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汽車】1個月下線1萬臺,領克10 EM-P的時代剛剛到來

第1萬輛下線只是起點,隨著領克10 EM-P產能進一步釋放,它的未來大有可為。
本文首發于E汽車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文|E汽車記者 路天明
編輯|十三叔
10月10日,領克發布一則捷報:上市1個月,領克10 EM-P第1萬臺新車正式下線。這也就意味著,上市56分鐘完成大定的10000臺車,正式完成交付。
也許你會有疑問,月銷過萬的車起碼有50款,為什么領克10 EM-P值得夸贊。在這里,《E汽車》想表達的是,如果不是受制于產能問題,領克10 EM-P的銷量可能會更高。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深陷“價格絞殺”與“配置內卷”雙重困境的大背景下,領克10 EM-P以“技術平權”為核心綱領,打破了高端配置與主流價格的顯性壁壘,并且,通過對用戶需求的積極響應,在20萬級混動這一關鍵戰場,完成了從“合資定義標準”到“自主引領價值”的深層變革,從而撬動整個細分市場從“價格競爭維度”躍升至“價值創造維度”,推動中國汽車產業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
技術平權的價值升維
過去,20萬級混動市場存在“頂配專屬核心配置”的潛規則,其本質上是分攤適配成本導致的“配置分層”,這也讓“高端技術=超額付費”成為行業共識。
領克10 EM-P的破局,始于對產業底層邏輯的重構。其依托的CMA Evo中大型平臺,從根源上解決了“技術高端化”與“價格大眾化”的矛盾。同時,它通過動力、智能、體驗三大領域的突破性實踐,將市場評價標準從“單一參數比拼”轉向“全場景價值衡量”,實現了20萬級混動車型的價值躍遷。

首先,“動力平權”破解性能與能耗的二元對立技術革命。
傳統混動技術始終未能擺脫“性能提升則油耗飆升”的困局,根源在于“以油為主、以電為輔”的動力邏輯局限。而領克10 EM-P搭載的EM-P智能電混系統,通過3檔DHT技術,構建了全新動力哲學,最終實現“5.1秒破百”與“4.2L虧電油耗”的看似矛盾的平衡。
這種突破的深層意義在于,領克10 EM-P實現了“性能無妥協、能耗有優勢”的全場景覆蓋,讓20萬級用戶意識到:混動汽車的核心價值不在于單一指標的極致,而在于全工況下的均衡體驗,這一認知轉變正推動市場從“能耗競爭”向“動力品質競爭”升級。

其次,“智能平權”從硬件堆砌到場景落地的價值回歸。
當前市場部分車型的“智駕配置下放”,仍停留在“激光雷達+大屏”的硬件堆砌階段,因算法缺失、數據不足導致功能流于形式。而領克10 EM-P的智能平權,核心是構建“硬件-算法-數據”的全鏈路閉環,讓高端智駕從“噱頭配置”變為“出行剛需”,打破了“高階智駕是豪華車專屬”的認知藩籬,并且證明了:智能技術的價值不在于硬件參數的炫酷,而在于對用戶出行痛點的精準解決,這一邏輯正推動智能駕駛從“差異化賣點”轉變為“基礎價值標配”。

還有,“體驗平權”從符號化豪華到感知性舒適的維度升級。
過去20萬級車型的“高端體驗”多停留在“真皮座椅、全景天窗”等顯性符號上,卻忽視了用戶的真實感知需求。領克10 EM-P的體驗平權,以“場景化設計”為核心,將高端技術轉化為可感知的舒適價值。
比如,它采用默克專利的雙珠光晶體技術,鎏光金、天云米車色在不同光線下呈現動態光影效果,讓這種曾用于超豪華品牌定制的工藝成為20萬級車型的標配選擇;它打造的“四座平權”座艙生態,精準解決了中大型車“后排空間大但坐姿不適”的普遍問題。
這種體驗的升級,實現了從“配置滿足”到“體驗共鳴”的升級,讓20萬級用戶無需妥協即可享受豪華車級別的舒適體驗。

用戶型企業的自我修養
技術平權,絕非簡單的“配置下放”,更重要的是“聽勸”。
領克10 EM-P充分體現了一個用戶型企業的基礎素養,以用戶核心需求為錨點,對混動汽車的價值維度進行重新定義。
原計劃“全系Ultra”的產品設計,在聽取用戶意見以后,增加了一款搭載千里浩瀚H5方案的Halo版?。即便如此,依然不影響其全系標配激光雷達和eAWD智電四驅系統。

而這主要是因為原生架構化的整合使核心部件共享率提升,通過規模效應攤薄研發成本,這種“技術紅利轉化”而非“減配讓利”的模式,才是其真正的底氣。

如今,第10000臺領克10 EM-P已經下線。其意義已遠超單一車型的市場成功,更形成了推動行業轉型的“蝴蝶效應”。
在競爭格局層面,它打破了20萬級市場“分層割據”的態勢,通過技術平權,在15-20萬元價格帶構建起價值壁壘,促進市場競爭從“價格內卷”轉向“技術升級”的良性循環。
在價值話語權層面,它推動了“中國標準”的建立與輸出,并且用實踐證明了:中國品牌已具備定義“高端混動價值”的能力,有望成為市場新的價值錨點,為中國汽車產業構建“自主可控”的技術生態提供了關鍵支撐。

更重要的是整個產業鏈方面的正向循環,領克10 EM-P不僅帶動了上游核心部件企業的技術迭代,更推動下游經銷商體系力的建設。自從領克和極氪整合合并以后,二者的經銷商體系也進行了深度打合,打破此前品牌間的資源壁壘。
如今,極氪向高,聚焦高端智能電動市場,主攻高價值用戶群體;領克向寬,以更豐富的產品矩陣覆蓋主流家用及年輕消費市場,通過“高低協同、資源共享”的經銷商網絡,既能讓極氪用戶享受到更廣泛的服務觸點,也讓領克借助整合后的渠道優勢提升服務效率與品牌形象,進一步夯實了整個集團在新能源賽道的產業鏈競爭力,這也為領克10 EM-P上市1個月完成萬輛交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寫在最后
領克10 EM-P第1萬臺下線,打開了“高端技術大眾化”的大門,證明中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已從“性價比”升級為“技術普惠能力”。這種能力不僅讓20萬級用戶享受到“無需妥協”的用車體驗,更打破了合資品牌對高端市場的長期壟斷,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奠定了價值基礎。
當市場競爭從“誰更便宜”轉向“誰更懂用戶”,從“配置堆砌”轉向“技術落地”,中國汽車產業正迎來真正的“價值創造時代”。領克10 EM-P的實踐表明,唯有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這不僅是領克品牌的護城河,更是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核心密碼。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5.03萬
10-1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23
10-17
1756
10-16
116
10-16
2298
10-16
85
10-11
53
10-11
2716
10-09
80
09-30
243
09-28
150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