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不妨再等等,這些百萬級配置,正被國產車“打”到20萬級
中國新能源的崛起帶給我們普通購車者最大的好處是什么?不是環保、也不是更低的用車成本,而是在一輪輪的產品迭代和內卷過程中,把許多曾經高高在上的豪華配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放到了主流市場。

這是一場屬于中國消費者的"配置平權"運動。而且,這種高端配置國產化的下放速度至今未減。雖然不鼓勵大家都做“等等黨”,但每年都有新技術、新配置被平權普及,如果可以的話,等一等絕對不會吃虧。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一盤,那些曾經都是高端豪華品牌才配擁有,在2025年已經冒頭,2026年大概率會被主流市場普及的技術和配置。
三腔空懸
這幾年開始大規模上車的硬件,首推空氣懸架。幾乎每年我們都能看到上車的空氣懸架又有新變化,也總能引發大家的爭論。
從最初的單腔空懸,到雙腔空懸;從開式空懸到閉式空懸;從頂配搭載到全系標配;從原來搭載在豪華品牌上,到后來普及30萬以上國產新能源車,再到向20萬元市場下放。到現在,更強大的三腔空懸也來了。

單腔空懸解決的是懸掛高度可調的問題,但無法直接調節懸掛軟硬;雙腔空懸解決的是懸掛高度和軟硬各自獨立可調的問題,但通常只有幾個檔位可調;而三腔空懸則是可以提供多級或者近乎無極的剛度精細調節。簡單說就是實現在不同場景下對舒適和運動的極致兼顧與無縫過渡,是金字塔頂端的科技代表。

過去三腔空懸主要應用在豪華品牌的旗艦級車型上,比如保時捷帕拉梅拉、奔馳S級、奧迪A8、路虎攬勝的頂配版本,這些車型都是動輒上百萬元。?能夠制造三腔空氣懸架的廠商主要包括德國博世、日本愛信精機、美國德爾福等國際頭部企業。

?但即將在11月上市的嵐圖泰山,就搭載了國內首發的三腔空懸。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嵐圖泰山的三腔空懸是哪家廠商供應,但從嵐圖泰山的預計售價來看,大概率是國內廠商提供。
市場普遍預測嵐圖泰山的價格將會在50萬元左右,這個價位遠遠低于那些動輒百萬元的超豪華車型,同時這也是目前國產高端新能源車的主流價位。這就意味著“三腔空懸”的概念極有可能很快會被其他品牌采用,迅速在中高端主流市場普及。
磁流變懸架
磁流變懸架這個名字一聽就非常有“黑科技”的感覺,它代表的是當前汽車底盤技術的另一高峰,其核心在于利用磁流變液的獨特特性來實現毫秒級阻尼調節。

磁流變懸架的響應速度是傳統主動懸架的5倍以上,阻尼調節范圍是傳統主動懸架的3-4倍,且由于幾乎沒有運動部件,使懸架系統的可靠性大幅提升。
這項技術最初也是僅應用于全球頂級性能車型上,比如法拉利599 GTB的SCM-FR系統和凱迪拉克STS的MRC懸架都曾以磁流變技術聞名。還有蘭博基尼、保時捷、奔馳、寶馬等品牌也都有配裝磁流變懸架系統的車型。

而如今,國產供應鏈已實現技術突破。前不久上市的深藍L06,搭載的就是京西智行第四代磁流變懸架,不僅將成本控制在傳統系統的60%,還通過雙線圈結構將響應速度提升至1200Hz,較海外品牌快20%。


關鍵是深藍L06的預售價區間只有13.99-16.19萬元,直接面對的是10-20萬元級別的主流市場。曾經百萬元車型才搭載的技術,現在因為國產化,直接花十幾萬就能體驗到,這你敢想嗎?
除深藍外,蔚來ET5L、小鵬G7i等車型也已宣布將搭載國產磁流變系統。據行業預測,這項配置有望在2026年下探至18萬級車型,實現從性能跑車到家用轎車的技術下放。所以只要供應鏈產能允許,磁流變懸架技術必然很快就會大面積普及。
48V主動防傾桿
作為曾經的豪華象征,勞斯萊斯庫里南、邁巴赫、賓利添越上的48V防傾桿系統都曾以數十萬元的選裝價存在。

?48V主動防傾桿是一種通過電動系統動態調節懸架剛度的底盤技術,可以系統性提升車輛行駛品質和舒適性,SUV的越野脫困能力以及安全表現。有些用戶會認為,48V主動防傾桿+空氣懸掛,才能成就最完美的駕駛體驗。
不過這玩意兒的結構相對復雜,包含電子控制系統、傳感器等部件,其制造成本通常比傳統的機械防傾桿更高。所以也只會出現在超豪華品牌的車型上。

但現在國內廠商孔輝科技就把這些技術的成本給打下來了。今年上市的極氪9X就首次搭載了孔輝科技供應的48V主動防傾桿,不僅是和勞斯萊斯庫里南同款的48V技術,而且還集成了多項首發的新技術。并且,可配備48V主動防傾桿的車款最低價格不到50萬元。

目前48V主動防傾桿的產能有限,這也影響了極氪9X部分車型版本的交付時間。不過相信以國內廠商的內卷實力,相信這項技術很快也會在更多中高端車型上出現,甚至可能鋪向主流市場。
后輪轉向
顧名思義所謂的后輪轉向所指的就是后輪也能轉動一定的角度,在車輛轉彎時起到輔助的作用。最初更多應用在那些車身較長的大型車上,因為這樣的車過彎半徑往往都比較大。

主動式后輪轉向系統涉及復雜的機械和電子部件,研發成本高昂。每一輛配備這項技術的車型,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和測試。所以,后輪轉向也往往都出現在豪華品牌的中大型車上。甚至像奔馳還曾為EQS 450+先鋒版車主提供后輪轉向功能的付費解鎖服務,費用為4998元一年,可見這項技術的“含金量”。

但如今隨著國產新能源車的尺寸越做越大,這個趨勢也迫使了后輪轉向技術的快速下放和普及。從當年奔馳S級、凱迪拉克CT6、雷克薩斯LS等車型的專屬配置,到如今20萬級車型的標配,僅僅用了不到三年時間。

目前已經有不少國產新能源車配備了后輪轉向,比如蔚來ET9、尊界S800、嵐圖夢想家、領克900、小鵬X9等等,甚至在20萬元級別也有智己LS6。所以,后輪轉向變成“白菜價”的速度更快。尤其是如果你要買一輛大車,一定要特別關注這項配置。
激光雷達
就在一年前,激光雷達甚至還是劃分高端車型和低端車型,高階智駕和輔助駕駛的一個標志。但如今的激光雷達已經可以進入尋常百姓家。

零跑C10、鉑智3x、啟源A06等車型,將配備激光雷達車型的價格拉到了15萬元級別,吉利銀河E8以14.98萬的起售價,實現了全系標配激光雷達。甚至啟源Q05、零跑B10可以做到10萬元級別配備激光雷達。
這種“普惠”策略使得激光雷達在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迅速突破12%。而這背后,是激光雷達成本的斷崖式下降,從2023年的5000元/顆降至2025年的1800元/顆。

雖然,現在配備了激光雷達的車型并不全都能實現高階輔助駕駛,但激光雷達畢竟是實現高階輔助駕駛的一個硬件基礎。按照我們老百姓樸素的觀念,多一個硬件做保障,心里就會多一分安全感。所以,激光雷達即使不在今年,也會在明年全面普及了。
寫在最后:
從供應鏈的自主可控,到整車企業的技術創新,中國品牌正在用實際行動重新定義汽車價值。對于我們消費者而言,這無疑是最好的時代——用更親民的價格,就能享受到曾經遙不可及的豪華配置和科技體驗。
所以,如果你的購車需求并不是剛需,不妨再等等。因為明天的汽車,可能會比今天的更智能、更舒適、更超值。這不是消費的延遲,而是對更好出行體驗的期待。畢竟,在這場由中國品牌主導的"配置革命"中,受益的終將是我們每一個人。(文/優視汽車 老炮 )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0
11-13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668
11-11
60
11-10
18
11-10
43
11-06
2914
10-29
2968
10-28
152
10-28
212
10-28
80
10-27
2436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