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效應與技術信仰,曹旭東解讀Momenta成長“護城河”
10月16日開幕的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期間,Momenta CEO 曹旭東接受了行業媒體的采訪,短短一個小時時間里,回應了外界關于Momengta本身、關于OEM合作模式,關于智能輔助駕駛行業、關于無人駕駛,甚至機器人技術與應用的近20個問題。

問題眾多,但大家最關注的無非是這個之前還一直被認為是創業公司的企業,為何能短時間內快速殺出重圍,成為中國AI走向世界的代表?展望未來,Momenta面對行業的激烈競爭,又將如何搭建自己的護城河?
戰略布局贏得先發優勢,技術信仰保持創新熱情
Momenta能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駕駛公司,其前瞻性布局的“一個飛輪,兩條腿”產品戰略功不可沒。其中,“一個飛輪”是指數據驅動的飛輪大模型,“兩條腿”即量產自動駕駛(Mass Production) 與完全無人駕駛(Scalable Robo)。

曹旭東帶領團隊歷經近十年的跨越式發展,使Momenta穩居行業第一梯隊。
談到企業快速發展的原因,曹旭東認為,Momenta有特別強的先發優勢和規模效應。其中規模效應分為數據和體驗上的規模效應,更大的規模帶來更多數據 ,更多數據送給?模型 ,就能學到更多好的行為,帶來更好的體驗 ,形成?個閉環。此外,先發優勢帶來了成本上的規模化效應,同樣的研發成本攤銷到十萬臺車、百萬臺車、千萬臺車身上,差異非常大。
第二個重要原因是公司對人工智能的信仰和對技術的熱愛。曹旭東指出,?家好的公司、好的業務來自于好的產品 ,好的產品來自于好的技術 ,好的技術來自于好的團隊和好的文化 ,這?點?常重要。Momenta從創?之初到現在 ,創始團隊80%都是技術背景 ,80%的技術背景全都是深度學習的背景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革命的時候 ,團隊就沖在第?線,對技術有很強的信仰。
“我們公司的熱情也體現在我們對技術的創新上。”曹旭東提到,公司2019年最早使?Transformer來做Perception,2023年推出第?個量產的兩段式端到端,今年最早量產強化學習的Momenta R6 飛輪?模型,都體現了團隊對技術執著的追求和熱愛。

如今,Momenta 已與眾多整車企業達成合作,包括德系的BBA+大眾,日系的豐田、本田、日產,美系的通用,自主品牌中的比亞迪、上汽集團、廣汽集團、一汽集團等。
合作車型也由2022年的第一款,擴展到今年的160多款,其中就包括了廣汽豐田與Momenta合作鉑智3X,搭載Momenta智駕方案的東風日產N7,首發搭載R6飛輪大模型的上汽通用別克至境L7,搭載行業首個“德系電動豪華標準+飛輪大模型”輔助駕駛方案的上汽奧迪E5 Sportback。
“現在和車企的合作不是?個簡單的供應商的關系 ,更多的是供應商+戰略伙伴的關系。包括這?代產品架構的設計以及方案的選擇 ,最終是 整個系統級合作開發與交付 ,達到最好的產品競爭力。”曹旭東表示,除了這一帶,還會“合作一代、規劃一代或者預研一代”,研究產品給消費者會帶來什么哪些新增價值,整體亮點功能,最終細化落地形成方案。
能實現駕駛風格的差異化,更要實現安全性的統一
“智能輔助很重要 ,而且重要性變得越來越高,未來會逐漸變成標配。”隨著Momenta智能駕駛輔助方案的廣泛普及,外界對于其在不同品牌不同車型上表現出來的統一性和差異化問題提出疑問。
“差異性的東西相對可以通過配置化的方式去實現 ,因為大模型長期來看是可以輸出多條駕駛軌跡。”他舉例說到,前段時間與奧迪共同宣發的奧迪E5 Sportback ,就帶有奧迪駕控的基因在里面。Momenta在技術的研發上有底層?模型的安全能? ,同時在上層上又可以實現適配不同駕駛風格。

不過,曹旭東認為,目前統一性更重要,由于不同客戶不同車型的軟件版本不同,硬件傳感器配置不同,執?器配置不同等,導致Momenta方案的體驗還不太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Momenta近期在做很多工作,就是要在硬件存在差異的情況下,盡可能把體驗,尤其安全體驗拉到同?個高水平。
“安全是重中之重 ,沒有安全的話就沒有發展。Momenta參與了國家強標的制定工作,特別有?地規范了整個智能輔助市場的發展 。”曹旭東表示,如果這個強標落地 ,并且能夠有效地執? ,中國的智能輔助的標準有可能成為全球最為先進的、最為嚴格的標準 ,能夠引領全球的智能輔助在安全上持續的發展。
那Momenta方案是如何為眾多量產車設定安全護欄的呢?曹旭東介紹了非常詳細的“FO自閉環+多層準出”的工作流程。
Momenta 推進功能場景開發,實行多輪準出機制:負責人先完成 FO自閉環確保安全,再經算法團隊準出,隨后集成至芯片與整車完成系統級準出,Momenta準出完成之后,客戶會做大量的路測,來進?步保證質量安全。

“今年很大程度上會把我們技術重點從量產的飛輪升級到了L4飛輪。我們今年年底的?標是實現Robotaxi‘車端無人’。”除了智能輔助駕駛,曹旭東還分享了Momenta無人駕駛方案,不同于傳統Robotaxi公司采用改裝車、高成本傳感器和算力的做法,其采用的是量產傳感器以及量產的芯片和量產的域控,未來更有利于快速實現L4的規模化量產。
在他看來,明年上半年自動駕駛的上半場格局將確定,中國將勝出兩三家,全球也就是三四家。“我說的‘確定’是城市輔助格局,并不代表自動駕駛的整個格局。”曹旭東補充說到,自動駕駛上半場是高階的輔助駕駛和城市輔助駕駛,下半場則是從輔助駕駛走向無人駕駛。而自動駕駛還會分上半場和下半場:上半場可能是現有玩家去競爭,下半場可能會有一些新的超級的玩家進入。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46
10-23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0
11-07
49
11-07
82
11-06
1624
11-04
113
11-04
1562
11-03
225
11-03
2448
11-02
105
11-01
2045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