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頁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內容哦~
30年對于一個車系而言,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算短了。自從1990年首次誕生到現在,這款車全球銷量已經達到了1400萬輛,絕對算得上是全球最暢銷的車型之一。看到這,你們想到的是哪款車?
沒錯,就是現代伊蘭特(查成交價|車型詳解)。今天試駕的就是最新一代車型,第七代伊蘭特。這款車最早誕生于1990年,不過真正與我們相關的是2003年引入的中國的第三代車型,那時車名就是叫伊蘭特。接下來十幾年時間里,先后經歷了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車型,而車名也進行了調整,分別叫悅動、朗動、領動。而到第七代車型,終于重新回歸“伊蘭特”這個車名。那這一代車型能不能重回當年的家用車地位呢?這就是這次試駕要尋找的答案了。
之前我們對第七代伊蘭特已經進行了實拍解析,同時也對這個車系30年的發展歷史進行了回顧,想了解的網友可以通過上方圖片鏈接進入了解,下面我們直接進入動態體驗部分。
第七代伊蘭特依然提供1.4T與1.5L兩個動力版本。1.4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03kW(140PS),峰值扭矩是211N·m,與之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
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84.5kW(115PS),峰值扭矩143.9N·m,與之匹配的是CVT無級變速箱。這一次我們試駕的是1.5L頂配版本。這個動力版本估計也是未來的銷售主力,那它的動力夠不夠用呢?
在市區工況下行駛的話,這個動力表現個人認為已經足夠得體了。這代車型的油門調校沒有上代車型那么靈敏,不過無論是紅綠燈起步還是市區道路的提速,整個動力響應還是比較輕快的,即便是車上坐上三個成年人,也沒有那種力不從心的孱弱感。
不過如果深踩油門的話,尤其是在80km/h速度以上的再提速,這時候提速就顯得有點乏力了,尤其是匹配CVT無級變速箱,更加弱化這種急加速的直接感。如果你比較注重高速上的動力表現,可以考慮1.4T的版本。值得一提的是,第七代伊蘭特提供了多種駕駛模式,即Eco、Comfort、Sport以及smart四種模式(切換按鈕位于檔把左前方),實際體驗來看,其實差別不算太明顯,主要體現在前段油門的響應性,個人覺得日常大部分工況使用Comfort模式就夠了。
雖然CVT變速箱一定程度上會弱化加速的直接感,不過平順性表現就很出色,要比市面上同級車型的雙離合變速箱要好,尤其是走走停停的跟車工況,而且平順性也是很多潛在用戶所關心的方面。那第七代伊蘭特上的這個CVT變速箱,平順性表現真的沒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動力輸出很線性,即便在走走停停的擁堵工況下跟車也很舒服,這算是1.5L版本的一大優點了。
那在底盤方面,這代伊蘭特采用的是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掛布局,調校方面依然是以舒適為主,這也是意料之中的。這個底盤基本對于細碎震動過濾都比較干凈,即便通過大的坑洼路也沒有明顯的松散感。不過,個人感覺整個底盤稍微缺少一點韌勁,通過大的減震帶時后懸掛的彈跳感會比較明顯。另外,轉向也是典型的家用車風格,助力比較輕巧,日常開還是比較輕松的。
隔音方面,市區工況下車廂的靜謐性表現不錯,不過高速巡航的話,路噪和風噪都相對明顯,整體表現算是中規中矩,沒有太多突出的亮點,符合這個級別車型的主流水平。
這次試駕的頂配版本,裝備了L2+級駕駛輔助系統,包含了很多的駕駛輔助功能,這次試駕體驗最深的是ACC自適應巡航和車道居中保持功能。這個自適應巡航功能是全速度的,支持自動跟停,市區也可以用。與前車距離有四擋可調,整個跟車過程比較擬人化,無論是加速還是減速都比較線性,不會給人突兀感。車道居中保持功能表現也不錯,即便遇到較大的高速彎(不過類似匝道大曲率的彎道就容易退出),也能讓車輛一直保持在道路中央行駛,加上ACC自適應巡航功能,跑高速可以減輕不少疲勞感,相當實用。
總體而言,這個1.5L版本動力算不上強勁,但平順性表現是它的一大亮點。加上舒適的底盤調校,輕巧的轉向,無論是駕駛還是乘坐,舒適性都有保證。雖然它外觀看起來比較運動,實際上骨子里還是一臺舒適為主的家用通勤車。
不知道大家看了這個外觀有什么感覺,個人覺得是屬于那種個性,比較前衛的類型。這幾年韓系車的設計都比較大膽,有了前面菲斯塔、索納塔車型的鋪墊,其實第七代伊蘭特的這個造型設計也是意料之中的,不過在同級車型來講,算是特立獨行的一類了。值得一體的是,在第七代伊蘭特上面,官方更強調在“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運動)”設計理念的基礎上,運用“Parametric Dynamics(參數動力學)”表現形式,這體現在整個外觀設計里面。
扁平化的設計可以說是現在的一個潮流,這在第七代伊蘭特上就很好體現了這一點。前格柵的面積相當大,加上這種熏黑的不規則飾條處理,整個前臉的辨識度是相當高的。配置方面,全LED大燈、自動頭燈、日間行車燈都是全系標配的,中配車型以上是配有自適應遠近光燈。除了最低配車型外,都是配有前后雷達的,這點要優于很多同級車型。另外,L2駕駛輔助系統是頂配車型的專屬。
側面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了溜背式的設計,加上這種黑色的車頂,運動感還是不錯的。還有個細節比較有意思,就是這個Y型腰線很獨特,在光影效果下層次感很豐富,立體感很好。其實這種腰線的設計,對于制造工藝要求更高。
輪圈有三種樣式,17寸的話有熏黑和雙色可以選。輪胎方面,采用的是耐克森Npriz CX輪胎,尺寸是225/45 R17。除了最低配外,都是使用17寸的輪胎,在同級來講規格算挺高的了。
尾部的設計同樣很有特點,不同于大部分三廂車平直的設計,它更注重通過型面營造出那種立體感,看上去很特別。貫穿式的H型尾燈設計是整個尾部的點睛之筆,晚上的辨識度很高。那1.5L與1.4T版本在外觀部分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尾部。1.4T版本上面多了一個黑色小尾翼,下方也多了擴散器以及單邊雙出的排氣口,看起來運動感要更強。另外,第七代伊蘭特提供極地白、幻影黑、冰海藍、太空灰、炫彩橙、烈焰紅六種車身顏色。
相對于外觀大膽的設計風格,內飾就顯得相對“保守”一些,不過還是融入了時下流行的設計元素,比如偏向駕駛員一側的非對稱中控布局,雙10.25英寸連體屏設計等等。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次體驗的淺色內飾,兩邊車門板的配色都不一樣,官方稱為以駕駛者為中心設計的沉浸式座艙,特意營造駕駛員的專屬駕駛空間。
另外,1.4T版本在內飾方面的不同,主要體現在方向盤、車門板以及座椅多了紅色縫線,差別不算大。
【視頻展示】
中配以上車型是采用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顯示信息足夠豐富。另外提供三種主題選擇,而且在每一種主題界面下,會根據不同的駕駛模式也會有相應的變化,整體來說視覺效果還是不錯的。
中控屏也是10.25英寸,屏幕分辨率比較高,顯示效果很清晰。系統操作的流暢度很好,基本沒有卡頓情況。另外,這款屏幕支持多點觸控控制,比如五指可以直接關屏,四指返回主界面,三指進入整體菜單,操作上相比那些要在屏幕上找home鍵的便利很多。
上面搭載了最新的智能互聯系統,功能相當豐富,像在線音樂、導航、百度Carlife、智能語音功能一應俱全。特別一提的是,這套智能語音系統很好用,識別率高,而且速度快,像導航、聽歌、控制空調,甚至是座椅加熱、車窗關閉都可以通過語音實現。可以說是目前同級車型最好用的車機系統了。
【視頻:智能語音體驗】
另外,新車還配備了BlueLink功能,通過手機BlueLink APP可以對車輛直接進行遠程啟動、熄火、解鎖、上鎖、鳴 笛、閃燈、升窗、降窗和解鎖后備箱等操作、同時可以監控車輛周圍環境狀況,提升停車安全性。
配置方面,還挺豐富的,像前排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自動空調、手機無線充電、電子手剎/autohold,都有配備,頂配車型還配備了L2級駕駛輔助系統,包括FCA-JT前方防碰撞輔助-交叉路對向車、BCA盲區防碰撞輔助、SEW安全下車提醒、RCCA后方交叉防碰撞輔助、DRM后方影像顯示系統、BVM盲區顯示系統等共二十多項ADAS配置。
后排腿部空間足夠寬裕,這個腿部空間在同級車型來說也是比較突出。不過由于溜背的造型,頭部空間就一般。另外座椅舒適性表現也不錯,坐墊比較長,對腿部支持比較到位。中間地臺突出比較高,中間坐人的話,放腳還是不太自然。配置方面,后排配備了空調出風口和一個USB接口。需要說明的是,后排出風口是頂配車型專屬,這個真有點說不過去了。
尾箱的空間表現也不錯,地臺比較平整,而且寬度和進深都不錯,不過這個開口還是偏小了點,比如放兒童座椅、兒童推車就不太方便。如果能做成掀背車那樣的打開方式,就實用很多了。拓展性方面,后排座椅也是可以支持四六比例放倒的。不過有些細節做得不夠到位,比如尾箱墊是一層薄薄的絨布,打開放回去的時候容易壓邊。雖然是個小細節,不過很影響印象分。
關于智能化程度:
首先在語音技術方面,第七代伊蘭特配備了智能語音功能,與百度合作進行了深度合作。從實際體驗來看,這套智能語音功能還是很好用的,識別率高而且反應也夠快,支持擬人化的對話指令,不過對于兩個或以上的指令就無能為力了。
在駕駛輔助方面,這次試駕的頂配車型是搭載了L2+級別駕駛輔助系統,包含了相當多的駕駛輔助功能,包括FCA-JT前方防碰撞輔助-交叉路對向車、BCA盲區防碰撞輔助、SEW安全下車提醒、RCCA后方交叉防碰撞輔助、DRM后方影像顯示系統、BVM盲區顯示系統等共二十多項ADAS配置。主要體驗的是自適應巡航與車道居中保持能力,ACC自適應巡航系統是全速段的,支持前車跟停,而且跟車擬人化做得不錯,加減速都比較自然。而車道居中保持功能表現也不錯,即便是一些彎度較大的高速彎也能起作用。總體來說,這兩個功能都很實用。
總結:大家對一臺家用車的訴求是什么?作為日常通勤的話,我想無非就是空間夠大實用、配置豐富,開著和坐著都要舒服、用著省心,從這幾個方面來看的話,第七代伊蘭特都做得挺到位的,是一臺很稱職的家用車。加上這個比較前衛、時尚的外觀設計,我想對那部分年輕群體會更有吸引力。那相比同級來說,它的最大優勢是什么?寬敞的后排空間、豐富的主被動安全配置、同級最好用的車機系統。當然了,這些都要基于價格的前提下,性價比想必才是這個級別消費最為關注的。
第七代伊蘭特目前還沒有正式上市,不過之前已經公布了預售價區間,即10.98-14.58萬元,這是目前合資緊湊級轎車的主流價格區間,算是比較合理了。至于正式上市還會不會有驚喜呢?我們拭目以待吧。(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陳啟貞)
| 車型參數對比 | |
|---|---|
| 圖片 | |
| 車型 | 伊蘭特2021款1.5L CVT TOP 旗艦版 |
| 官方價 | 13.78萬 |
| 廠商 | 北京現代 |
| 級別 | 緊湊型車 |
| 上市時間 | - |
| 發動機 | 1.5L L4 |
| 進氣形式 | 自然吸氣 |
| 最大馬力(PS) | 115 |
| 最大扭矩(N·m) | 143.9 |
| 變速箱 | CVT無級變速 |
| 車身類型 | 4門5座三廂車 |
| 查看全部參數 | |
推薦1.5L LUX 尊貴版 全新北京現代伊蘭特購車手冊
98評論 2020-10-26
大刀闊斧的改變 測試北京現代伊蘭特1.4T
88評論 2021-07-15
三十歲還能重新出發?測試第七代伊蘭特1.5L
24評論 2020-11-17
假人/靶車都難不倒它!ICT-300智能測試-伊蘭特
32評論 2021-03-24
公平競爭 四款緊湊型車誰更值得買?
4評論 2021-07-14
正在加載中...
海報生成中...
生成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