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網 深圳車市】寶馬最早在3系上提出一個讓眾多廠商所望而止步的底盤技術——50:50軸荷分配。簡單來說,以驅動軸的中點為一個平衡點,前后的重量永遠保持在前后平衡。這樣的好處是使得整體重心永遠保持在中點位置,無論在過彎、加速等等狀況下,四輪都能平攤負重提供更出色的操控性能,寶馬的操控性口碑因此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對操控性有更高要求的玩家可以升級愛車的懸掛系統,目標是不斷接近黃金重量比50:50。
對于一般的車主而言,能發現懸掛老化的時機也僅僅在每年1-2次的5千公里或1萬公里保養中。不過這也只能通過肉眼判斷懸掛總成的松緊、是否有破損情況。至于更深入的支撐性、抓地力等等問題,則需要通過懸掛檢測系統檢測。而在國內,暫時未有一家經銷商或者改裝店能提供如此專業級的設備,對于希望對愛車有深度調教的車主們是一個遺憾。不過這種格局有望在近期被打破。
由PCauto與德國BILSTEIN(倍適登)懸掛品牌攜手打造的一場懸掛檢測體驗,德國引進的BILSTEIN Suspension Test System(倍適登懸掛檢測系統)首次在國內亮相。通過論壇誠邀到數十位資深玩車一族,一同與編輯體驗這套看似簡單但含金量極高的專業設備。
● 汽車知識庫
懸掛的解析與種類剖析:
//price.pcauto.com.cn/qcbk/canshu/dipang/xg/
● 倍適登懸掛檢測系統簡介
這套檢測系統由兩條拱橋搭起,其中檢測機位于拱橋的中央部分,類似于“磅秤”。檢測機的內部采用液壓式構造與高精密電子反應系統,通過壓力閥產生較高的共振頻率(主要為上下振動)。該舉動主要模擬真實路面情況,在懸掛產生作用力后,高感式電子反應系統會對懸掛的反應做出相應的數據換算,再傳輸至電腦通過UI軟件顯示。
整個檢測過程分為五步(時長5分鐘):
1)輸入車型數據。如車型、懸掛型號(針對改裝車);
2)前輪平排居中至測試機上方;
3)對前輪(先左后右)作用力施壓高頻振動。模擬一般路面狀況;
4-5)重復2-3步對后輪進行檢測。完成。
檢測結束后,會反饋六組共四類數據,分別是:1)差別;2)路面抓地力;3)共振頻率;4)負載重量。通過數據能得出單一車輪的負載情況、抓地情況以及前后懸掛的左右差異值(如圖)。
● 解讀數據
※判斷整個測試結果好壞的重點在于:1)整體抓地力(越高越好);2)左右抓地力的差異(越小越好)。
抓地力、重量分布以及左右差別決定好壞
反饋的四類型數據上,采用“△”表示差別(越小越好)、“B”表示路面抓地力(越大越好)、“f”表示共振平率(機器振幅可忽視)、“W”表示重量(四輪分布越平均越好)。四組的數據共有六種組合方式,分別是:1)左前輪;2)右前輪;3)前懸整體;4)左后輪;5)右后輪;6)后懸整體。
數值好壞的看點
√ 懸掛狀態較佳的表現看點:1)相應驅動輪抓地力離100%較近;2)四輪的負重質量平均;3)前后懸的左右狀態差異等于或接近0%。
× 懸掛狀態較差的表現看點:1)相應驅動輪抓地力低于30%并且為負傾向;2)單一車輪負載比明顯偏高;3)前后懸的左右狀態差異高于30%。
薄胎壁不一定有好成績 解析抓地力成績要素
這里所指的“抓地力”是根據每1000kg的壓力通過輪胎進行從下往上的施壓,根據輪胎的回彈速度來計算其抓地力百分數,與動態抓地力有著明顯的區別。能決定這一項目成績的因素有:1)輪胎的充氣量。也就是俗稱的胎壁的扁平程度。越厚的胎壁其回彈的反應越快,相對的附著能力更好。不過對于整體成績的幫助并不太明顯。2)減震器的軟硬度;3)前/后懸的整體支撐力。
展開余下全文(1/2)
● 百萬級性能車竟被家用轎車秒殺
邀約的網友共分為三梯隊,分別是:緊湊型轎車、百萬級性能車以及SUV。尊重各位網友的不愿意露臉與隱私(高富帥們擔心招蜂引蝶),整個活動過程只拍攝其檢測時候的狀態。
體驗車型測試成績單 主看驅動輪抓地力與驅動橋整體偏差
| 六款具有代表性的體驗車檢測結果 | ||||||||
| 車型 | 左前輪 | 右前輪 | 前橋 | 左后 | 右后 | 后橋 | ||
| 335i E90(KW V3) | B 65% | B 68% | △B 4% | B 32% | B 29% | △B 9% | ||
| W 434kg | W 445kg | W 392kg | W 421kg | |||||
| f 18Hz | f 19Hz | △f 1Hz | f 19Hz | f 19Hz | △f 0Hz | |||
| Z4 35i Z89(原廠) | B 39% | B 38% | △B 3% | B 62% | B 59% | △B 5% | ||
| W 374kg | W 369kg | W 421kg | W 413kg | |||||
| f 16Hz | f 16Hz | △f 0Hz | f 19Hz | f 21Hz | △f 2Hz | |||
| C63 AMG W204(原廠) | B 66% | B 68% | △B 3% | B 67% | B 68% | △B 1% | ||
| W 490kg | W 523kg | W 437kg | W 437kg | |||||
| f 18Hz | f 19Hz | △f 1Hz | f 22Hz | f 22Hz | △f 0Hz | |||
| C63 AMG W204(KW V3) | B 81% | B 81% | △B 0% | B 67% | B 66% | △B 1% | ||
| W 505kg | W 515kg | W 434kg | W 452kg | |||||
| f 22Hz | f 22Hz | △f 0Hz | f 20Hz | f 20Hz | △f 0Hz | |||
| RAV4 2.4i 4WD(原廠) | B 75% | B 78% | △B 4% | B 70% | B 69% | △B 1% | ||
| W 498kg | W 468kg | W 400kg | W 384kg | |||||
| f 15Hz | f 17Hz | △f 2Hz | f 17Hz | f 19Hz | △f 2Hz | |||
| X5 3.0i E70(KW V3) | B 43% | B 46% | △B 7% | B 38% | B 31% | △B 18% | ||
| W 532kg | W 560kg | W 555kg | W 575kg | |||||
| f 16Hz | f 16Hz | △f 0Hz | f 16Hz | f 15Hz | △f 1Hz | |||
| ||||||||
表格的主要看點在驅動輪的抓地力(B)與驅動橋的左右差異(△B),其次是四輪的負載情況。當“△B”接近20%的時候,這款車的懸掛整體已經出現問題,一旦超過30%的話,就不能通過測試,屬于急需維修狀態。括號里備注“KW V3”的話,說明這款車是改裝KW品牌的V3系列避震。值得一提的是X5 3.0i的后懸的左右差異值已經達到18%,屬于接近需要調整的狀態。并且其四輪的“B”抓地力均低于50%,說明其整體性能有明顯下滑趨勢,輪上功率下降、油耗大幅增加。
◆ C63 AMG系列測試總結
| 兩款C63 AMG檢測結果 | ||||||
| 車型 | 左前輪 | 右前輪 | 前橋 | 左后 | 右后 | 后橋 |
| C63 AMG W204(原廠) | B 66% | B 68% | △B 3% | B 67% | B 68% | △B 1% |
| W 490kg | W 523kg | W 437kg | W 437kg | |||
| f 18Hz | f 19Hz | △f 1Hz | f 22Hz | f 22Hz | △f 0Hz | |
| C63 AMG W204(KW V3) | B 81% | B 81% | △B 0% | B 67% | B 66% | △B 1% |
| W 505kg | W 515kg | W 434kg | W 452kg | |||
| f 22Hz | f 22Hz | △f 0Hz | f 20Hz | f 20Hz | △f 0Hz | |
我們拿兩款車況相似的C63 AMG為例,原廠與改裝KW V3懸掛的車型前輪抓地力有明顯的差異,并且改裝版車型的前后橋左右差異十分出色。而重量分布比上,因為改裝版改良過一系列的進氣系統以及車身強化組件,所以前輪負重會比原廠版略高。不過取決于后驅緣故,所以在運動時候,重心會順勢后移,前后重量比也會逐漸靠近50:50。所以在整體性能上來說,這款加裝KW V3的C63 AMG明顯會比原廠版車型擁有更好的操控性能。
◆ BOXSTER S測試總結
| BOXSTER S檢測結果 | ||||||
| 車型 | 左前輪 | 右前輪 | 前橋 | 左后 | 右后 | 后橋 |
| BOXSTER S(原廠) | B 63% | B 63% | △B 0% | B 61% | B 65% | △B 6% |
| W 345kg | W 358kg | W 437kg | W 405kg | |||
| f 22Hz | f 23Hz | △f 1Hz | f 19Hz | f 19Hz | △f 0Hz | |
BOXSTER S是保時捷品牌中相對入門的高性能車型,中置后驅的驅動結構讓它擁有更好前后重量比。在這次測試中,這款保時捷BOXSTER S改裝過大尺寸輪轂、輪胎,避震系統采用原廠,行駛里程數在10萬公里左右。從測試結果上可以看到,四輪的抓地力保持在63-65%左右,重量分布集中在后輪上,后懸的左右整體差別控制在6%。這樣的數據是十分滿意的。
◆ Z4 35i測試總結
| Z4 35i 檢測結果 | ||||||
| 車型 | 左前輪 | 右前輪 | 前橋 | 左后 | 右后 | 后橋 |
| Z4 35i | B 39% | B 38% | △B 3% | B 62% | B 59% | △B 5% |
| W 374kg | W 369kg | W 421kg | W 413kg | |||
| f 16Hz | f 16Hz | △f 0Hz | f 19Hz | f 21Hz | △f 2Hz | |
這是現場為數不多的原廠無改車型,行駛里程也僅為1萬多公里。Z4 35i采用直列六缸3.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前置后驅的驅動模式。不過可能駕駛者酷愛激進的駕駛方式,前輪的抓地力下降至38-39%,而后輪左右整體的抓地力差異為5%。對于這款如此嶄新的車型而言,這樣的數值并不太樂觀,只能用中等偏下來形容。可想而知,駕駛方式對懸掛系統的影響是有多大。
◆ 寶馬X5 3.0i測試總結
| X5 3.0i檢測結果 | ||||||
| 車型 | 左前輪 | 右前輪 | 前橋 | 左后 | 右后 | 后橋 |
| X5 3.0i(KW V3) | B 43% | B 46% | △B 7% | B 38% | B 31% | △B 18% |
| W 532kg | W 560kg | W 555kg | W 575kg | |||
| f 16Hz | f 16Hz | △f 1Hz | f 16Hz | f 15Hz | △f 1Hz | |
這是測試環節中編者認為最失望的車型。這款X5用上所有最好的改裝件,例如:KW V3套件避震、ADV.1輪轂、ADV輪胎、Brembo前6后4剎車,整套套件價格超過一款緊湊型車的車價。
從測試結果來看,車主的駕駛習慣是導致懸掛加速老化的重點。四輪抓地力均低于50%,而后輪更是下降至31%與38%,后懸左右差異高達18%(超過20%被視為勉強合格),離不及格邊緣僅僅是一步之遙。
那么改裝了避震的車型就一定好嗎?
并非如此,我們也可以見到測試的X5 3.0i車型也是改裝了KW V3套件的避震系統,作為一款四輪驅動車型,四輪的抓地力均低于50%,嚴重影響輪上功率。并且后懸的左右差異更是達到18%,說明其過彎時會出現明顯的側傾且出現較多的余震。
| RAV4 2.4i 4WD檢測結 | ||||||
| 車型 | 左前輪 | 右前輪 | 前橋 | 左后 | 右后 | 后橋 |
| RAV4 2.4i 4WD(原廠) | B 75% | B 78% | △B 4% | B 70% | B 69% | △B 1% |
| W 498kg | W 468kg | W 400kg | W 384kg | |||
| f 15Hz | f 17Hz | △f 2Hz | f 17Hz | f 19Hz | △f 2Hz | |
在測試結果中,平民級的緊湊型SUV——RAV4(3年車齡/3.5萬公里/無大修/無改裝)的成績無疑是相當有看點的。作為一款適時四驅車型,90%的狀態下依賴前輪驅動,其原廠抓地力分別在75%與78%,前輪重量分布相當平均。這一成績與車主的駕駛習慣以及保養有著極為關鍵的關系,也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
選用適合的避震與用車情況決定懸掛狀態的好壞
升級避震的主要理由是增強車輛的操控或者增強其舒適性。在國內,大部分改裝車主只能通過“口碑”去選購一款,譬如說海外改裝車主用什么套件、身邊的朋友用什么套件等等。事實上這并不科學。
以高爾夫6改裝實例,首現需要在避震品牌的官網上找到相應型號的避震,其彈簧承受能力與接口情況。結合在原廠狀態下經過懸掛測試系統所測試到的數據,我們就可以判斷該選擇哪款避震。
當然,盡管安裝上再好、再匹配的避震,其用車情況是決定懸掛壽命、懸掛狀態好壞的最關鍵因素。從測試結果表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部分百萬級別的性能車其成績達不到最好狀態,其實與車主的用車情況有十分大的關系。頻繁的地板油、過激的通彎等等,都是懸掛狀態的最大殺手。
高爾夫6示例:前驅車不同變速箱其重量比不同
(圖1)兩款高爾夫6測試結果對比
| 兩款高爾夫6測試結果對比 | ||||||
| 車型 | 左前輪 | 右前輪 | 前橋 | 左后 | 右后 | 后橋 |
| Golf 6 1.4T+DSG | B 70% | B 61% | △B 13% | B 62% | B 50% | △B 19% |
| W 499kg | W 448kg | W 284kg | W 304kg | |||
| f 16Hz | f 18Hz | △f 2Hz | f 20Hz | f 21Hz | △f 1Hz | |
| Golf 6 1.4T+MT | B 75% | B 79% | △B 5% | B 58% | B 60% | △B 3% |
| W 411kg | W 437kg | W 292kg | W290kg | |||
| f 19Hz | f 17Hz | △f 2Hz | f 21Hz | f 23Hz | △f 2Hz | |
(圖1)為兩款改裝版高爾夫6的測試數據,左側為1.4T+DSG改裝倍適登B12避震套裝,右側為1.4T+MT改裝倍適登B16避震套裝。可以看出,前驅動輪的負載情況有明顯差異,這是因為DSG的安裝位置向右方偏移,并且DSG自身重量會比MT版更大,所以出現左右負載分布不平衡問題。
(圖1左側)1.4T+DSG(倍適登B12)高爾夫6的懸掛是明顯有問題的。前懸的左右偏差達到13%,后懸的左右偏差達到19%,其重量明顯呈現對角線失重。說明其懸掛系統出現調教不平均或中高等老化現象,直接影響操控性與舒適性。而(圖1右側)安裝倍適登B16的高爾夫1.4TSI+MT車型其表現十分出色,前輪的左右負載平均,抓地力接近80%,后輪的抓地力在60%左右,明顯要比DSG版優秀。
下面是高爾夫6車主對這次懸掛測試的體驗文章,詳細分析平衡性結果問題:
高爾夫6 1.4 MT換裝B16及BILSTEIN懸架性能測試
//bbs.pcauto.com.cn/topic-3511583.html
● 總結:懸掛測試系統起著承上啟下作用 國內必然受到追捧
雖然這套系統在國內屬于體驗式路演的狀態,但在德國等汽車工業成熟的國家,其出現的頻率十分高。集中在人流密集度較高的廣場或者停車場內,以免費的形式讓所有有興趣的車主體驗,并且提供升級建議。
整體而言,這套懸掛檢測系統在整個用車領馭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不僅僅是針對于改裝發燒友,部分普通級的車主們也能清晰了解愛車的懸掛狀態,從而調整自身的駕駛習慣并且改良系統。
對于國內復雜的路面狀況,懸掛檢測系統的出現無疑是能給到懂車、愛車的車主們一個更透徹了解愛車的機會,相信這一系統會在國內迅速鋪墊開來。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我們評測組同事也會借此機會為大家推出一系列的原車懸掛狀態的測試報告,敬請期待。
(文/ 太平洋汽車網 吳穎)
● 精彩預告:
如果你想更深度了解避震升級流程,敬請期待12月28日推出的《編輯的車要升級(7)——高6換裝絞牙避震》。編輯將帶你親臨其境地體驗整個篩選、訂購、安裝、測試等關鍵過程。此外,本期文章中還有BILSTEIN工程師在線回答各位的疑問。12月28日!敬請期待!
看爽了吧!是否想親自來體驗一番這套系統的獨特魅力?所有車主均可通過文章下方評論,留下你們的所在地區。當然也可以通過微博,私信 @太平洋汽車網 報名參與。BILSTEIN懸掛測試系統的下一站有可能是你們那里!
2017年度評測試駕精彩錦集 緊湊型車篇
84評論 2018-02-17
懟試:思域VS高爾夫 誰才是熱血代言人
312評論 2017-12-22
我幫你試大眾新高爾夫280TSI 全方位的升級
308評論 2017-12-05
新大眾高爾夫家族上市 售12.19-23.99萬
80評論 2017-11-05
科技配置越級而立 試駕全新高爾夫280TSI
286評論 2017-10-17
正在加載中...
文章分頁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內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