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銷量僅75臺 除了日產的內卷 還有啥讓藍鳥折了“翅膀”
藍鳥是日產的“一只神鳥”,曾經也是我和身邊小伙伴的夢想之車,巔峰時刻月銷量可超兩萬,彼時彼刻,藍鳥強大的“翅膀”能帶著日產品牌一起高飛。

而此時此刻,日產車型的內卷,折了藍鳥的翅膀,我這輛曾經的夢想之車,3月份的銷量僅僅75臺。
在內卷中勝出的是軒逸,騏達和藍鳥都不復當年之勇。當然,車型的更迭也在遵循著優勝劣汰的規律,但看著藍鳥如今成了“掉毛的鳳凰”,心中總會有那種女生突然變大媽的落差感,難免要感慨兩句。
看這三款車,騏達起售9.99萬元,軒逸起售9.98萬元,藍鳥起售12.59萬元,雖然藍鳥的指導價高,但終端優惠后,和同門兩位師兄弟,也是同一身價,并沒有恃寵而驕的賣高價,然而之所以軒逸能勝出,是因為軒逸老款車型依然在銷售,價格優惠到讓人心動。

而藍鳥是一款外表上看似運動,但其實動力并不強勁的車型,起初的時候,大多數年輕人被吸引,一是因為價格,二是因為顏值,或者將二者統一來說,在10萬元左右的家用轎車中,藍鳥的給人的感覺,是性價比更高。

但開的時間長了,就知道了,1.6L發動機+CVT的動力組合,其實挺弱雞的,渴望著動力表現和外觀設計一樣,踩死了油門踏板,也呼叫不出來個像樣的動力。所以后來有很多車主失望,藍鳥的口碑也就逐漸下降。

而此時的軒逸,在科技配置方面有所提升,發動機的表現也比藍鳥更強,銷量也就越來越好,并且同級銷冠的名頭,也讓軒逸比藍鳥更有競爭力。
不僅僅是日產內部,在國產品牌中,10萬元左右的轎車也是層出不窮,這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認為藍鳥的設計運動氛圍多濃,喜愛動感車型的,可以選擇影豹,名爵,長安等等,價格不高,而且科技配置也是日產藍鳥無法相比了。

所以總結一下,整個大環境的改變,更多設計動感的車型出現,讓藍鳥的外形優勢蕩然無存,日產為了確保軒逸的銷量,在新車的設計上,促銷的力度上,都更傾向于軒逸,藍鳥少了廠家大力度的支持。
另外,自身產品力不強,導致口碑下降。

三方面的壓力一起壓過來,本身就不強大的藍鳥難免會折斷“翅膀”,俗話說,掉了毛的鳳凰不如雞,何況還是一只鳥,前途堪憂。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046
2022-04-27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3
10-17
440
2023-07-08
2236
2023-05-11
879
2023-04-06
7488
2021-12-02
3287
2021-10-20
2609
2021-09-27
8792
2021-07-30
7077
2021-07-24
4036
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