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頁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內容哦~
上期兩位編輯拿著途昂和冠道互懟以后,表示拿“空間”開涮還是不夠過癮,雖然90后也是接近奔三的年紀,出家的出家、結婚的結婚,帶娃的帶娃,家用車還是常掛口中的話題。但正因如此,才意味著余下不多的激情歲月更顯彌足珍貴。啟貞說他手上的十代思域(查成交價|車型詳解)能讓它找回20歲的激情洋溢,我說我身后的新高爾夫才是小鋼炮的老祖宗。反正嘴上嗶嗶再多也沒有,咱們倆干脆邊懟邊試。
《懟試》是我們新開的一個文章系列,由兩到三名資深編輯站在不同角度去評判車的各個方面,當中會有不同觀點的碰撞。在老司機們的“互懟”中,網友更全面、直觀地了解車輛的優缺點。
嚴格來說,思域和高爾夫并不算直接的競爭對手,畢竟車身結構也有很大差異。但這并不妨礙大家把它們擺在一起對比,而且兩車基本處于同一價位,還真有不少朋友會糾結究竟選哪臺的問題。
思域的名字能夠深入民心,一方面是源于八代思域上相當不俗的操控性能,另一方面則源于那臺代號為FD2的TYPE-R版思域,曾經的紐北前驅王可不是說笑的。至于高爾夫(查成交價|車型詳解)的話,那話題就更多了,包括那塞在第五代高爾夫R上的VR6發動機、歷代高爾夫GTI上讓人銷魂的一抹紅色,都是高爾夫粉絲口中津津樂道的談資。
基于全新平臺的十代思域采用了本田最新的家族語言,除了顏值提升以外,還讓軸距增加30mm,寬度增加45mm,高度降低39mm,整體的造型更加低趴運動。
我比較欣賞它的一點是,鍍鉻裝飾比較克制,不像某些品牌總把一堆Bling Bling的東西裝載中網上,俗氣。
而且十代思域再也沒有美版、歐版之分,換言之我們買到的思域算是真正的全球同步車型了。
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三廂車的情結已經沒有過去那么嚴重了,但兩廂車的接受程度還是沒有三廂高,這也是本田不愿把兩廂版本思域引進國內的原因。至于高爾夫的話,得益于MQB平臺的靈活性,讓高爾夫能衍生出高爾夫·嘉旅、高爾夫旅行版,同樣能滿足對空間有特別需求的消費者。
至于內飾部分的話,本來我是想直接跳過進入駕駛pk環節的。主要原因是大眾的內飾一直以來并不是特別吸引人的地方,一來辨識度不高,每臺車的樣子都差不多;二來布局設計上也顯得有點老氣了。
新高爾夫增加了9.2寸電容式液晶觸摸屏,內置了第二代MIB系統,并支持CarPlay與百度CarLife。不過這套主機還是得選裝才有,原車標配的還是 6.5寸觸摸屏。
十代思域從發動機蓋到儀表臺的高低都有所降低,讓視野更加開闊。明顯降低的坐姿還是要歸功于車身重心降低所帶來的利好。整體來說,坐進思域內確實給人帶來躍躍欲試的動感。
如果這里是文章的結尾的話,那思域的贏面已經很大了,起碼有空間樣子配置都不缺,這也難怪思域上市不久后就出現一車難求的狀況。但話說回來,三廂車固然有先天的結構優勢,但車子買回來是要開的,究竟在駕駛層面上,思域又能否繼續穩占上風呢?
從理性角度去思考,無論本田抑或大眾都不缺大眾性能車的能力,但Type R與GTI與普羅大眾還是有一些距離。金錢也好,實用性也罷,都是讓大多數人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并把目光投向思域與高爾夫的理由。所追求的,只不過是比起其他家用車多出的那幾分駕駛樂趣而已。
但實際上,思域其實讓人很難聯想到性能甚至運動二字。論實際的加速能力固然很強大,但主觀的加速感卻并不強。畢竟發動機里頭的TD03系列渦輪其實用在更小排量的發動機會更合適些,本田用在這里想必有提升響應速度的考慮,加上CVT變速箱抹平了加速的遞進感,能讓你不知不覺地開快,卻給不了你很爽的感覺。當然了,每一腳都全油門除外。
十代思域厲害的地方除了動力的革新以外,主要還是在于行駛品質的提升。尤其是懸掛調軟以后,過爛路變得更舒服,而且車廂內的隔音更加到位。是一臺開起來挺不本田的本田車。
高功率的1.4T扭矩上會比思域有優勢,但功率卻落在下風。反映到實際的體驗也是如此,中段提速明顯高爾夫相當凌厲迅猛,全油門下去還有不俗的推背感。而思域則勝在全段輸出都很有爆發力,更均衡一些。
拋開的可靠性問題,其實DSG已經是目前體驗最好的雙離合變速箱了,從換擋邏輯以及速度上都是標桿位置的存在。以前早期的時候DSG為了兼顧換擋速度,從而犧牲一點平順性,導致起步的拉扯感讓人十分不舒服,尤其在堵車的環境下更是難受。而現在經過多番調校以后,DSG在平順性和速度之間找到很好的平衡點。起碼開上手以后,配合1.4T發動機,這臺高爾夫確實能給人越開越爽的沖勁。
除了1.6L版本以外,新款高爾夫把1.2T、1.4T車型的后懸掛重新改為多連桿獨立式結構,算是彌補了眾多高爾夫粉絲的一大遺憾。不過高爾夫兩廂車的結構還是會比思域多出一點靈活性,盡管思域的轉向更快,但高爾夫的整體感更高。當然了,兩車都有側傾的情況,畢竟懸掛要考慮到舒適性,不能太硬。只是兩車相比之下,思域更符合我們口中所說的家用車的標準,不過分追求操控,從良的程度更高些。反而高爾夫倒是在激烈駕駛下的平衡性儼然有幾分GTI的風采,這點高爾夫倒是沒變,也是一直以來最討人喜歡的地方。
總結:情懷的話偶爾提提就好,說多了就顯得矯情。思域和高爾夫回歸到家用車的層面,終究要照顧日常使用的便利與舒適性。無可否認思域強悍的發動機對大多數人來說很有吸引力,加速能力凌駕高爾夫之上,可惜在駕駛體驗上操控味道已經弱化了很多,而高爾夫更則側重于平衡二字,尚保留一些小鋼炮風味。換做是你,會選哪臺呢?(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區廣賢、高磊、陳啟貞、陳子鋒)
| 車型參數對比 | ||
|---|---|---|
| 圖片 | ||
| 車型 | 高爾夫2018款280TSI DSG旗艦型 | 思域2016款220TURBO 自動尊耀版 |
| 官方價 | 18.29萬 | 16.99萬 |
| 廠商 | 一汽-大眾 | 東風本田 |
| 級別 | 緊湊型車 | 緊湊型車 |
| 上市時間 | 2017-11 | 2016-04 |
| 發動機 | 1.4T L4 | 1.5T L4 |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 最大馬力(PS) | 150 | 177 |
| 最大扭矩(N·m) | 250 | 220 |
| 變速箱 | 7擋雙離合 | CVT無級變速 |
| 車身類型 | 5門5座兩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 查看全部參數 | ||
全新大眾高爾夫怎么選?相信我沒錯,選頂配!
103評論 2020-11-08
小鋼炮的標準又高了 試駕八代高爾夫GTI
137評論 2021-09-04
它還是曾經的“戰神“嗎?試駕全新數字高爾夫GTI
77評論 2021-08-16
依舊可稱為戰神 實拍全新數字高爾夫 GTI
154評論 2021-05-12
“數字高爾夫”究竟數字在哪兒? ICT300智能測試-大眾高爾夫
34評論 2021-01-21
正在加載中...
海報生成中...
生成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