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購置稅減免政策有變,新能源車決賽圈越來越小
【導語:今年眾多車企搶在“金九銀十”期間推出電動新車,除了搶占銷售旺季的市場份額之外,或許與購置稅以及補貼政策調整也有關系。消費者2026年買車還能薅到補貼嗎?這成為一些4S店販賣的焦慮,部分門店在辦理跨省市補貼時,甚至收起了手續費。】
撰文|蔡家倫、編輯|禾 子
現在距離2026年僅有兩個余月,無論是車企還是消費者,都密切關注著明年的新能源汽車政策。
近日,工信部等三部門發布《關于2026—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的公告》,更進一步明確了2026年新能源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技術要求和走向。
根據《公告》,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將呈現兩大核心變化:在力度上,從全額免征調整為減半征收,每車減稅額上限1.5萬元;在門檻上,只有符合《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GB19578-2024)和《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限值第1部分:乘用車》(GB36980.1-2025)兩項新國標的車型才能享受減免。

顯然,無論是市場動態反饋還是政策走向,無不預示著2026年要薅新能源車政策的“羊毛”越來越難。那么對于消費者來說,明年購買新能源汽車到底需要注意什么?哪些車型最受技術指標影響?
省電省油成為硬指標
新公告對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資格影響最大的是以下兩條要求:
第一,純電動乘用車百公里電能消耗量應不高于《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限值 第1部分:乘用車》(GB 36980.1—2025)對應車型的電能消耗量限值。
這意味著要求純電車要更省電。根據GB 36980.1—2025新國標規定,1.5噸車每百公里要比過去省1度電,A00級小車要求電耗降低在2度電左右,尤其對理想i8、蔚來ES8這種大型純電SUV提出更高的減重要求。
第二,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純電動續航里程應滿足有條件的等效全電里程不低于100公里。滿足GB 19578—2024中對應車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相比:整備質量為2510kg以下的乘用車,應小于70%;整備質量為2510kg及以上的乘用車,應小于75%。滿足GB 36980.1—2025中對應車型的電能消耗量限值相比:整備質量為2510kg以下的乘用車,應小于140%;整備質量為2510kg及以上的乘用車,應小于145%。

這要求插混車續航翻倍+降低能耗。一方面強制要求插混車WLTC純電續航達到100公里以上,另一方面則要求降低油耗+電耗,兩種能耗雙降,意味著車企插混產品不能簡單通過加大電池實現減稅,需要更好考量車重、油耗、電耗三者之間的平衡。
這份針對2026~2027年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在技術要求上有了明顯的提升,最核心的內容在于,一方面明確2026年車企技術的重心應該放在能耗和續航這兩大方向,另一方面新國標的引入,將那些“油改電”和“低續航插混車”低技術含量的新能源車強制退場,引導汽車產業向高效節能方向升級。
矛頭直指油改電和沖量車
購置稅減免新規的確定,對于目前主流純電車型而言,想要達到技術指標并不用大刀闊斧地砍SKU,猛踩技術油門,更多是在電池技術和車身輕量化做出調整,但是對于插混車型,將進入大批量淘汰或者升級的階段。
首當其沖是哈弗梟龍MAX、東風皓瀚PHEV等諸類車型,這些車型明顯“油改電”味道,WLTC續航低于100KM,將無法滿足購置稅減免新規需求。
再者,就是市場上仍在熱銷沖量的小電池插混車型,例如比亞迪秦PLUS/海豹05 DM-i 55KM版本、秦L/海豹06 DM-i 80KM版本、吉利銀河A7、星耀8、五菱星光、海獅06DM-i、宋Pro DM-i、吉利銀河M9 100KM版本等。

此類小電池插混車型,無論是車企拉低上市價格的手段,還是真為入門消費者提供更加親民選擇,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反內卷”和“提質量”的聲量越來越高,小電池插混車型已經很難提供足夠的行業升級動力。
因此,對于目前仍然熱銷沖量的小電池插混車型,下半年或許將快速進入清庫存階段,一旦進入2026年,此類車型在無法滿足購置稅減免的條件下,市場價格和產品價值將會受到沖擊。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針對小電池插混車型正進行快速調整,例如9月~10月,已經在陸續加推秦PLUS 128KM版本、2026款漢DM-i全系純電續航245KM、比亞迪秦L也明確表示在10月底加推長續航版本車型。
新能源車要集體向上
從今年2月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市場和政策導向,已經逐漸步入“提質量、立標準”的趨勢,標準將越來越高。
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3月工信部發布電池新國標《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從2026年7月起執行。9月工信部針對《智能網聯汽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公開征求意見,意在將L2級智駕和門把手安全,推向更高的標準。10月則是《關于2026-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的公告》。

2025年關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政策調整比往年都要多。2026年,新能源汽車技術要求將越來越高,而消費者能薅到政策的“羊毛”也將會變少,甚至薅不到。最起碼,2026年的購置稅減免新規已經將一大批車型,擋在了門外。
點評
如果有足夠購車預算且是剛需的消費者,可考慮在2025年底入手新能源車,一方面現階段仍可享受全額購置稅減免,另一方面,如果購買續航里程<100km的插混車型,諸如比亞迪、吉利等頭部品牌,大概率會推出大額優惠清庫存處理。當然,如果能領取到當地置換補貼,那就最好不過。對于當地已經沒有置換補貼、報廢補貼的消費者,同樣如果是剛需,那么現階段購買,還能夠享受購置稅全額減免兜底。而對價格不敏感但對品質要求高的消費者,則不用糾結在今年第四季買還是明年買。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24
10-22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49
11-07
55
11-05
95
11-01
2084
10-31
113
10-31
71
10-31
137
10-31
55
10-31
1812
10-29
1954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