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城市中純粹的中高級SUV,有著“城市家庭伴侶”的美譽,是廣汽三菱歐藍德以“2047一車多用”的“招牌”標簽,即20萬以內的四驅七座(車型分為五座和七座)。
歐藍德搭載最新一代4J系列MIVEC發動機,最大功率141kW,最大扭矩235Nm,動力強勁。發動機采用三菱獨創的連續可變氣門正時升程系統,可以提高高速時的動力。搭載模擬六速的第三代INVECS CVT變速箱,是黃金搭檔組合。在那拉提草原上,面對連續的未鋪路面和陡坡、顛簸、曲折、塵土飛揚,車輛都能保持強勁的動力輸出。第三代INVECS CVT的平順換擋也為駕乘者帶來良好的舒適性,大幅降低燃油經濟性,實現強勁動力與高油耗經濟性的完美平衡,在草原上馳騁馬平川,無憂無慮。
除了動力,超大空間和多功能組合座椅的舒適性是很多用戶關心的問題。歐藍德的長寬高分別為4705mm、1810mm和1710mm,軸距為2670mm。即使是184mm,無論是前排還是第二排,頭部和腿部都有充足的空間,座椅軟硬適中,即使長時間駕駛也很舒適。多變的座椅組合,雙折疊結構的第二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平,儲物空間更加平整寬敞。
剛到那拉提草原,就開始擔心草原的各種不可控路段,以及動力和底盤懸掛能否勝任草原的惡劣環境。那真是一場暴風雨,伴隨著冰雹,打在了前擋風玻璃的屋頂上。那是一條黑土路,坑坑洼洼,車轍很深。被雨水浸泡后,松軟的土路開始變得像溜冰場。這時候對車輛駕駛控制和駕駛技術都是一種考驗和挑戰。
這次試駕最深刻的就是這段泥濘車轍路段,充分說明歐藍德動力強勁,底盤扎實,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和后四連桿獨立懸架支撐穩定,脫困能力超群,完全可以勝任越野。鋪路、坑洞更是重要,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適應性。要知道,三菱汽車是專業的SUV造車商,技術不用多說。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S-AWC超級全輪控制系統,它可以在泥濘、坑洼、陡坡等危險地形中保持強勁的脫困能力。該系統具有四種模式,包括AWC生態經濟模式、雪地模式、正常普通模式和鎖定模式,并具有由雨、雪、沙或泥濘地面引起的交通障礙。AYC主動偏航控制、ABS和ASC控制改善了動力輸出和轉向控制,并增強了車輛的穩定性。
這個路段的駕駛技術同樣重要,就像車輛的性能在學習和學習中都很優秀一樣,駕駛技術也是如此。一個車輪壓在車轍里,另一個車輪壓在道路的高肩上,保持車輛動力輸出正常平穩,不至于陷車。跟你的坐姿也有關系。提前選擇不規則的車轍。說到脫困能力,對了,如果你想在盤山陡坡路段上更有力,那就換成L擋吧。
此外,在主動安全保護方面,歐藍德配備了(ACC)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正面防撞輔助系統(FCM)、盲點預警(BSW)、倒車盲點預警(RCTA)功能、360全景影像監控系統等等,這些都可以幫助您消除安全隱患。
以上就是關于廣汽三菱歐藍德性能的全部信息。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給我點個贊! 收起
外觀兇悍但不野蠻的前臉,肌肉感十足的側線,巨大的尺寸仍不會顯得笨拙
不像XT6的雍容富麗或昂科旗的中庸平和,激進不毛躁,銳利不張揚,大部分入手的車主都是一眼入心
內飾造型并不算難看,但全系黑乎乎,暗弱到被誤認為是裝飾條的單色氛圍燈也只是聊勝于無,看起來完全沒什么亮眼之處
今年廠家增加了選裝內飾,細品一番發現還是老款的耐看,或許這就是SGM的心計,給你個更丑的,原本略丑的也就香了
中控設計好評,GM沒有跟風,大量物理按鍵被保留
物理按鍵的定位和動作反饋不是觸摸屏可以比的,你不必讓眼睛離開路面去找屏幕,也不必憂心到底操作是否成功,駕駛時分神的幾秒鐘可能就是天堂地獄的差距
空間和舒適性美系車一向不擅長偷空間,開拓者也一樣
好在夠大的車身尺寸落地就是小十平米,空間還是足夠的
二排劇院座充分體現了設定價值,乘客視野有提升,長時間乘坐不憋屈
槽點在于座椅較硬坐墊偏短,好在二排座可以大幅前后滑動及調節靠背角度,坐累了也能換換姿勢
三排座椅算比較良心的真能坐人,但側窗小視野差坐久了還是不舒服,一般用來應急,或在將三排座打開二排座收起,孩子半躺著坐后邊玩得相當開心
三排座椅區域在長時間擁堵路況時會比較熱,判斷熱源來自于車尾部兩個碩大的消音鼓,低速時散熱效率差,自帶火炕效果,順暢路段就沒有這個問題
冬天還是挺爽的,夏天就難受了,到時看這前后雙空調機配置的壓制能力吧
諸多車評自媒體集中吐槽的空調前排吹肚子二三排吹頭問題并不存在
前排風口位置雖低但可調角度極大,后排風口雖裝在車頂但實際與乘客頭部水平距離至少30厘米
換言之,除非你非用一種猥瑣的姿勢趴著一直聞前排頭發的味道,否則空調根本吹不到你頭上
全系標配的主動降噪+米其林的噪音控制不錯,即使沒有雙層玻璃又是265寬胎依然不會很吵,甚至在安靜環境下最大的噪音源反而是座椅通風
唯一遺憾的是主動降噪會使音響損失部分重低音表現力,BOSE音響效果打了不少折扣
支持鑰匙遙控或手機遙控,可遠程啟動熱車同時啟動空調和通風加熱等,這對北方冬天和南方夏天而言太友好了
車機系統則讓人喜憂參半,功能還是可以的,升級改進也挺快,入手8個月以來已經升級過四次新版本,功能也是日漸完善
然而還是偶爾會有小毛病
回憶了一下8個月共經歷過黑屏2次,斷網或無法聯網十來次,概率不算很高,可能也不比其他車型的同類聯網車機差,但還是不爽
駕駛感受這是我認為真買對了車的最核心的部分,均衡感是最大的體會
對于家用中大型SUV而言,兼顧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各種駕駛場景才是最重要的
若要找個車評詞匯來描述,我會說機械素質沒有突出的亮點,但也沒有短板
一萬四千公里跑下來(大約一萬市區,四千高速和郊區),無論是低速跟車還是高速超車始終都有游刃有余的感覺
這套動力系統的整體調教確實體現了GM作為老牌車企的技術底蘊,發動機的三種模式無縫切換,勻速省油,加速澎湃,9AT換擋邏輯清晰,大部分場景下幾乎感覺不到換擋動作,平穩著開90kph就能上9擋
不足之處,變速箱齒比過于接近,平緩駕駛時的進擋轉速可能會低至1800轉,中低速時偶有拖擋震動的感覺
后改用快加速后收油的腳法,使TCU習慣于在2000轉以上進擋,拖擋現象就消失了
油耗方面就比較飄忽,120kph巡航能到7-8左右,80kph巡航5-6,甚至還試過40kph巡航能低過3(雖然實際意義不大),但終歸還是個2噸的大車,一旦進入城市擁堵路況油耗就會暴漲,13,15甚至17都跑出過
目前14000公里統計下來綜合平均油耗在11,已經超出預期
駕駛方面最大的亮點和驚喜來自底盤,雖麥弗遜+五連桿在這個級別屬于稀松平常,但懸掛幾何的調教把握和大量液壓襯套的應用,底盤的緊致感相當不錯,不會軟到忽忽悠悠,也不會硬的顛震到七葷八素,屬于偏韌性的設定
高速變線時單側懸掛壓縮帶來的些許傾斜感還是有的,而方向回正后車身也會立刻恢復正常姿態,沒有多余晃動
高速過坑時也是只會感覺車身一沉一起立刻恢復平穩姿態,沒有多余震顫
主動剎車很靈敏
擎版的主動剎車是雷達+攝像頭組合方案,多次體會明顯比人反應快,有一兩次也確實避免了追尾前車
整體存在一定誤報概率,甚至有次在昏暗的地庫被側向另一輛車突然開啟的遠光光柱給剎停
總體感覺誤報概率在1/5
配件價格比想象得要貴,一個LED大燈總成要六七千塊,犀利的造型和復雜的用料也使得外觀件價格和工時攀升,拆一個前保險杠都要拆四十多顆螺栓你敢信? 用料到是的確不含糊
總結物超所值,均衡的性能豐儉由人適合家用,尤其適合生活輕松愜意但心底還有點小激情的老青年
這車不會助你在馬路上飛揚跋扈,也沒本事帶你訪遍峻峰險灘,有的只是曠野上漫步的犀牛般從容和淡定,披一身落日余暉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問答叫獸) 查看全文
【太平洋汽車網】傳祺GA4不僅外觀看著養眼,在動力、空間、舒適性等各方面,都有越級的實力,性價比很高。GA4的優異表現傳承自傳祺家族的優質基因:廣汽傳祺堅持原創設計、堅持自主研發;不忘匠心,制造高品質產品,連續五年獲得J.D. Power中國品牌新車質量冠軍的權威肯定。

外觀方面,傳祺GA4作為專為追求生活品質提升的年輕人打造的一款精品座駕,深知顏值的重要性,在造型設計方面別有一番“風味”。它充分傳承了傳祺的原創精神——Flying Dynamics凌云翼家族式前臉,盡顯飛揚氣度;流暢的車身線條光影極具設計魅力;銳利舒展的腰線設計則使車頭格柵、大燈寬廣飛揚的光影延續到整個車身側面,進一步延伸車長視感;箭羽式LED組合尾燈獨樹一幟,辨識度極高;同級領先的17寸運動大輪轂,更讓其顯得氣宇不凡。整體大氣、細節精致的時尚造型,獲得很多消費者的歡心。

內飾風格是我們熟悉的配方,擁有家族血統的設計;傳祺GA4的內飾通過環抱式的設計,讓不同的色彩和材質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當然,傳祺GA4的設計也沒有很花哨,一切以實用為主,各功能區劃分清晰,操作起來都比較順手。

傳祺GA4提供了兩款發動機共四種動力總成可選,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的是5MT/4AT,1.3T發動機匹配的是5MT/6AT。而1.3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01kW(137PS)/5500rpm,最大扭矩為202N·m/1500-4200rpm。(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張霞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