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智3x、日產N7之后,EO弈歐能否再造合資爆款?
2016年,北京街頭每10輛車里就有1輛北京現代;2025年,卻鮮少有人知道北京現代全新純電動SUV——EO弈歐快要上市了。
這款車型作為北京現代基于現代E-GMP純電平臺打造的首款車型,預售價格區間為13-15萬元,被定位為“15萬內品質最好的純電SUV”的車型,肩負著重塑北京現代新能源品牌形象的重任。

但現在這款車的傳播力度和聲量,似乎都無法與它的重要性相匹配。
2016年,北京現代以114萬輛的年銷量創下合資品牌的巔峰成績,“現代速度”讓同行咋舌。但是好景不長,整個韓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急轉直下。

國產新能源崛起之后,不僅改變了消費需求,也加快了中國汽車市場格局的重構。當前,中國本土車企的市場熱度明顯蓋過合資車企一籌,而在合資車當中,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號召力和存在感明顯又更弱一些。
2024年北京現代的年銷量已經跌到了15.4萬輛,大約只相當于一款國產熱門車型的年銷量。2025年1-9月北京現代累計銷量8.7萬輛,銷量下滑的勢頭還沒有止住。
而這樣的銷量,還是主要依靠伊蘭特、索納塔這些燃油車支撐起來的。

在電動化方面,北京現代先后砍掉了昂希諾純電版、菲斯塔純電版、伊蘭特純電版、領動插混版、索納塔插混版等電動化產品。
2022年北京現代發布“2025向新計劃”,宣布2023年將推出專屬純電車型,并且未來3年將投放4-5款純電車型。但首款純電車型EO弈歐直到2025年才姍姍推出。北京現代電動化的推進速度不可謂不慢。
就算是慢工出細活,但EO弈歐這款車能否擔起重任,仍然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除了品牌力之外,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產品定位和推出的時間。
從產品力角度看,EO弈歐無論是三電性能還是座艙配置,從賬面參數上都已經跟上了主流市場的水平。比如它的純電續航也達到了500-700km。智能化配置也用上了諸如27英寸4K雙聯屏、高通驍龍8295芯片這些不乏亮點的配置。

但2750mm的軸距,4615mm*1875mm*1675mm的車身尺寸,還保持著傳統車企對緊湊級車型的理解。在國產新能源車流行尺寸越級,越做越大的今天,這個尺寸并不具備優勢。
北京現代強調EO弈歐是以“30萬級標準打造15萬級產品”。這個定位讓人夢回當年,在德系日系合資品牌當道的時候,韓系合資車從來不是以性能和品質,而是以性價比搶市場的。

而換到今天,如果真以30萬元級別的標準來看,除了車身尺寸和品質外,更重要的一個標準是輔助駕駛。但EO弈歐的輔助駕駛采用的既非大熱的華為方案,也不是合資品牌多用的Momenta方案,而是采用了毫末智行的HPilot 3.0系統。
且不說這套系統體驗如何還未知,估計還得花大力氣教育用戶接受這套方案。

如果EO弈歐能早兩年,在2023年左右推出,倒不失為一款極具競爭力的車型。但今年我們看到不僅是國產新能源車,就連合資品牌都非常卷,把15萬元這個級別產品的標準拉得很高,而且是各有特色。
相對比較成功的,例如豐田的鉑智3X,同樣的緊湊級SUV,15萬級別就用上了激光雷達和英偉達Orin X芯片;日產N7和天籟同級別,卻把價格打到15萬以下,AI座椅還在舒適性上玩出了花來。

相形之下,EO弈歐的“30萬級標準打造15萬級產品”就顯得有些空洞,缺乏真正讓人記住的亮點。
不過,EO弈歐也并非完全沒有機會。這取決于北京現代有沒有破釜沉舟的決心。

或在營銷傳播上,讓用戶重新認識北京現代以及EO弈歐;或是在最終價格上放手一搏,在車型版本、配置劃分上不要走傳統車企的老路。這些,其他合資品牌都已經有了成功和失敗的案例。
如何在利潤與市場占有率之間找到平衡點,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如何選擇,將決定弈歐乃至北京現代整個品牌的未來走向。(文/優視汽車 老炮 )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41
10-26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2
11-07
49
11-07
82
11-06
1624
11-04
113
11-04
1562
11-03
238
11-03
2510
11-02
105
11-01
2045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