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N6將來襲,配插混動力,8295+15.6英寸會來嗎?
自打東風日產把電氣化提上日程,消費市場對于合資新能源的期待就多了一些,雖說過去的“技術日產”已經沒有多少余威了,但至少在舒適穩定這件事上,日產還是很讓人放心的。而且就成果來說,日產N7這臺純電車也沒有讓人失望。那么,當它涉足比亞迪秦L DM-i、吉利銀河A7 EM-i等車所在的插混家轎市場,它還能那么順利嗎?就讓咱們來前瞻一下天演架構的首款插混量產車——日產N6。

車頭部分,日產N6還是延續了日產N7的風格,前臉雖然已經失去V-motion格柵,但封閉結構里依舊帶有一些過去的痕跡。與此同時,超長光帶與L型飛翼組成的遠近光燈,則在寬幅下格柵的襯托下,拉大了正面視覺寬度,那種轎跑感也是因此而來的。


尺寸部分,日產N6放在中型車市場中還是拿得出手的,4831/1885/1491(1494)的三圍中,其車身寬度甚至比有一些運動傾向的日產天籟還突出,而這樣的比例實際也跟秦L(4830/1900/1495mm)相近,但比起銀河A7(4918/1905/1495mm)來說還是小了一圈。軸距方面,2815mm的數據介于秦L(2790mm)與銀河A7(2845mm)之間,應該說還算是在主流,考慮到天演架構的集成度,在空間上也是無須擔心的。

車尾部分,看上去車尾是比較干練的,但實際結構上卻有著較豐富的層次。近距離來看,車輛不光會獲得帶有內部白色光帶的貫穿尾燈,在尾門的橫向結構組成其實也有多段式設計。其中,靠近后保險杠上方的部分則提供了切面式處置,這一點倒是在德系車上更常見的。至于說保險杠,能在轎車中用上高強度的全包圍倒是很難得,它能成為車輛優化通過性、提升防護能力的直接提升,除了說視覺會顯得高級一些外,駕駛層面其實也是有益的。


座艙方面,日產N6預計也會得到15.6英寸觸控屏與高通驍龍SA8295P芯片這樣的組合,相對來說,可能可拓展性不如一些新勢力那么高,但與秦L、銀河A7這樣的車型比起來,其無論是在功能性,還是在智能交互的流暢度上,應該說是有能力做到“只好不差”的。而且在秦L等車都實現了高速領航輔助等功能標準化的情況下,日產N6可能需要在功能上對齊,才有可能說實現銷售方面的突破,如果還是按照日產N7那樣標配連L2級都沒有,這上限恐怕不會太高。

(配圖為日產N7)
同時,AI零壓云毯座椅應該也不會缺席,從目前官方透露的信息來看,至少主駕駛位置的12向電動調節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想要把更多如加熱通風的功能覆蓋到后排去,可能不太現實。畢竟定位更高的日產N7最多也就是給了前排按摩,后排的功能延展是比較有限的。但即便是這樣,如果這些功能都能被保持下來,日產N6在秦L其實也是建立起一些優勢的。

動力方面,NR15插混專用發動機不久前完成了下線,而現在日產N6便完成了它的裝機首秀。通過天演架構,日產N6在硬件結構的集成度方面還是比較高的,而現在專門開發的NR15發動機也因此帶來了更高效率,除了75kW的最大功率外,也能帶來低至4.32L/100km饋電油耗。同時,車輛還將適配155kW驅動電機,并通過搭載21.1kWh電池組實現130km的WLTC純電續航,而預計CLTC標準會超過150km,在超過比亞迪秦L DM-i的同時,也能夠在這方面與吉利銀河A7 EM-i匹敵。

(配圖為NR 1.5發動機SOP儀式)
底盤方面,日產N6在采用前橋麥弗遜式獨立懸架的同時,其后橋很可能為了空間優化而選擇扭力梁非獨立懸架,其實這在新勢力當中也有所布局,像小鵬MONA M03就采用了這樣的組合。鑒于我對日產轎車一直以來的認知,日產N6在扭力梁這方面應該會有不錯的舒適調校表現,如果說操控方面可能會受到一些限制,但至少對于家庭舒適出行來說,日產N6沒什么好擔心的。

寫在最后
要說日產的插混家轎首秀就能跟比亞迪拼得多激烈,這其實是有些不太現實的。不過,從目前的狀態來看,日產N6確實有著不少值得期待的地方,除了說與機械硬件相關的部分,我對于它能在舒適、在智能上給到多少更感興趣。尤其是在日產N7這臺C級純電門檻都不到12萬的情況下,一臺10萬以內起售的合資插混家轎是不是真的要來了?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505
10-27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0
11-07
34
11-07
98
11-06
99
11-05
116
11-05
13
11-05
113
11-04
159
11-04
1562
11-03
225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