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樂道銷售力推租電:是性價比之選還是套路?車主們吵翻了
在選購蔚來樂道系列車型時,不少消費者發現一個現象——銷售總會極力推薦租電模式,而非傳統的電池買斷。這一行為引發了廣泛討論,有人認為租電確實能降低購車門檻、減少后期風險,也有人質疑“銷售是不是拿了更高提成”“租電長期算下來更不劃算”,甚至擔心“萬一品牌出問題,租來的電池該怎么辦”。這場圍繞“租電vs買斷”的爭論,背后藏著不同用戶的用車需求與顧慮。

從支持租電的聲音來看,“降低前期壓力”和“規避電池風險”是核心理由。有用戶表示,租電模式下,整車價格能直接減免數萬元(比如此前樂道L60租電版減8.6萬),對預算有限的人來說,“不用一下子拿出大筆錢,每月付租金更靈活”。同時,租電還不用承擔電池的保險、衰減和維修成本,“電池損耗是大家都擔心的問題,租電的話,這些風險都由品牌承擔,后期想換車也不用考慮電池折價”。更有人期待未來的升級可能:“如果以后固態電池普及了,說不定租電用戶能直接換新型號電池,不用像買斷用戶那樣‘被舊電池綁定’”。還有老車主分享經驗,“第一輛買斷,第二輛選了租電,要是打算5年左右換車,租電確實更劃算,不用被電池‘套牢’”。
但質疑租電的聲音也不少,“長期成本高”和“品牌風險”是主要顧慮。有用戶算了一筆賬:“租電每月要付租金,要是開個6、7年,總費用可能比買斷還貴,銷售只說眼前便宜,沒提長期開銷”。曾被銷售推薦租電的消費者吐槽:“本來想算買斷價和其他車型對比,銷售自己都說‘這樣沒性價比’,這不就是暗示只能靠租電拉低門檻嗎?感覺租電的‘小錢’被當成了‘不是錢’”。更有人擔心極端情況:“租電的話,電池所有權不在自己手里,要是哪天品牌出問題,比如像ofo那樣,車就成了‘沒電池的廢鐵’,到時候找誰維權?”還有用戶提到退車問題,“聽說蔚來租電退車時不少坑,流程麻煩還可能被扣錢,不如買斷省心”。
而銷售力推租電的原因,也成了討論焦點。不少人猜測“提成更高”:“肯定是租電模式銷售能拿更多傭金,不然為什么不按用戶需求推薦,非要盯著租電說”。也有人從品牌角度分析:“租電能讓品牌長期綁定用戶,相當于‘永續貸’,一輛車哪怕換幾任車主,只要還在租電,品牌就能持續賺錢,這比買斷只賺一次錢更劃算”。不過,也有理性聲音認為,不能完全否定銷售的推薦:“有些銷售可能真覺得租電適合多數人,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打算長期持有一輛車,租電的靈活性對頻繁換車的用戶確實友好”。
在“租電vs買斷”的選擇上,老車主的經驗或許更有參考價值。有人“先租后買”:“22年第一輛租電,23年第二輛買斷,今年打算把租電的車賣掉,下次還是選買斷,長期用下來買斷更省心”;也有人“先買后租”:“第一輛買斷,第二輛試了租電,發現短期用租電方便,長期還是買斷踏實”。他們的結論大多相似:“沒有絕對的好壞,關鍵看用車周期和需求——打算開3-5年就換車,租電靈活;要是想長期開6年以上,買斷更劃算,還能避免品牌風險”。
如今,蔚來樂道銷售推租電的爭議,本質上是“短期便利”與“長期穩定”的權衡。對消費者來說,與其糾結“銷售是不是套路”,不如先明確自己的用車計劃:算清長期成本、評估品牌信任度、考慮未來換車需求,再決定是選租電降低門檻,還是買斷掌握主動權。畢竟,適合自己用車場景的方案,才是真正的“性價比之選”。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66
10-05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876
11-01
206
10-21
80
10-19
80
10-19
67
10-01
42
09-27
57
09-16
189
09-15
161
09-15
67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