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轎車里的“革命派”,領克10 EM-P靠價值平權火爆出圈

從9月8日上市,到10月10日迎來第10000臺整車下線,領克10 EM-P僅用了31天。“萬臺速度”的達成,看上去只是一份出色的數據表單,但對照競爭愈發(fā)膠著、且增勢逐漸放緩的混動市場來看,領克10 EM-P逆勢而上背后的方法論,才是值得行業(yè)剖析的關鍵所在。
可以負責任地說,如果沒有用戶投出的信任票,產能拉得再高、機器轉得再快,也堆不出這樣的速度。因此,與其說領克10 EM-P是領克成熟制造力的體現,不如說是極致用戶思維下完成的一次的產品突圍。
如今,隨著混動轎車市場進入深度內卷階段,動力系統同質化、智能配置分層化、價格競爭白熱化……讓用戶面對琳瑯滿目的配置清單與價格差距,往往陷入“買低不甘、買高又貴”的心理拉扯。而領克10 EM-P的出現,恰好擊中了這個購車痛點,那就是以“技術平權”打破高配必高溢價的舊規(guī)則,讓高端體驗成為所有人的起點。
目前,這款中大型插電混動轎車,已經憑借接近19萬元的加權成交價,登上了上市首月中大型插混銷量前三的榜單,更成為前三車型中平均售價最高的一款。所以說,在我們談論“萬臺下線速度”的時候,更應該看到的是,領克10 EM-P是如何以“平權思路”,重構了20萬級混動轎車的價值體系,成為那匹掙脫價格內卷的實力黑馬。
“標配即頂配”,以技術平權回應行業(yè)內卷
要理解領克10 EM-P為何能迅速贏得市場?首先要厘清“技術平權”背后的底層思維。

長期以來,混動轎車市場存在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潛規(guī)則——核心體驗必須與高配掛鉤。想要四驅系統、想要高階智能、想要更強的動力與安全配置,往往意味著必須為高配車型多付出幾萬元甚至十萬元的差價。比如20萬級混動轎車想要智能駕駛,需選裝加價2-4萬,再比如有些產品低配車型無四驅,但若要選擇高配就要超過25萬,性價比一落千丈。
這種長期依賴形成的“體驗溢價”機制,讓“科技普惠”的原始使命逐漸變成了廠商攫取利潤的手段,用戶叫苦不迭,行業(yè)內卷無解。
但領克選擇了主動打破這一壁壘,以平權邏輯進行了“頂配即標配”的思維轉變,從戰(zhàn)略高度建立錯位競爭方向。在領克10 EM-P身上,技術平權不再是概念口號,而是被實打實地應用到產品開發(fā)過程中,真正做到用戶層面的價值平權、體驗平權。

它的平權解法在于,首先全系標配四驅系統、激光雷達、LYNK Flyme Auto 2智能座艙,讓用戶花20萬,就能獲得以往25萬元以上才有的配置,不再為“選裝”買單,也不必擔心體驗差距。
還同時搭載英偉達Thor芯片 + 千里浩瀚H7方案,覆蓋城市通勤、高速領航、泊車輔助等核心場景,讓高階智能駕駛進入20萬級可及范圍,而非紙上談兵。
此外,更依托CMA Evo中大型平臺和EM-P混動技術融合,在保證5.1秒零百加速的同時,實現CLTC虧電油耗4.2L的能效水平,徹底打破“性能與能耗不可兼得”的行業(yè)命題。
當這一平權答案成體系性的搭載于領克10 EM-P上時,站在用戶視角分析來看,直接改變的便是購車心態(tài),從原本為配置和預算之間的矛盾而無奈妥協,到如今不再糾結版本、不再擔心錯配,決策鏈條更簡單,購車過程更輕松、并將快速形成“領克10 EM-P可以閉眼入的”認知滲透,進一步刺激用戶的真實購買行動,直接促成首月萬臺下線的達成。

這套基于平權邏輯延伸而來的戰(zhàn)略動作,是領克10 EM-P成功的必然前提,它不僅成就了自己,也將行業(yè)帶入到了一個新的思考層級上去,高端不一定要貴,創(chuàng)新不一定要稀缺,而科技的意義也不在于堆料,而是在于普及。
三大體系能力打底,價值平權引爆熱潮
如果說技術平權讓領克贏得了用戶的“第一眼信任”,那么下一步便是要通過技術平權實現長期、可持續(xù)的價值平權。換句話說,技術普惠要想形成“正循環(huán)”,需要穩(wěn)定的體系作為支點,這個支點便需要建立在制造、供應、成本管理的協同基礎上,否則“平權”只會淪為短期宣傳口號。
而對領克來說,這一點恰恰是其敢于成為“價值顛覆者”的最大底氣。

首先是對供應鏈的掌控力,在汽車制造業(yè)中這是重要的成本基石。依托吉利集團的全球化產業(yè)鏈體系,領克早已具備高度自主可控的供應能力,無論是電驅系統、核心芯片還是安全底盤,關鍵零部件均實現自主研發(fā)或穩(wěn)定采購,這使得領克能在保持高配置的同時可以做到有效控制成本,讓領克10 EM-P在提供“超標配置”的同時不必犧牲價格競爭力,也確保了產能的持續(xù)爬坡。
其次是平臺化經濟性,作為‘降本’的一大補充,CMA Evo 中大型平臺的模塊化特性,能共享底盤、電氣等核心模塊,減少不同配置車型的單獨開發(fā)與制造成本,從而靈活兼容不同配置級別的車型,降低制造復雜度與單車成本。得益于技術平臺的成熟度,高配標配化的路徑才能成為現實,也讓領克的技術平權不再以犧牲盈利為代價。

最后是智能制造體系,領克的工業(yè)4.0智慧工廠能實現柔性生產與高一致性品控,不僅能夠保證交付速度,也能夠確保高價值體驗能被大規(guī)模復制。所以“萬臺下線”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即使將眼光放長遠來看,領克10 EM-P未來的增長趨勢也基本上是確定的。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領克10 EM-P現象”也意味著中國汽車產業(yè)從技術突破期邁向價值兌現期。過去十年,自主品牌不斷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突破高端壁壘,而如今,以領克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國品牌,正在用體系化能力推動高端體驗規(guī)模化落地,讓科技不再被溢價、讓價值不再被稀釋。
這才是“平權”的真正意義,不是單純的便宜,而是讓每一分價格都買到實打實的體驗價值。
寫在最后:
領克10 EM-P這次的“平權突圍”證明一個事實,當企業(yè)真正理解用戶需求,并以體系力持續(xù)兌現承諾,平權就能成為最強的競爭力。同時,它也為中國混動轎車市場重新校對了價值坐標,未來這個市場上將不再單純比拼誰的配置更猛,誰的價格更低,而是將進入一誰能持續(xù)提供平權體驗,誰能讓高端體驗更普惠的全新競爭階段。
領克10 EM-P用31天寫下行業(yè)新速度,它所牽動的“價值革命”,才剛剛開始。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85
10-1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23
10-17
1756
10-16
116
10-16
2298
10-16
5.03萬
10-11
53
10-11
2716
10-09
80
09-30
243
09-28
150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