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再次炮轟新能源車 呼吁不要放棄燃油車 這是急眼了?
“豐田再次呼吁不要過早放棄燃油車”該話題在近日登上了熱搜。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豐田首席科學家、豐田研究院首席執行官Gill Pratt日前的一則發言談起,他認為過快過渡到電動車可能會導致一些車主繼續使用老舊汽油車,呼吁給混合動力車更長的時間。

其實這也并不是豐田的高管第一次向新能源車開炮,豐田章男此前也曾多次公開質疑過電動車,認為電動車技術不夠成熟,混動車型才是如今更加靠譜的解決方案。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豐田說的確實有道理,畢竟燃油車已經經過了百年的技術積淀,目前內燃機的各項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再加上部分日系車對于擁抱新技術并不夠熱衷,所以給人一種燃油車非常穩定的感覺。

如今新能源車的銷量雖然正在爆發性的增長當中,但不可否認目前依然是新能源車技術發展的初級階段,各項技術的更新周期是非常快的;可能今年剛買了一臺各項技術都非常成熟的車型,到了明年或者后年,就已經顯得非常落后了。
技術的發展總是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紅利,對于新能源車來講,不管是輔助駕駛芯片的更新換代、還是智能座艙芯片的升級,都能夠帶來不一樣的駕駛體驗,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燃油車無法比擬的。
然而,限制新能源車型發展或者普及的其實還是電池技術,多年來,電池儲能技術都沒有爆發性的提升,哪怕是目前最先進的800V平臺也還無法有效的解決續航焦慮癥問題,這是燃油車或者混動版車型相比純電動車型最大的優勢。
但這并不能成為豐田呼吁不要過早放棄燃油車的理由。

作為全球第一大車企,豐田在燃油車時代幾乎是無敵般的存在,在利潤方面也要超越絕大部分的車企,其實是有著充足的資本去研發新能源車型相關技術的。
但除了自己的油電混動技術之外,豐田在純電動領域內多年來一直都沒有太好的成果,首款純電動SUV車型bZ4X銷量慘淡,甚至還遭遇過低溫無法充電的窘境。

特斯拉和比亞迪能做好的事情,豐田為何就做不好呢?或許船大調頭難是最好的解釋。
全球第一大車企既是豐田的光環,也是豐田的枷鎖,朝著新能源車型過快轉型的話,豐田勢必會擔心丟掉自己的基本盤;但不朝著新能源車型轉型的話,豐田無疑就失去了未來。
兩相矛盾之下,就出現了bZ4X這么一個怪胎,價格不便宜,實力也不夠強。
退一萬步來講,即便是豐田造不好純電動車,把自家的油電混動技術改造為插電混動技術似乎并不困難。新能源車型現階段技術固然不是很成熟,但也不能否認它確實能夠在特定的條件下滿足特定人群的需求,不管是較高的智能化程度還是較低的用車成本,誰用了都會心動。

但豐田拿出了什么樣的成果呢?把RAV4的插混版定位成高性能車型,售價直逼豪華品牌;插混轎車卡羅拉雙擎E+依然是基于上一代車型打造的,配置非常的基礎,價格甚至比自家的凱美瑞還要貴,毫無什么誠意可言。

這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豐田自身的產品策略導致的,銷量證明豐田并不是造不好車,也并不是造不出省油好開的插混車型,只是單純的不愿意放棄利潤而已,或者不愿意花過多的研發成本在新能源技術方面進行投入。
用“不思進取”來形容豐田可能是比較合適的,不愿意發力新技術,還要呼吁大家不要過早放棄燃油車,這樣的腦回路確實堪稱清奇。加上前幾天三缸1.5L版卡羅拉將后獨懸更換為扭力梁,而且減配氣囊這種事情的發生,只會讓大家對于豐田的好感度越來越低。

照著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豐田遲早會丟掉國內市場,這就很有可能進一步導致豐田丟掉全球第一車企的桂冠。
在新能源時代,依然還在做著燃油車銷量第一春秋大夢的車企,注定了要被時代淘汰。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758
2023-05-24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23
03-04
592
2023-12-31
2739
2023-12-08
3086
2023-08-13
704
2023-08-06
781
2023-07-03
548
2023-06-02
1996
2023-04-28
25.51萬
2023-04-21
2636
20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