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暴跌99%!中年男人的“夢中情車”不行了
知嘹汽車/陳壹
不久前,保時捷發布了一份引起業界廣泛關注的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經營利潤同比大幅下滑99%,其中第三季度出現了近10億歐元的經營虧損。

在中國市場,保時捷的困境同樣突出:銷量連續三年下滑,曾經需要加價購買的Macan車型如今出現了大幅折扣銷售的情況,由于銷售壓力和庫存問題經銷商甚至發起了集體抗議。
保時捷的衰落由誰來負責?

這個問題如果你去問一個中文互聯網的車圈老炮,他可能會告訴你“小米,因為好米知時捷”。
雖然這個梗是玩笑話,但不可否認,在崛起的中國新勢力面前,保時捷確實受到了沖擊。
以SU7為例,自亮相之初,這臺車便因與保時捷Taycan高度相似的外觀引發巨大爭議,外界戲稱其為“米時捷”。

這并非簡單的模仿:通過設計語言的靠攏,小米將SU7與Taycan強行捆綁在一起,然后迫使媒體、公眾乃至保時捷自己在討論SU7時都無法繞開Taycan。
好處是什么?它等于在消費者心里偷偷地建立了一個關聯,時間長了,很多人潛意識里就會覺得“哦,那個長得像保時捷的車好像也不錯”。
跟著,保時捷的品牌光環就變成了小米的流量密碼。

但這并不足以解釋,為什么小米有能力搶走保時捷的潛在客戶,所以關鍵落筆是后續小米汽車的一個行為——在性能維度與保時捷進行數據對比。
零百加速部分, SU7 Max為2.78秒,Taycan Turbo為2.7秒;
最高時速部分,SU7 Max為265km/h,Taycan Turbo為260km/h。
保時捷依賴技術積淀和品牌故事構建起來的性能光環,被小米三下五除二就動搖了,那個昂貴盾徽的含金量瞬間直線下降。

類似的劇情,在問界那頭同步上演,而被對標的是保時捷Cayenne。
Cayenne的豪華是物理性質的,比如細膩的真皮、溫潤的木紋等,看得見也摸得著,但問界M9的情緒價值強啊:要座艙有座艙,有智駕有智駕......座椅和中控包裹看起來再貴,也沒有高科技智能設備來的爽,土豪們也想舒服啊。
M9長期占據50萬以上高端市場的銷冠位置,本身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放在以前,這個KPI是想都不敢想。有意思的是,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保值率的前三名,分別是小米SU7、問界M9和保時捷Cayenne。

某種程度上,問界已經殺入了保時捷的核心統治區,而且還建立了國產豪車從未有過的統治力。
你不能說保時捷不努力,歸根結底,主要還是因為友商崛起的速度太快了,導致德國人壓根來不及做出反應,那句話怎么說來著:“保時捷手里有好牌,不過已經是上一把的了”。

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保時捷根基深厚,國產新勢力們想要光速“偷家”并不容易。在考驗機械極限的“F1賽道”上,保時捷依舊是頭部玩家,只不過讓它放下自己的榮耀去學習一套全新的游戲規則,同樣不容易。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7
11-07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4
11-07
1705
11-03
48
11-03
250
10-30
40
10-29
1748
10-28
68
10-28
91
10-27
16
10-27
1665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