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頁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內容哦~
大眾ID.4 CROZZ對比探岳?汽油車和電動車有直接對比的意義?理論上是沒有的,但對于剛需又被限購的用戶而言,他們就被迫面臨放棄汽油車考慮電動車這個問題,對比就有了參考意義。在北上深等限購且拍牌價格昂貴的城市,想要買以途觀L/探岳為代表的25萬級別SUV的用戶,在沒有指標的情況下,需要花費高昂的拍牌價格。ID.4 CROZZ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部分用戶的剛需,對于尚不完全接受新興電動車品牌的消費者來說,像大眾這樣的傳統車企打造的純電車型,會相對更容易吸引讓這部分人。
大眾ID.4這款車是大眾基于MEB平臺全新打造的,并非油改電車型,而它也是大眾跨入電氣化新紀元的一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車型。本文將從同品牌同價位同級別的汽油車和電動車,在用車成本、外形設計、內飾質感、駕駛感受等幾個大方面去對比,給用戶提供一個跨界對比的參考。說到底我們要探究的問題,就是探岳能給你的,ID.4 CROZZ可以給你嗎?
| 對比車型 | |||
| 一汽-大眾ID.4 CROZZ 2021款長續航PRO版 | 一汽-大眾探岳 2019款330TSI兩驅豪華型 | ||
| 23.99萬元 | 21.89萬元 | ||
| |||
我們先來看看在北上廣深杭等限購城市,想要直接買一輛汽油車需要付出多少錢去競拍指標。
| 2021年燃油車指標個人最低成交價(萬元) | |||||
| 城市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
| 北京 | 只能通過搖號,不開放競價 | ||||
| 上海 | 9.18 | 9.17 | 9.25 | ||
| 廣州 | 2.00 | 2.10 | 2.35 | ||
| 深圳 | 4.56 | 4.89 | 5.64 | ||
| 杭州 | 4.20 | 4.98 | 5.55 | ||
| |||||
從上表可以看到在上海想要買臺汽油車上藍牌,大約需要額外付出一臺飛度的錢去競拍指標。深圳和杭州雖說沒有上海那么貴,但4-6萬元的價格同樣不是小數目,相較之下廣州兩萬元左右的競拍價格,已經算是很溫和了。至于北京,對不起,有錢都沒用,乖乖搖號。
買汽油車需要交高額“上牌費”,對于急需買車又不想多掏錢的消費者,只能“曲線救國”轉而買新能源車,這是政策驅使的,因為新能源車是國家戰略性產業規劃。
但對于北京這個交通壓力巨大的城市,限購的首要目是治堵,而不是環保,新能源車也不可能任其瘋長。因此北京即便是新能源車也不是想買就能買,而是需要排隊,排多久呢?2019年底,北京新能源購車申請人數超過45萬,排隊直接排到了2028年。
不過從2021年1月1日起,北京開始實行新能源車搖號政策,指標配置向“無車家庭”傾斜,通過家庭積分賦予“無車家庭”遠高于個人的中簽概率。
除了北京之外的其他城市則沒有這樣的限制,只對車主的戶籍和社保做出了基本的要求,一般要求本市居民或連續兩年以上社保才能上本地綠牌。其中上海的限制較為嚴格,要求車主必須先擁有固定自用車位并安裝充電樁及電表。
基于以上各地區的限購政策,我們會發現雖然新能源車不是在任何城市都能想買就買,但相比于燃油車,購買的條件還是放寬了很多。對于受限剛需人群,此時新能源車自然就進入了你的視野。
大眾這款全新的純電SUV,會與特斯拉Model 3/Y爭奪市場嗎?
實際上ID.4不是沖著特斯拉來的,畢竟大眾和特斯拉兩者的目標用戶群體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特斯拉的年銷量不過50萬輛,而大眾是近千萬輛級別的,大眾的車需要得到大眾的認可。當下來說,特斯拉吸引的還是少部分勇于擁抱新事物的人群,而大眾想要的是讓消費者以最小的代價、最少的妥協從燃油車思維換到電動車模式。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ID.4并不像特斯拉那樣,給用戶帶來完全顛覆的體驗,比如高級別的自動駕駛、省略掉的儀表盤、電驅動的行駛特性等等。我們從ID.4身上看到的更多是探岳的影子,不論是售價區間,還是接近于燃油車的細節,如前機艙、物理門把手、啟動按鍵等等,以及更接近于燃油車的駕駛感受,它甚至還有油門底部的KIT DOWN按鈕。
Model 3/Y確實是ID.4的一大競爭敵手,但ID.4所瞄準的,不僅僅是市面上那些同價位的競品,還有它自己的燃油車前輩。在歐洲各國已明確燃油車禁售時間的背景之下,ID.4是大眾換血計劃的一大步。
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包括筆者本人在內,對于新興品牌的電動車產品,都是持觀望態度的,再加上近來特斯拉失控、起火等事件頻上熱搜,更加讓廣大消費者對電動車心存顧慮。相較之下,傳統車企例如大眾、豐田、寶馬等這些大型廠商的電動車產品,不論是技術積累,還是售后體系,還是口碑維護,都更讓人放心。
大眾目前是中國市場最受歡迎的品牌,而途觀L和探岳這對表兄弟更是SUV市場當中的熱門車型。好了,現在假如你想買一款途觀L或者探岳這樣的25萬級別熱門合資燃油SUV,卻發現自己既搖不到號,又舍不得花幾萬塊去買一塊鐵牌。那就買個電動車吧,充電是麻煩點,保值率是差點,但沒辦法,一家老小出門沒個車是真不方便。但看了一圈,發現特斯拉Model Y吧預算不夠,剎不剎得住車也是個問題,而注重品牌光環的你,對于小鵬、威馬、哪吒之類的吧你又信不過(看不上)。絕望之際,大眾推出了ID.4 X(上汽)和ID.4 CROZZ(一汽),讓你眼前一亮。
同樣出自一汽-大眾的ID.4 CROZZ,裸車價位與探岳幾乎重疊,但考慮到燃油車和電動車在后期日常使用中的成本差異,從探岳到ID.4,省下的就不僅僅只是拍牌的錢了。
我們可以粗略地計算一下這兩種車每年需要你為之付出的金錢和時間,差異有多大。
金錢成本
我們手里的這臺探岳2.0T兩驅豪華版,百公里綜合油耗9升左右,按目前95#汽油7.00元/升計算,探岳每行駛一百公里大約需要花費63元。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在日常使用中除了燃油這一大塊之外,各種油液和濾芯的定期保養也是一大筆開支。
探岳官方推薦首保5000公里,從10000公里開始每一萬公里保養一次,參考下表,一萬公里小保養的材料和工時費加起來約850元,20000公里保養1350元左右,60000公里大保養則要3200元左右,并以此類推。
| 大眾探岳保養周期及費用 | |||||||||||
| 公里數 | 機油 | 機油濾芯 | 空氣濾芯 | 空調濾清器 | 剎車油 | 火花塞 | 汽油濾芯 | 變速箱油 | 合計價格(元) | ||
| 5000 | ● | ● | - | - | - | - | - | - | 首保免費 | ||
| 10000 | ● | ● | - | - | - | - | - | - | 852 | ||
| 20000 | ● | ● | ● | - | - | ● | - | - | 1364 | ||
| 30000 | ● | ● | - | ● | - | - | - | - | 802 | ||
| 40000 | ● | ● | ● | - | - | ● | - | - | 1364 | ||
| 50000 | ● | ● | - | - | - | - | - | - | 852 | ||
| 60000 | ● | ● | ● | ● | ● | ● | ● | ● | 3225 | ||
| |||||||||||
我們按每年行駛20000公里來算,三年的費用就是到60000公里的保養費用總和,一共是8459元,平均每年2819.7元。再加上20000公里的油費總共約1.26萬元,一年下來探岳的使用成本大概是1.5萬元左右。
而ID.4 CROZZ呢?除了拍牌的錢,首先在購車時它就比探岳省下了2萬元左右的購置稅,而眼前這臺長續航Pro版實測百公里綜合電耗18.3kWh,按公用樁充電1.5元/度計算,ID.4每行駛一百公里只需要花費約27.5元,一年20000公里的電費就是5500元,如果你使用的是自家充電樁,費用還可以再減半。
再加上電動車不需要更換機油、機濾、空濾、冷卻液、汽油濾清、火花塞、變速箱油等等油液,后期省下了很多保養費用,ID.4一年下來用車成本大約相當于探岳的1/3。
| 費用成本對比(20000km/年) | |||
| 探岳 | ID.4 CROZZ | ||
| 約1250元/月 | 約400元/月 | ||
| |||
時間成本
按每年行駛兩萬公里來算,探岳油箱容積60升,根據9L/100km的綜合油耗,也就是大約每消耗50升汽油(行駛550km左右)你就需要進一次加油站,一年下來探岳需要來回油站36次。
而ID4長續航pro版充滿電續航480km,出于里程焦慮,當續航降到80km以下你就需要去充電了,假設你有自己的車位和充電樁,那么利用夜間進行充電,時間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相比于燃油車36次前往加油站,差距是明顯的。而如果你沒有自家充電樁,每400km充一次電,一年下來ID.4就需要來回充電站50次,并且可能在充電時付出漫長的等待時間。
因此,使用電動車的時間成本比燃油車高還是低,主要取決于你是否擁有自己的固定充電樁。
不得不說眼前這兩輛大眾,造型風格還是有著很大差異的。探岳(查成交價|車型詳解)是MQB時代的大眾家族當中套娃得不那么明顯的車型了,而且你也能夠很好地將它和它的姐妹車型途觀L進行區分。ID.4 CROZZ作為一款出自MEB平臺的新時代純電SUV,它反而沒有被設計得天馬星空,整體看起來相當之簡約靈動,而且很不幸的是,它進入了下一個套娃家族當中去了,你很難一眼分清來自上汽大眾的那臺ID.4 X和它的差異。
ID.4和探岳作為大眾不同平臺出品的車型,風格差異是由內而外的,但還是那句話,ID.4并沒有被設計得很浮夸。在當下很多新能源車型喜歡走“科幻”路線,然后互相攀比屏幕尺寸大小,但是ID.4很理智,雖然中控大部分實體按鍵都簡化掉了,剩下的全部變成觸摸式,但屏幕卻秉承夠用就好的原則,整個中控臺看起來非常清爽。至于探岳,則是目前MQB平臺那套熟悉的中控,雖然沒有很前衛,但相比前些年的大眾車型,它已經算是精致了。
同樣是車系當中的中配版本,探岳上只提供了一個功能簡單、界面陳舊的6.5英寸車載系統,連倒車影像都沒有。但在ID.4上,這個12英寸中控智聯交互系統能給你提供多種在線資源,并支持在線導航、語音控制、車家互聯、手機映射等等,以及清晰直觀的360°全景影像。ID.4在功能性方面吊打探岳。
除了車載系統更先進之外,ID.4 CROZZ還全系標配IQ.Drive駕駛輔助系統,能夠實現L2+級別的自動駕駛,大大緩解長途和擁堵路況中的疲勞。像是主動剎車、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交通標志識別、并線輔助等等這些主動安全配置,在大眾品牌旗下的其他燃油車上,往往需要高配車型才會配備。然后19.99萬元起售的ID.4 CROZZ竟然是全系標配。單單這一點,就足夠讓探岳車主眼紅了。
在車內儲物空間方面,ID.4 CROZZ除了常規的門板、手套箱之外,地臺由于變速箱和擋把的省略,使得它可以變成一個大型的儲物箱,且對空間進行了一定的分區,使用起來非常順手,容積也很客觀。探岳在儲物格的數量和容積上表現也不錯,不過相比于ID.4 CROZZ來說呈現出分散的特征。兩者各有好處。
我們手里的這臺探岳,是一臺行駛了接近6萬公里的2019款探岳330TSI兩驅豪華版,屬于2.0T低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37kW(186PS),最大扭矩320N·m。
ID.4 CROZZ則是長續航pro版本,搭載了一臺后置的永磁同步驅動電機,最大功率150kW(204PS),最大扭矩310N·m。它配備了寧德時代NCM811三元鋰電池,總容量為84.8kWh,官方續航里程為550km,使用快充可在半個小時左右充至80%的電量。另外三電系統提供8年16萬公里保修。
兩款車的動力差距有20匹,ID.4雖然比探岳多出約20匹馬力,但由于大容量電池組的存在,它的自重相比空載1.65噸的探岳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官方為公布車重數據)。因此這兩臺車在動力上幾乎是持平的。
探岳這套2.0T搭配7速雙離合的動力組合,用來驅動這輛尺寸不算小的SUV并不會給人感覺很肉,起步加速輕快,換擋積極且頓挫感不明顯,需要急加速時只需要踩下一腳地板油,S擋狀態下最高可連降三檔,超車還是比較輕松的。但高速巡航時再提速就顯得比較吃力了,且高轉速時發動機噪聲比較明顯,聲音也不算渾厚悅耳。
由于驅動電機扭矩輸出特性的不同,雖然ID.4動力并不比探岳強很多,但加速更迅猛,尤其是在80km/h以下,深踩電門,動力毫無延遲的釋放,推背感還是相當明顯的。不過到了高速上以120km/h速度巡航時,此時的提速能力就比較弱,畢竟動力就這么大。當然了,電門踩下去,速度還是明顯在爬升的,只是它不會像探岳那樣發出嘶吼,給人感覺更淡定。
探岳的轉向很輕盈,甚至于有點輕浮的感覺。和探岳不同,ID.4的轉向手感不算很輕,即便是舒適模式依然不輕。但運動模式下,方向盤確實要比舒適模式重很多。在舒適模式下它的轉向反饋力度是最適中的,運動模式下有點機械液壓助力的感覺,再加上不小的車身重量,開起來其實不太靈活,而且低速挪車時略顯費力。
底盤方面,探岳的懸掛偏軟,遇到大坑洼時、過減速帶時對沖擊的化解比較到位,在破碎路面對顛簸的處理也算不錯,不過回彈余震比較明顯,沒有ID.4那么干脆。雖然底盤沒有ID.4那么緊致,但ID.4畢竟是新車,眼前這臺行駛近6萬公里的探岳,底盤總的來說依然不至于松散。
實際上探岳的底盤感受是能夠令人滿意的,只是在ID.4面前相形見絀,ID.4的底盤質感不錯,沒有其他電動SUV那種厚重的拖沓感,而且懸掛彈性適中,不會太軟或太硬。其細碎顛簸濾震性相當舒適,能夠很好地燙平路面;遭遇大坑洼時或較大的減速帶,車內會有一定的彈跳,但總體沖擊感不算很強烈。
在剎車腳感上兩車的差異就比較明顯了,探岳的剎車踏板很輕,不過制動力道均勻。而ID.4的剎車踏板很重,且剎車力道不強,前段踩下幾乎沒有制動力,讓人很沒底氣。所以探岳比ID.4的剎車感受更好,至少不會給人沒什么信心。
個人認為ID.4在日常駕駛中可以直接使用B擋(動能回收模式),它不具備多級可調,只有一種強度,而這個強度比較輕柔,你松開電門時能感受到車在減速,但又不會減得很急,配合這個前段虛無的剎車剛剛好。
還有一個比較影響駕駛主觀感受的就是隔音,探岳在噪音控制方面還是比較到位的,除了高轉速時發動機聲音比較明顯之外,在各個速段內它的車內噪音都不算擾人,即便是高速行駛時,也沒有因為比較方正的造型而產生太大的風噪。不過相比之下,胎噪隔絕沒有ID.4那么好。ID.4作為一臺沒有發動機噪音的電動車,理論上胎噪會被放大,但實際上它的隔音表現非常好,即便是在粗糙的路面行駛,它的胎噪依然不明顯,整車行駛噪音很低。
總的來說,探岳是一款能夠適合大部分人口味的車,這個2.0T低功率版本駕駛起來給不了你什么激情,但日常駕駛,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但ID.4除了剎車給人感覺不夠強勁之外,各方面都略優于探岳,作為電動的車,加速更輕快,車內更安靜,底盤也更穩重。所以,你并不需要擔心你會開不慣電動車,ID.4不需要你花時間去適應。對了,這臺電動車開起來沒有明顯的電流聲,使它給人感覺更接近于燃油車。
現在我們回到開頭那個問題,探岳能給你的,ID.4 CROZZ可以給你嗎?
品牌?外形?質感?配置?這些都能給。
空間?ID.4確實要比探岳差一點。
續航能力?兩者差不多。
可靠性?大眾對三電系統提供8年16萬公里質保。
除了這些,ID.4還能給你探岳給不了的牌照。
基于以上,大眾ID.4 CROZZ在限購城市簡直不要太香。但只是因為限購才值得買嗎?當然不是,在不限購不限行的地方,相同價位下,選擇ID.4你可以得到比探岳更多的配置,包括更加智能的車載系統以及更全面的主動安全輔助系統,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的使用成本。在電氣化的大趨勢下,燃油車即便在未來不會被完全淘汰,也必然會受到越來越苛刻的限制。現在的你可能還不想買電動車,但假如你轉變觀念,會慶幸市場上還有大眾ID.4這樣靠譜的選擇。
| 車型參數對比 | ||
|---|---|---|
| 圖片 | ||
| 車型 | ID.4 CROZZ2021款長續航PRO版 | 探岳2019款330TSI 兩驅豪華型 國VI |
| 官方價 | 23.99萬 | 21.89萬 |
| 廠商 | 一汽-大眾 | 一汽-大眾 |
| 級別 | 緊湊型SUV | 中型SUV |
| 上市時間 | 2021-01 | 2019-05 |
| 發動機 | 純電動 204馬力電動機 | 2.0T L4 |
| 進氣形式 | - | 渦輪增壓 |
| 最大馬力(PS) | - | 186 |
| 最大扭矩(N·m) | - | 320 |
| 變速箱 | 電動車單速變速箱 | 7擋雙離合 |
| 車身類型 | 5門5座SUV | 5門5座SUV |
| 查看全部參數 | ||
大眾出手就是穩 測試一汽-大眾ID.4 CROZZ
79評論 2021-04-28
“特斯拉真的不是對手” 試駕一汽-大眾ID.4 CROZZ
187評論 2021-03-17
推薦長續航PURE+ 一汽-大眾ID.4 CROZZ購車手冊
17評論 2021-01-19
大眾ID.4 CROZZ和光荷4 X 選誰都能羞辱特斯拉?
98評論 2020-11-10
看完一汽-大眾ID.4 CROZZ后 還要啥特斯拉?
88評論 2020-11-03
正在加載中...
海報生成中...
生成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