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朗逸Pro實車曝光,1.5T動力+智能雙屏,顏值看齊帕薩特
你說國內進入到了新能源時代了吧,可除了代步通勤的A0級市場外,新能源車卻沒能完全建立起統治力來;但你要說新能源車不強勢,可新能源滲透率已經在短短兩年內從30%提升了50%,而9月的滲透率更飆升到了57.8%,并在大部分細分市場中實現了市占率的領先。不過,在龐大的A級市場中,傳統燃油依舊是主導,而過去的那些燃油冠軍照樣保持在前三當中,其中就有今天咱們的主角——大眾朗逸。

作為最初與第四代捷達同平臺開發的車型,它可以被視為是捷達在中國市場的一個衍生特供版本。在過去的十七年里,它在國內市場的累計銷量已高達600萬輛。即便是在比亞迪秦家族強勢向上的情況下,朗逸依舊在去年保持著同比增長。從標準版到星空版、從五百萬紀念版到新銳版,多版本同堂銷售,讓朗逸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群的需求。而如今,大眾朗逸Pro也要來了。

外觀方面,朗逸Pro將會提供兩種前臉造型,顏值看齊帕薩特。除了雙燈腔打造并實現了光標+光帶貫穿的燈組外,下方與凌渡L相似的開放式轎跑格柵,會根據經典版、星空版,分別提供裝飾橫幅、黑色蜂窩的中網樣式,后者還會產生與導流槽通過條帶裝飾來進行融合。可不管怎么說吧,兩套前臉其實都屬于比較個性的那種,對部分家庭用戶來說,可能會覺得它有些用力過猛了。

此外,車輛還使用了比較深刻的輪眉、下腰線等處置,并用了帶破冰功能的隱藏車門把手。而車尾則有略帶立體的貫穿式尾燈,后保險杠中也帶有貫穿反光燈帶;其中,LAVIDA產品英文標識被鑲嵌在了尾燈正中央,只不過這尾標好像無法像前臉那樣進行點亮,這一點還是有些可惜的。


尺寸方面,朗逸Pro看上去像是換代式煥新,可由于平臺未能升級,其4720/1806/1482mm的長寬高與2688mm的軸距,對比現款也就只有+42mm的長度有較明顯的拉伸,寬度與軸距完全沒有變化,估計空間上的優化也會比較有限。

內飾方面,這是朗逸一直以來的短板,尤其是跟秦PLUS DM-i等新能源車對比,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兒過時了。而朗逸Pro現在卻獲得了類似帕薩特Pro的座艙布局,就算新樣式的方向盤還是按鍵式,可這里不僅有了旋轉式電子懷檔,更迎來了雙懸浮式液晶屏。考慮到定位,新車可能很難獲得最高規格的15英寸版本,但10.3英寸數字儀表+12.9英寸觸控屏的組合應該還是可以的。

此外,朗逸Pro也在盡可能地實現一些數字化控制。像懸浮式觸控屏下方就有以觸控條呈現的空調控制臺,而包括主駕駛左側的照明控制板、車門的拉桿式解鎖設計等等,都可以讓各項功能操作變得更便捷。不過,這里變得有些過于簡潔的中控臺,不知道會不會讓一些習慣了按鍵的用戶不太滿意。

盡管具體的配置還沒有被公布,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像無線充電板、帶杯架的可翻折后排扶手箱,還有帶后排雙層出風口的雙溫區空調等等都得到了確認。當然啦,新車的車機與輔助駕駛系統都會得到刷新,前者除了語音交互外,預計也能通過車載小程序、應用商店來進行生態拓展,像愛奇藝、QQ音樂等應用都可用;而后者的具體功能還有待確認,但至少帶跟車的自適應巡航、全景影像等系統肯定是不會缺席的。雖說我不太指望朗逸Pro能像帕薩特Pro那樣直接支持高速領航輔助、記憶泊車輔助,但至少IQ.Pilot應該會是一個付費的可選項。

動力方面,朗逸Pro還是會提供1.5L、1.5T兩種選項。其中,1.5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現款一致,最大功率為81kW(110Ps)、最大扭矩為141N·m,并會與愛信6AT變速箱匹配,主打的就是經濟性與線性輸出表現;而1.5T Evo2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18kW(160Ps)、最大扭矩為250N·m,通過350bar缸內直噴、VTG可變截面渦輪等技術,匹配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的它,還是能很好地兼顧性能與效率,預計能把WLTC百公里綜合油耗控制在5L級別。3毛多的能耗成本,放在當下應該不算高了吧?

寫在最后
在過去的兩年里,上汽大眾以迭代的帕薩特Pro為起點、已推出多款Pro家族車型。而現在來到的市場的大眾朗逸Pro,是所有車型中定位最低的,也是咱們家庭用戶最容易拿下的。距離上一次換代已過去的7年,朗逸Pro也在這次煥新中迎來了較為徹底的升級。就算尺寸提升有限,可除了更轎跑化的外觀,它還有比較徹底的智能升級,配合一直以來的經濟性、舒適性優勢,要是朗逸能進一步靠近10萬級定價來入門,或許朗逸Pro這一回還真可能讓A級市場的新能源時代來得更晚些。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84
10-27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8
11-07
60
10-30
102
10-30
1801
10-28
2387
10-27
42
10-27
89
10-27
248
10-21
152
10-17
65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