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PK豪華燃油SUV:誰的底盤更懂“舒適”?
談到一輛車的舒適性,很多人會想到座椅、隔音、懸架軟硬這些直接的“感覺”。但真正讓車舒服的核心,其實藏在底盤里。它決定了車輛面對路面沖擊時的“態度”——是能做到干凈的完全隔絕?還是毫無保留的完全傳遞?
為了讓這種“感覺”更加客觀,更具對比性,《LAB測試》這次選取了四款在市場上頗具代表性的四款中大型SUV—新能源陣營的問界M7、理想L8,以及燃油SUV的標桿寶馬X5L和保時捷Cayenne。
四車一道在專業封閉場地進行底盤測試,從數據和體感兩方面去解析它們對“舒適”的不同理解。
點擊觀看視頻:四款熱門SUV底盤橫評,誰才是真正的“舒適標桿”?
單次沖擊減速帶
以30km/h通過國標減速帶,是最直觀的底盤考題。問界M7和理想L8在這項測試中表現接近,整體調校都偏舒適。問界M7在沖擊后的回彈中收得干凈,車身動作緊湊,沒有多余擺動。
理想L8的緩沖柔和,但回彈速度稍慢,車頂的水杯也出現了晃動,在車內能感受到那一瞬的大沖擊。
寶馬X5L和保時捷Cayenne則展現了另一種取向——直接、硬朗。那種“砰”的沖擊雖然不那么舒適,但能清楚地告訴你車輪在干什么。

數據上,問界M7與理想L8的垂向沖擊峰值都未超過0.8g,而Cayenne和X5L分別為0.88g和0.948g。
結論很簡單:新能源陣營更擅長柔和吸收,而傳統豪華SUV更強調機械質感與駕駛溝通。
對于追求乘坐舒適的人來說,問界M7和理想L8的底盤顯然更照顧車內乘客;但如果你喜歡那種路感直接傳來的“信任感”,德系的寶馬X5L和保時捷Cayenne依然是標桿。
高頻顛簸比利時路
連續細碎的顛簸,是考驗底盤功底的第二關。理想L8的空氣懸架在這里表現突出,對高頻震動的過濾徹底,配合厚實的座椅,振感消失得比較干凈。
但當路面起伏持續時間變長,車身姿態稍顯松散,整體節奏不夠緊湊。

Cayenne則完全是另一種風格。它的底盤緊實且有韌勁,幾乎能把路面紋理都“直譯”給你,方向盤有輕微震感,但車身控制極很穩。這種機械感很純粹,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寶馬X5L的表現居中,懸架支撐不錯,只是低速通過時,胎噪和從底盤處傳遞進車內的噪音稍高。
問界M7在這項測試中展現了“均衡”的一面。對路面信息的傳遞恰到好處。經過比利時路段時,車內振感節奏有規律、可預判,讓人能感覺到底盤在“消化”每一次起伏。

車內架設的高精度傳感器數據,和我的主觀體感也較為吻合。
制動平順性
很多車在剎停時容易出現明顯點頭,這種前后俯仰不僅影響乘坐體驗,也會讓車內氛圍變得緊張。

理想L8在低速減速階段點頭比較明顯;寶馬X5L和Cayenne則是另一種情況——制動初段響應快,駕駛者感受清晰,但后排乘客能察覺到輕微“前沖”。

問界M7的剎車調校更自然。特別是將“舒適制動”功能開啟后,系統通過對制動力的分配控制,讓車輛在剎車初段就開始穩定姿態。
整個減速過程更線性。對于后排乘客,尤其是老人或小孩,這樣的剎停體驗要舒服得多。
很多人以為舒適靠的是懸架,其實平順的制動同樣重要。那種不急不躁的剎停,往往比“軟懸架”更能讓人安心。
寫在最后
舒適不止一種答案,這四臺車對“舒適”的理解也并不相同。

問界M7追求的是平衡,柔和中帶著支撐;理想L8的優勢在于柔順與隔絕;寶馬X5L與保時捷Cayenne依然保持了傳統豪華SUV的緊致風格,更在意駕駛者的感受。
四臺車為我們交出的不同答卷也說明著一件事:舒適不僅僅是絕對的柔軟,而是能在各種路況下保持一致的穩定感。
不過對于這個級別的SUV車型來說,光有舒適是遠遠不夠的,操控性表現如何?同樣值得關注。
下期視頻《LAB測試》將繼續這四款車的底盤對比,一起看看它們在操控上的表現又會如何。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38
11-04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4
11-08
68
11-07
72
11-05
132
11-05
2013
11-05
88
11-05
52
11-05
264
11-03
121
10-31
84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