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個回歸”定調,哈弗的戰略覺醒與躍遷丨人汽

作者:宋家婷
“一直被唱衰,從未倒下過。”當屬過去幾年來哈弗品牌的最佳注腳。
今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銷量突破92萬輛,哈弗依舊是當仁不讓的支柱品牌——超過52萬輛的銷量,同比12%的增長,不僅展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也為即將到來的全球1000萬輛下線定下了向上的基調。

當銷量曲線堅定上揚,哈弗體系內復蘇的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是一種久違的力量感。在人汽傳媒看來,這標志著一場深刻的“回歸”正迎來市場的驗證——回歸經典資產、回歸清晰戰略、回歸造車本質。
10月中旬,在保定哈弗技術中心,哈弗品牌進行了一場會談,在經歷了市場的波譎云詭后,哈弗正以H6L為支點,撬動一場全面的戰略性回歸。
戰略回歸:命名體系重構,喚醒沉睡的巨量資產
“改名不是小事,它是一個體系性的再思考和重構。”在哈弗H6L的媒體溝通會上,人汽傳媒道出了哈弗品牌當下的決心。

2021年以來,為了適應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喜好,哈弗在品牌和營銷上做了諸多嘗試,有得有失。比如更新奇的命名策略,收獲了中短期聲量,卻也帶來了認知的混亂與傳承的斷裂。
當消費者站在琳瑯滿目的車型前,難以迅速厘清其級別、定位與彼此關系,這不僅增加了用戶的決策成本,更稀釋了哈弗最寶貴的資產——H系列,尤其是“國民神車”哈弗H6的金字招牌。
“在‘ONE GWM’的全球戰略指引下,我們必須讓產品命名更清晰,讓用戶能快速找到適合他的車。”哈弗品牌營銷副總經理張福志點明了回歸的核心動因。

他透露,哈弗都市品類SUV的命名,將陸續回歸全球認知度最高、也最為經典的H系。
哈弗H6L,正是這場回歸戰役的先鋒。它的前身是哈弗梟龍MAX的燃油版,如今被正式納入H6大單品序列。這一決策的邏輯清晰而堅定:
借助哈弗H6累計450萬用戶的巨大光環,讓新車以最低的溝通成本,最快地獲得用戶的理解與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對過去的全盤否定,而是一次智慧的取舍。對于已形成獨特資產和情緒價值的“大狗”、“猛龍”等泛越野品類,哈弗采取了更為靈活的“過渡策略”。

張福志坦言:“方盒子產品需要情緒價值,就像牧馬人,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情感。”這意味著,哈弗的回歸不是簡單的“復古”,而是一次基于用戶認知與全球視野的體系重構,目的是喚醒沉睡的巨量資產,為沖擊千萬輛后的新征程蓄力。
同樣其背后也體現出,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對于品牌資產和長期主義的堅持。他曾在不同場合強調要“珍惜中國的汽車產業走到今天不易”,反對短期投機行為。將優勢資源回歸到最具價值的核心資產上,無疑正是長期主義的最佳注解。
產品回歸:級差組合出擊,夯實H6大單品矩陣
我們認為,哈弗品牌的命名回歸只是表象,產品定位的精準與協同才是內核。哈弗H6L的推出,清晰地傳遞出一個信號:哈弗的產品策略正在回歸到一種更嚴謹、更有層次、更具攻擊性的“組合拳”模式。
張福志透露,哈弗H6L與哈弗H6是“級差而非代差”的關系。二者將同臺銷售,構成一個強大的哈弗“H6家族”。

首先是定位區隔。哈弗H6定位緊湊型SUV,堅守10-15萬級主流市場的“極致務實”用戶;H6L定位中型SUV,以“L”宣告了其在空間、尺寸和豪華感上的越級,瞄準的是在務實底色上進階的“家庭品質追求者”。
其次是消費群體擴展。哈弗H6系列精準地切中了中國家庭用戶消費升級的需求:H6的用戶追求高性價比,而H6L的用戶則“不甘于將就平庸的日常,渴望通過超預期的品質,為家庭生活注入幸福感”。

最后是協同作戰體系。通過哈弗H6+哈弗H6L,哈弗形成了“大小組合,高低搭檔”的立體陣型。其中哈弗H6穩固主流基盤,哈弗H6L則向上開拓增量。用哈弗品牌內部的話說,這是一個“陽謀”:
用H6L給10-15萬級SUV市場再上一道鎖,讓H6大單品在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中,擁有更強大的體系競爭力。
這套遞進打法在哈弗并非個例。此前不久,哈弗大狗PLUS就通過更名與二代大狗形成了級差組合。其背后,是技術出身的哈弗品牌總經理趙永坡對產品語言的深刻理解。他曾坦言:“我不認為我擅長營銷,但我清楚產品的語言該怎么說。”他的信條是“好的產品自己會說話”。

趙永坡曾有一個經典的戰例:在負責2024款哈弗猛龍時,他憑借技術直覺,認為車身高度不足影響了氣場和通過性視覺。在眾人看來只是“調個懸掛”的簡單事,實則牽一發而動全身。他堅持帶領團隊攻堅,最終將車身抬升20毫米。新車上市后,月銷量立竿見影地增長了40%。
“我當時連‘轉化率’這個詞都不太會用,但我能看到用戶的眼神變了。”趙永坡的這句話,生動地詮釋了其“產品主義”的回歸——營銷的根基,在于對產品每一個細節的精準打磨。
價值回歸:越級產品力與造車本質的堅守
當然一切的回歸,最終要落在產品價值上。在官方的產品資料中,哈弗H6L的“越級”被闡述得淋漓盡致:
4800mm同級最長車身、BBA同款雙密度發泡工藝座椅、全車座椅加熱、長城第六代2.0T發動機+全球首款9DCT變速箱、與藍山同款的咖啡OS 3智能座艙……
這些配置無一不在傳達一個信息:哈弗正在用“過度投入”的誠意,打造一款能夠“穿越周期”的經典產品。

然而,比配置堆砌更重要的,是哈弗在價值觀層面的回歸——回歸造車本質,堅守安全底線。
這直接呼應了魏建軍一直以來近乎“執拗”的造車理念。在汽車智電化的喧囂中,魏建軍是少數持續為“安全”疾呼的車企掌門人。他多次強調:“汽車的底線就是敬畏生命。”在央視直播間,他也直言不諱:“長城一直強調輔助駕駛功能叫‘人機共駕’,堅決不能離開方向盤。”

在溝通會上,張福志談及行業亂象時,也體現了這種價值回歸:“隱藏式門把手,國家已經定調要回歸機械式……100多年驗證的安全結構,為什么要改?”
毋庸置疑,哈弗的回歸,是一場多維度的、深刻的體系化進化。它從命名戰略的正本清源開始,延伸到產品矩陣的精準布局,最終錨定在造車本質與安全底線的價值回歸。
這背后,由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長期主義”與“技術向上”理念定調,經哈弗品牌總經理趙永坡的產品主義踐行,也是整個哈弗團隊在經歷迷茫后,“執著”地找回節奏與話語權的歷程。

這并非保守之舉,而是在紛繁復雜的市場中,一次更為自信、更加強大的出發。哈弗品牌的回歸之路,正是中國汽車產業在狂飆之后,走向成熟與穩健的一個縮影。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838
10-3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5
11-03
158
11-02
95
11-02
91
11-01
203
11-01
26
11-01
126
11-01
108
10-30
2261
10-29
1933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