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鐘快充1000公里!固態電池風暴來襲,誰會是最終贏家?
要說如今大家對電動車最不滿的地方,還得是時不時就存在的續航焦慮。特別是十一國慶出行,又讓不少人真切體會到了電車的不方便。
事實上,車企們已經通過很多方式來解決這個“心病”,例如把續航做得越高越好,目前主流電動車的續航基本都能超過5、600km。還有就是推出5C超充,提高充電效率,但其實很多人都明白,這就是“治標不治本”。

那如何才能徹底解決續航焦慮呢??像是蔚來推行的換電可行嗎?目前看來,換電的普及并不高,而且它也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弊端,那就是電池發展到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規格和標準,每款電動車的電池大小、昂貴程度不一樣,這種不兼容性也加大了換電的發展。所以如果此刻出現一款充電快、壽命長的電池,電動車的“擴張欲”是不是會更強?

在行業內,“固態電池”變成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環。
從理論數據來講,固態電池確實能夠解決上面的問題,畢竟在續航和能量密度上,它有著質的飛躍,最高能達到500Wh/kg的能量密度,可以實現幾分鐘就充電500km的速度,和加油沒什么兩樣。與此同時,固態電池用的是固態電解質,這東西穩定性高,不怕熱也不怕被壓,簡單理解的話就是開車再也不用擔心“自燃”問題。再加上它的壽命也非常抗打,循環壽命通常在15000次-20000次之間,即便開到報廢,一輛車的性能依舊良好。

從各大企業的動作來看,大家對于固態電池也是勢在必得。去年11月份,華為公布了全新的固態電池專利,有望輕松實現1000公里以上續航;在2025年半年報業績會上,寧德時代也重點提到了固態電池的進展,預計固態電池2027年將實現小規模量產,據悉其實驗室樣品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除此之外,奇瑞高管也曾透露鯤鵬固態電池將于2026年裝車試運行,能6分鐘快充100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不止是國內在研究,很多外國公司同樣對其虎視眈眈。前段時間,奔馳帶著自家EQS測試車出場,據說這車加了Factorial Energy的固態電池,跑了整整1205公里中途不充電,甚至還有137公里的剩余續航。另外,豐田也在近日重申計劃于2027年至2028年間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純電動汽車,這比之前所說的2030年更早。

毫無疑問,面對著如今迅猛發展的電動車,一旦電池能夠得到突破,那對于燃油車而言不亞于“滅頂之災”。不過,從現階段的發展來看,固態電池還是更像PPT上的美夢。為何?別看目前各大廠商都在爭相布局,一個個口號喊得還很響亮,但量產是一回事,大規模普及又是另一回事,而若想真正投產給普通老百姓使用的話,起碼還是好幾年。
說到底,這場固態電池的國際征途,需要的不僅是實驗室里的論文數據,成本和大規模量產工藝才是橫亙在藍圖與現實之間的關卡。但不管怎么說,方向已經指明,道路已經開啟,一場由技術驅動的產業巨變,確實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寫在最后
從電動車的長遠發展來看,當固態電池真的可以大規模量產之后,電動汽車的革命基本就是板上釘釘了,那個時候消費者也不會有什么續航焦慮問題。只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目前的固態電池還是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而誰能夠掌握技術的制高點,在大浪淘沙里笑到最后,我們也拭目以待。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595
10-09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810
11-05
103
10-04
104
10-01
188
09-17
245
09-10
38
07-23
90
06-15
2416
05-24
245
05-12
164
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