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一步登天好棋!吉利拿下通用工廠,劍指500萬輛
沈陽北盛基地的流水線,曾經是美國通用的造車工廠,如今卻悄然變成吉利銀河的“產房”。
吉利以雷霆之勢接盤通用沈陽北盛工廠,李書福執子落下關鍵一步棋。商海如棋局,落子驚風雷。
一步棋,盤活全局;一座廠,撬動未來。這場看似普通的接盤,實則是李書福瞄準500萬輛年銷、叫板比亞迪的天地棋局。

1. 吉利接盤美國通用工廠
白山黑水間,一聲驚雷炸響。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李書福率領吉利揮師北上,將上汽通用汽車在沈陽的北盛工廠納入麾下,猶如在東北腹地插下一面獵獵旌旗。
這座2004年落戶沈陽的造車工廠,曾是上汽通用在華四大生產基地之一,巔峰期產能高達50萬臺,生產別克GL8、雪佛蘭探界者熱銷車型。
但隨著上汽通用銷量從2017年200萬輛,持續下滑至2024年的43.5萬輛,大量生產設備閑置,這座北盛工廠于今年2月份全面關停。

沈陽地方政府自然不會坐視這么大的工廠閑置浪費,于是跟急于增擴產能的吉利一拍即合。
今年5月份,沈陽吉馳汽車成立,背后的資本是沈陽國資,但是名字中卻有一個吉利的“吉”字。
吉馳出資8.9億元對北盛工廠進行改造升級,使其成為吉利在東北的新能源造車基地。
這座曾流淌著美系燃油車血液的工廠,如今將注入中國新能源車的靈魂。通用讓渡北盛工廠,正是對中國新能源技術實力的無聲“授勛”。2. 李書福一步登天的好棋
李書福的這步棋,堪稱“登天妙手”。
今年以來,吉利銷量井噴,訂單擠壓產能跟不上。例如領克900和極氪9X等車型,產能遠遠無法滿足市場的訂車需求。
尤其是吉利銀河系列銷量噴薄如火山,訂單堆積成山,產能卻捉襟見肘,如同饑渴的巨獸亟待哺育。
銀河11款在售車型中,有7款車月銷進入萬輛俱樂部,導致吉利產能嚴重不足。
拿下北盛工廠,可以大大緩解吉利產能和交付壓力。而且,成熟工廠的投建成本,比新造工廠低很多。

與此同時,吉利可以進一步完善吉利產能布局。
吉利目前最北的造車基地,在張家口、山西晉中、山東濟南。雖然可以輻射北方市場,但是對于東北三省來說,物流成本與管理成本還是過高。
而擁有了沈陽北盛工廠的加入,如同在棋盤天元落下關鍵一子,瞬間盤活北方戰局。
它讓吉利的產能網絡布局更加完善和合理,不僅能深耕黑土地,更可虎視京津冀,將東北乃至北市場牢牢握在掌心。3.吉利劍指500萬臺年銷
有媒體統計,目前吉利在全國范圍內主要有17大基地。
其中,吉利大本營浙江最多,其他的分布在湖南、貴陽、四川、西安、河北、山西、山東等地,實際規劃產能約450萬臺。
疊加沈陽北盛工廠,吉利總產能已經突破500萬臺大關。
今年1月份,吉利集團(含吉利汽車、沃爾沃、遠程商用車等)宣布,2027年的整車銷量目標是500萬臺。將北盛工廠收入囊中之后,吉利500萬臺年銷的底氣更足了。

燃油車時代,吉利是絕對的自主一哥,2017年至2021年連續五年蟬聯自主銷冠。
然而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后起之秀比亞迪迅速崛起,不僅在2022年取代吉利成為自主一哥,而且還力壓合資品牌,坐上行業銷冠寶座。
2024年,比亞迪銷量427萬臺,全球排名第五;同期吉利集團333萬臺,全球排名第十,與比亞迪差距近百萬臺。
百萬臺的差距,看似遙不可及,卻正在吉利的狂飆突進中急速消融。

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銷量326萬臺,同比增長18.6%;吉利集團295萬臺,同比增長29%,創下歷史新高,與比亞迪的差距拉近到約30萬臺。
雖然吉利依然落后,但是在銀河系列產品的爆發帶動下,整體銷量增速遠超比亞迪。
以此觀之,今年行業銷冠花落誰家還猶未可知,比亞迪不一定穩居,吉利或有機會。
這場關乎王座的爭奪,已從銷量的追逐,演變為全體系、全產業鏈的終極對決。中國汽車行業的巔峰之戰,才剛剛拉開序幕。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56
11-1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48
11-07
2002
11-05
262
11-05
1857
11-05
96
10-24
98
10-24
49
10-23
175
10-22
69
10-22
137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