饋開發的RAV4榮放福祉試作版,則展現了豐田對中國特殊需求群體的細致關懷。預計2026年后上市的Welwalk康復支持機器人,將進一步拓展移動出行的內涵,幫助行動障礙者重獲移動能力。
從進博會的“全勤生”到中國汽車產業的“同行者”,豐田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立全球 更中國”的深刻內涵。深耕不輟讓豐田更加懂得:真正的本土化不僅是生產本地化、研發本地化,更是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與積極響應。在新能源與智能化浪潮奔涌的今天,豐田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與中國伙伴攜手同行,用可靠的產品與暖心的體驗,繼續踐行“為每一個鮮活的你量產幸福”的承諾,在中國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共同駛向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57
11-10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8
11-11
32
11-10
52
11-10
73
11-07
73
11-07
64
11-07
77
11-07
2.50萬
11-06
82
11-06
135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