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車開600萬公里是什么體驗? | 奔馳EQE SUV

幾乎是去年同一時間,我在大連試駕了全新梅賽德斯-奔馳EQE純電SUV。
一年后,再次站在2024款EQE純電SUV(改款)前,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現款和改款不能說完全一樣,只能說一模一樣。
新勢力的半年一改,激進者甚至在改款中將設計大刀闊斧。反觀奔馳EQE純電SUV,目之所及難辨新舊,不禁在問:奔馳都把時間花哪了?

面對中國友商在研發速度上的「屢創新高」,車企高管不斷在廣告法前輸出擦邊「暴論」。
也難怪「傲慢」的輿論集體倒向了「偏見」——
“買奔馳的價值就是買標!”
“BBA的三電數據,哪項不是被新勢力按在地上摩擦?”
“新勢力18個月就能研發一款新車,傳統豪華品牌和合資們依然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我也不止一次想通過工程師去了解傳統品牌產品研發和投入為什么陷入了「摸魚怪圈」?

“有的時間,就是不能省的”
在試駕2024款EQE純電SUV前往天津之前,我們在梅賽德斯-奔馳北京研發中心直面工程師團隊,這是梅賽德斯-奔馳北京研發中心2021年正式啟用以來,首次對媒體開放。

“有的時間就是不能省的”,這是我在梅賽德斯-奔馳北京研發中心聽到不同項目工程師反復念叨最多的一句。
例如,奔馳每款新產品在上市前最高要完成500萬公里的整車測試,相當于往返月球6.5次,環繞地球行駛125圈,這是奔馳自己劃下的硬性規定。
作為參考和對比,勞斯萊斯首款電動車型「閃靈」的耐久測試總里程為250萬公里;奧迪A系列的測試里程在300萬公里左右。

不僅如此,每款奔馳的新產品都要至少經歷完整的「兩夏一冬」的高溫極寒測試,測試溫度從-40°C的極寒到50°C的高溫,測試地點從北極圈覆蓋到赤道。
每臺新車都要經歷「高溫、高寒、高原」三高測試、4000公里的紐北賽道高速測試、2000公里的極限崎嶇道路測試以及多個國家真實道路等全球耐久性測試。針對國產車型,中國研發團隊還額外「加練100萬公里」的整車耐久測試。

也就是說,梅賽德斯-奔馳首款基于EVA純電平臺正向研發的EQE純電SUV從第一臺工程車組裝下線,到正式交付到客戶手上之前,它已經在長達600萬公里的耐久性測試中逐幀完成了「查漏補缺」。
“車輛耐久度測試,是不能省的時間”。

什么是奔馳的標準?
當數以百計的奔馳EQE純電SUV工程車在全球「日夜兼程」時,亦有上百臺EQE純電SUV正在梅賽德斯-奔馳研發中心「享受酷刑」。
很多人將車品質的好壞歸于玄學和概率,奔馳將其歸于精密的數據化和嚴謹的科學性。

網友評價底盤的好壞,看是不是「全鋁、雙叉臂、空懸」三件套,奔馳對底盤的標定則是從細節做起——以EQE純電SUV 160+顆底盤螺栓為例,奔馳要確保在車輛整個生命周期內不會產生一顆生銹的螺栓,這就是奔馳制造底盤的標準之一。
不僅是螺栓不生銹,EQE 純電SUV還官宣「白車身15年不銹蝕」,敢于以「十年」為單位立flat,是奔馳對標準的足夠自信。
足夠的自信還表現在側碰試驗臺上,奔馳向我們展示「4噸沖擊力的擺錘撞擊輪轂」的碰撞試驗,以模擬車輛失控撞到隔離帶或路肩,這是對輪胎、輪轂,包括底盤懸架系統、甚至車身強度的綜合性系統測試,奔馳是行業中為數不多開展這個試驗的汽車廠商。
奔馳對底盤結構穩定性和質量的要求是——低速碰撞不能出現損傷,高速碰撞不能爆出任何一顆零件。

當然,側碰試驗臺上的4噸只是「小巫」,「15000次仿真模擬碰撞測試」和「150 余次實車碰撞測試」才是你所看到奔馳標準的「大巫」,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全系標配PRE-SAFE?預防性安全系統+L2級駕駛輔助組件增強版+前排座椅中部氣囊和膝部氣囊+一體式防撞結構、全副武裝的EQE 純電SUV,在安全技術應用和表現上再次「先行」于世界。
先行于世界不止于此——
比如針對電機的測試,夠格「上車」的電機都要經過累計測試時間超70,000小時的循環、峰值、老化等超100項的電驅臺架測試。另外,奔馳不允許電量低下無法跑出標稱的零百加速時間,這樣的「隨機性」和「不穩定」違背了奔馳的標準。奔馳要求的電機必須要保持30秒峰值功率輸出,且要求不管電量是100%還是10%都能夠輸出峰值功率,力求在各種工況下給到客戶的都是不打折的性能。
比如針對電池的測試,在開發周期至少要額外測試40-50個電池包,總計1750天。奔馳還會在電池生命周期末期持續做「安全」的評估測試,而這是大多數品牌都不會做的。
再比如針對三電的防腐蝕測試,不間斷測試8周,總時間超過1300小時,是國標要求時長的9倍。而且在鹽霧測試基礎上,奔馳還會疊加高低溫循環測試。

奔馳還會考慮到裝有心臟起搏器、助聽器等精密電子設備的人群,為了防止電磁干擾威脅特殊乘客的健康安全,奔馳三電的每個組件都要經過相同標準的EMC檢測,具備更高的抗電磁干擾能力。
一切看似閑得蛋疼的「沒事找事」和數倍于國標的「燒錢」并不是為了炫技,而是:
讓所有測試數據,都更貼近于客戶真實使用時的極端場景。
這些燒錢、花時間、費力不討好、說出來沒人懂的實驗項目,在梅賽德斯-奔馳北京研發中心比比皆是。

基于成熟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和中國高效的管理運轉能力,中國的汽車智造進入「摩爾時代」,新勢力產品研發周期縮短至30個月,小改款車型的研發也僅需8-12個月,「快消式造車」屢見不鮮。
沒人知道在「高研發進度」的背后,是否所有的測試都已滿足時間的最低標準。
一臺車好不好、可不可靠?沒有時間的驗證,這些都是未知數。追求快的品牌,只能讓它在「未知狀態」下交付給用戶,再通過后續升級的方式逐漸完善,并美其名曰為「OTA」。
用戶選車往往只看價格和看的見的配置,這也是為什么現在都在打價格戰的原因。不過對于理性的消費者來說,他們在買車,特別是打算購置電車時會靜下心來思考,愿意為「隱藏配置」買單。

買車一時;用車千日。
雖然冰箱、彩電、大沙發一時用一時爽,一直用一直爽,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工藝、耐久、可靠性更具長遠意義。
工程師說:“伴隨電動化和智能化浪潮,梅賽德斯-奔馳正處于有史以來研發最快的階段。”
對于奔馳來說,縮短造車周期「可以」,縮短測試時間「不行」!
奔馳之所以為奔馳,奔馳之所以為豪華標桿,是源于奔馳在過去138年里積累的、無法復制的,對產品技術、安全質量、機械素質、品牌體驗、高端人群服務的綜合認知。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
市場需求固然重要,但想要開發出一臺好車,「有的時間和標準就是不能省的」 。
因為,安全,是奔馳的核心標準。時間,要留給最重要的人和事。

最后幾句
奔馳揭開了EQE 純電SUV「慢」的真相,才讓我們有機會直達豪華純電SUV的標準。
基于EVA純電平臺打造的奔馳EQ車型有很多共同點:底盤機械素質出色、車廂內豪華體驗濃厚、續航能力長且實在;即便是在最「不利」電車的高速上,續航也能從容應對。我會用了「潤物細無聲」來形容梅賽德斯-奔馳將燃油時代的豪華體驗無縫銜接至電動時代。
關于它的能耗和試駕感受,大致可以回顧這篇——買奔馳就是買標?

回到文章開頭,2024款梅賽德斯-奔馳EQE純電SUV究竟改了什么?我現在可以回答你:
- 全系標配300kW電機系統;
- 新增5G通信技術;
- 升級UWB數字鑰匙;
- 旗艦版車型增配AIRMATIC空氣懸架;
- 新增綠礫石銀車漆;
除了全系提升了動力和增配AIRMATIC空氣懸架外,變得并不多。
但重要的從來不是「變了什么」,而是「標」背后的137年的高「標」準百年不變。
在奔馳眼里,EQ系列的本質,并非是舍本逐末的科技和配置的你攀我比,而是高「標」準豪華體驗的深入人心。
「奔馳標」,是標準,也是標桿。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544
2024-08-05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90
04-30
330
02-24
2270
2024-08-31
493
2024-08-09
318
2024-07-30
2718
2024-07-29
705
2024-04-27
476
2024-04-22
2344
2024-04-19
572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