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重整旗鼓 還能再撞“大運”嗎?
近日,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運汽車”)發布重整聲明稱,當前,在整個市場周期性環境影響下,大運汽車持續優化經營管理方式,資產負債率依然保持在同行業正常水平,但流動資金遭遇階段性周轉困難,給企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為切實保障各方權益,大運汽車依法按程序進行重整。

大運汽車在上述聲明中表示:“作為大運汽車重整管理人,我們對接了多家投資機構商洽開展戰略合作,推進大運有序重整,同時各生產研發園區正在準備有序復工,全力以赴做好產品訂單交付、售后服務工作。”
大運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大運汽車沒有破產,只是正重整新能源汽車板塊業務,包括大運新能源汽車、遠航汽車均在重整范圍,重卡等商用車板塊不在重整范圍內。大運集團相關人士表示,過一段時間,各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區將陸續恢復作業。
對于大運集團,可能更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張柏芝當年的那句“風馳天下,大運摩托”上。

大運汽車成立于2004年,作為國內知名的摩托車品牌,大運早在2009年就開始了第一次轉型,從摩托車轉戰到了商用車領域。經過十余年的艱難探索,大運重卡終于在商用車市場占得了一席之地。后面逐漸擴展至輕卡、客車以及新能源汽車領域。
在2017年,大運集團首次進軍乘用車行業,大運汽車共推出了兩款新能源產品,分別是悅虎和遠志M1。遠志M1的售價區間為17.38-32.88萬元,定位為中型MPV,2024年1-10月僅售出了6506輛。悅虎作為大運汽車推出的小型SUV,售價僅為6-8萬元,在1-10月售出了10602輛,如此成績連三流新勢力車企都算不上。


2022年8月,大運汽車再次涉足新能源乘用車行業,發布了遠航汽車品牌,主打30—60萬的高端市場,一度以傳統造型風格的前臉,以及“亂真”的logo被譽為“中國版賓利”。遠航品牌先后推出了遠航Y6、Y7兩款豪華轎車和遠航H8、H9兩款豪華SUV等車型。然而,銷量卻始終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2024年前10個月,遠航汽車累計銷量為6348輛,月售不足700輛。


如今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真正的紅海市場,競爭之激烈,連一些合資大廠都直呼撐不住,大運汽車更多立足于商用車領域。對于生產新能源汽車,大運集團更像是“攢個車”。
大運汽車創始人遠勤山直言:“我們主要采取跟其他企業合作研發的模式。專業的人干專業事,自主研發花的錢更多,效果還不一定好。我們把世界一流企業的一流技術替消費者整合在一起,比消費者自己買一輛車的全部零部件還要便宜,這些就是我們的競爭優勢。”不過,這套玩法在商用車這種更多考驗成本的市場也許合適,在乘用車這種每一個細節都很關鍵的市場并不適用。

自成立以來,遠航汽車主要是依靠大運集團傳統的摩托車業務、重卡業務輸血。這也是為什么遠航汽車哪怕賣不動,也能在機場、高鐵站打廣告,在各個商場展車的底氣。不過,如今大運集團的傳統領域也同樣要面臨不小的市場壓力。
國內市場目前已經進入史無前例的洗牌階段,伴隨著車市競爭的加劇。無法跟隨主流市場的發展步伐、自身造血有限且產品表現力不足的造車車企普遍面臨“生死時速”。大運汽車能否重整旗鼓再加速,還要市場表現來說話。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432
2024-11-28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51
2024-09-02
985
2024-09-02
2000
2024-09-02
690
2024-04-30
794
2024-04-25
479
2024-03-09
454
2024-03-08
743
2023-12-06
1440
2023-12-01
1168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