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多了,速度快了,但電動汽車又自燃了!這次是“大佬”比亞迪
最近的新能源汽車似乎集體沾上了“火光之災”。在經歷了力帆ev650起火、威馬EX5自燃后,這股“火光之災”并沒有褪去,而這次中招的竟然是新能源電動汽車的“一哥”比亞迪。
9月10日中午12時左右,福州市江濱路一輛比亞迪電動汽車在撞上路邊護欄之后發生了自燃。據了解,事故發生時,車輛裝上中央護欄,沖入對向車道馬路牙子后停了下來,隨后車上就燒起了熊熊烈火,火勢迅速從車頭位置蔓延至整個車身。現場火光通天、濃煙滾滾,甚至還不時的傳來爆燃聲。
此次比亞迪為何在發生碰撞后快速起火、什么原因導致的起火等問題,有關部門還在進一步的調查中,但也有專業人士針對此次事件的起火原因進行了分析:電動汽車的鋰電池安裝在車底部,與地面距離很近。出事故時,底盤和護欄發生刮擦,產生大量熱量,被電池包吸收,然后導致起火。
新能源汽車為什么會如此高頻率的發生自燃、起火事件呢?歸根結底,其實還是消費者對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性能速度等方面要求和需求越來越高造成的。
消費者買電動車都想買續航里程多、速度快的車,而且國家對新能源的政策引導下,新能源汽車開始追求高續航里程,這就要求不斷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車企們為了銷量,車企們選擇了迎合市場和消費者,選用了鋰電池。
目前主流的電動汽車主要采用兩種電池類型:一種是三元鋰電池,簡稱鋰電池,鋰電池的優點是重量輕、電量大,缺點是碰撞后容易起火。很多新能源車型都是使用的這種電池;另一種電池叫磷酸鐵鋰電池,簡稱鐵電池,鐵電池的優點是碰撞后不容易起火,缺點是重量略重、電量略小。
三元鋰電池逐漸成為了電池主流,而材料中鎳鈷錳的組合,也由曾經的333,逐步邁向了532、622、811。一個公認的事實:電池材料的能量密度越高,安全風險也就越高。新能源車企們都知道這一事實,但為了市場、為了銷量仍然要承擔風險而行。市場導向決定了電池生產企業用什么樣的材料。2017年電動轎車和SUV,采用容易起火的鋰電池的比例飆升至74.3%,而采用相對安全的鐵電池的比例下降到了23.7%。
人們追求更好、更快、更完美的新能源汽車出行固然沒錯,但很明顯,大家對電動汽車行駛里程、速度等要求超過技術進步的步伐。所以才有了高頻率的電動車自燃、起火事件發生。
雖然說電動汽車代表了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和方向,但萬不可跳過安全等基礎問題,一味的提高性能和水平,搞技術上的“大躍進”,這樣只會是一時光鮮,不能長久立足。
知道新能源電池的真相后,你還會選擇容易起火的鋰電池電動汽車嗎?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41萬
2018-09-13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553
06-27
514
06-11
4550
2021-11-19
3310
2021-11-12
5464
2020-10-29
1.54萬
2020-10-23
5582
2020-06-18
1496
2020-01-11
1952
2019-03-20
1130
201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