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車展展品千奇百怪,豐田越來越不像汽車公司了

1890年,年僅23歲的豐田佐吉為減輕母親每日俯身織布的辛勞,曾發明出一臺“豐田式木制人力織機”,這臺經過改良的織機改變了傳統織機需雙手同步操作緯線穿梭的繁瑣模式,僅用單手即可輕松操控。
隨后在豐田佐吉持續不斷的改善中,原來的木制人力織機繼續進化為了一臺能自動運行的G型自動織機,讓母親徹底解放雙手的同時,織布效率有了革命性的提升。
這段故事,不僅是豐田集團誕生前的“來時路”,也成為豐田“為了他人”制造哲學的最初萌芽。
今年日本移動出行展上,這臺象征品牌原點的G型自動織機,和代表乘用車起點的豐田AA型轎車,以及代表商用車起點的G1型卡車,被一同擺在了豐田集團展臺入口處,時時提醒豐田,不要忘記向未來發起挑戰的最初原點。

一直以來,豐田都致力于在全球市場實現Mobility for All的終極目標。但回到現實中看,“為了所有人”這個命題過于宏大,作為一家汽車制造商,其實很難給出一個能滿足所有人的通用方案。所以,豐田選擇將自己的心意表達為“TO YOU(為你)”,要求自己在打造每一款產品時,都要有具體用戶形象的真實投射,始終以“YOU”為目標不斷精進。
這種轉變,其實正是豐田社長佐藤恒治對豐田制造哲學的一次重新理解和升華,在他看來,只要持續追求“為你而造”,終有一天會無限接近“Mobility for All”。而豐田理想中的“TO YOU”的場景,也在本次展出的新品上有著生動而精確的體現。

比如COROLLA ,佐藤恒治認為,這就是“為你制造之車”的最佳象征,無論車身姿態如何變化,無論動力形式的差別,也無論是我們所熟知的那臺家用小轎車,還是這次極具顛覆性的COROLLA CONCEPT概念車,它們都屬于大家的COROLLA。
還有針對非洲農村居民打造的IMV Origin。佐藤恒治強調,為了非洲的“YOU”,豐田在這款車中融入兩個創意,第一是它可以以半成品的狀態交付到用戶手中,當地能夠誕生一個“組裝”的新崗位。第二,具體要將這款車組裝成什么形態,由每個人的使用場景來決定,是載人還是載貨?決定權在用戶手中,豐田則負責給足留白的空間。

“如果你不能來,那么我就去見你”,這句極具溫度的“表白”,是豐田對KAYOIBAKO系列的重新價值定義。這款商用車延續了G1型卡車“運輸的Mobility”使命,尺寸自由定制,就像衣服一樣從S碼到XL碼,可以自由選擇,也打開了商用車發展的新思路。
此外,豐田還展出了面向行動不便的人群的Boostme,包括專為兒童打造的Kids mobi等琳瑯滿目的創新型產品,一眼望去,沒有雷同的定位,全是心意的表達。就像佐藤恒治所強調的那樣:豐田不想制造千篇一律的好車,而是要打造適配每個人的好車。

如果說豐田的目標是為了每一個人打造具體的出行方案,那么雷克薩斯此次的進化方向則細化成了為“豪華市場核心用戶”創造需求,此次設計了6個車輪的全新LS CONCEPT便帶來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雷克薩斯品牌全球設計負責人兼首席品牌官西蒙·漢弗萊斯介紹稱:六個輪子的設計不僅打破傳統車身結構限制,更實現“極致空間利用+優雅出入”的雙重優勢。在他看來,“能自由掌控私密空間,才是最無價的奢華。”同時,從某一個細分品類,升華為“豪華空間”,也成為雷克薩斯LS這一旗艦車型的全新價值主張。

不僅如此,“豪華空間”的概念還有著豐富而全面的詮釋,它可以是針對狹窄路面,外化為單人自動駕駛形態的LS Micro CONCEPT,也可以是陸海空全域出行的自動航行雙體船雷克薩斯CATAMARAN。不管形式如何變化,雷克薩斯的目標都是希望能夠賦予用戶打破豪華出行邊界的可能性,讓每個人都能自主定義向往的生活。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從豐田“TO YOU”的理念外延,覆蓋全民可及的移動網絡,到雷克薩斯立足豪華空間,通過對立體化場景的探索加碼高端定位,豐田集團已經用一場充滿溫度與巧思的展會,完成了對“制造哲學”的時代注解。從為你到為所有人,這既是豐田穿越百年依然穩健的底氣,更是其最終駛向Mobility for All的不變路徑。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86
11-0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6
11-08
45
11-07
12.18萬
11-06
1861
11-04
1688
11-03
113
11-01
1.78萬
10-31
91
10-31
100
10-31
47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