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起火,賠償不足居民強烈不滿,電動車市場還要不要?
據韓國媒體報道,在8月1日一輛奔馳EQE電動車在韓國一地下停車場起火,火勢迅猛,經過8小時才撲滅。經調查,這起火災造成140余輛汽車受損,23人受傷,700多名居民被緊急疏散。

這起事件后,韓國政府要求市面上的電動汽車產品都要公開所采用的動力電池產品的供應商,起初奔馳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了提供該信息,不過迫于在韓國的多數車企都紛紛提供了供應商信息,最終奔馳也是在官網將供應商信息公之于眾。根據資料,發生火災的奔馳車所搭載的三元鋰電池供應商是孚能科技。

在事件發生后,賠償的事宜也相應地被提了上來。韓國梅賽德斯-奔馳表示愿意捐款45億韓元(約合2412萬元人民幣)用于災后重建,不過這一賠償數額卻遭到居民強烈反對。據受災居民表示,平均每戶居民僅能分到3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6080元人民幣)的賠償,可是燒毀的汽車有140余輛,這個賠償力度遠遠不能覆蓋損失。

另外,韓國梅賽德斯-奔馳的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thias Vaitl出席了此次與受災居民的會面。原本出發點是好的行為,最終因其遲到,最終弄巧成拙,進一步激怒了當地居民。

居民在會面中表示:一輛電動汽車就導致了1581戶家庭的生計受損;不同居民的保險情況不同,有人之鞥呢獲得部分受損車輛的賠償;此外,火災還可能引發更多環保和健康問題,如煙塵引起的二次污染、頭痛和兒童咽喉炎等。

火災的發生已經是既定事實,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完善后續的賠償事宜,可是奔馳的種種行為卻讓人捉摸不透。首席執行官見面會遲到、遲遲不公開電池供應商信息、賠償力度讓災民不滿意,各項行為疊加在一起,也不知是奔馳的公關能力不足或是不上心。

雖然奔馳電動車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并沒有如燃油車般強勁,可是奔馳自身也將電動化轉型的計劃放到了自己的發展大綱中,但是表現出的態度是讓人覺得當初定下的目標是無法完成了。可能奔馳也感覺到了全球汽車市場的電動化進程在逐步放緩,就做出了不積極的行為。
如今,奔馳在汽車能源的選擇上走得是兩手抓的戰略,那么這也意味著不論是哪個方向出了問題都有可能損害奔馳的品牌聲譽,至于未來奔馳會不會在電動車方面繼續加大投入來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就要看奔馳的決策了。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339
2024-08-2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110
09-05
2310
07-21
139
06-07
64
05-08
1603
01-23
290
01-06
597
2024-11-22
363
2024-11-18
519
2024-11-15
3646
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