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備胎無用論:電動車同樣需要備胎,沒有備胎就該用RCS輪胎
“你用過備胎嗎?新能源汽車不需要備胎”
“你會不會拆卸備胎,你會不會安裝備胎?都不會的話還要備胎做什么”
“備胎就是‘雞肋’、只能增加油耗,有不如無!”
……
讀者發來一條視頻,內容為一汽車博主進行油、電車對比,講解新能源汽車不需要備胎的原因;讀者對于其觀點持懷疑態度,希望得到筆者的解讀。那就先給出正確答案:電動車沒有備胎的原因有兩點,但不論原因是什么,電動車同樣需要備胎!沒有備胎就該用RCS輪胎,否則都只是為了降低車輛制造成本而已。

電動、插混類汽車沒有備胎的原因很明確,具體為:底盤下方有電池組,占用備胎空間考慮到車輛制造成本
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組很大且只能固定在底盤下方,于是后備箱下方的空間就會被占用;而備胎主要是設計于后備箱的底部,那么由于下方有動力電池組,所以才無法放置備胎。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應急充氣工具,里面會有充氣泵和補胎液。

但是現在電動汽車或插電混動汽車有能力布局備胎。
因為動力電池的類型正在發生變化,安裝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比如用片狀電池采用臥式布局,電池組就會變得很薄,不會占用太多空間。而充氣泵和補胎液的儲物格也有超過10厘米的厚度,那么只要采用臥式電芯的方案,在后備箱里放置一套非全尺寸備胎總是綽綽有余的。
而且許多電動汽車甚至混動車也開始配備“前備箱。”
難道在碩大的“前備箱”里放不下一個非全尺寸備胎嗎?顯而易見。

然而車企們還是愿意采用充氣組合方案,這是為什么呢?
道理很簡單,小功率充氣泵的成本價格可以低至幾十元,補胎液的成本更低;而即便是非全尺寸補胎的鋼制輪轂加上輪胎也要幾百元的成本!所以現在的新能源汽車還不用備胎絕非是空間受限,是典型的降低車輛制造成本的做法。
這是在忽視車主的用車體驗和用車成本。
補胎液是無法修復大尺寸破孔的,更無法修復側壁破損;可是備胎換上就能用,所以充氣組合方案的實用性和適用性完全不如備胎。
然而有些博主會以車企提供道路救援或保險提供道路救援為理由來證明備胎無用,但不論是車企還是保險提供的道路救援都是限定里程數的,超出里程數就要付費!而且道路救援一般是不補胎的,其提供的服務是拖車!即便拖車不要費用,其也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選擇流動補胎的話,費用最低也要100元左右,用的還是不夠可靠的橡膠釘。
這樣的結果還能接受嗎?
相信網友們會有正確的判斷。

不給備胎就去用RCS輪胎,總要讓車主能開到補胎店才是合理的方案。
沒有備胎可以找出一些理由,RCS輪胎不能用嗎?
這種輪胎俗稱為“防爆輪胎。”

雖然其無法真正的防爆胎,但是在漏氣之后依然能以最高80km/h的速度行駛;車主即便是在高速公路上出現輪胎漏氣,也可以以合理的時速將車開到服務區里維修。在城市路段或其他公路自然能就近找到補胎店。

可以說RSC輪胎才是備胎的理想平替方案(針對普通家用車的評價)。可是車企們還是基本不用這種輪胎。
RCS輪胎不好嗎?
當然不是。
對于車主而言這種輪胎沒有缺點,對于車企而言卻有兩個缺點:其一是輪胎制造成本高;其二是需要對應調校懸架系統,車輛設計制造成本也會提高。所以即便是沒有備胎的新能源汽車也很少使用RCS輪胎,只不過既不用RCS輪胎也不給備胎的設計,客觀上就是對車主的不夠重視。
筆者認為備胎或RCS輪胎應當作為汽車安全運行技術標準寫入國標,兩者至少應當選擇其中一個。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503
07-26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390
01-17
1572
2023-10-12
1772
2023-01-31
2598
2022-12-26
547
2022-12-23
2277
2022-12-23
2766
2022-03-07
7051
2021-03-29
7070
2020-11-02
4698
20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