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核”超穩的上汽,帶著行業老大的氣勢回歸
僅僅過了一年,上汽集團單月銷量持續回升,這一場改革硬仗,上汽集團打得著實漂亮!
近日,上汽集團公布8月產銷數據,8月份銷售整車36.3萬輛,同比增長41%,環比增長7.7%。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為25.7萬輛,而且彼時還伴隨著一些不被看好的輿論,但現在的上汽,連續8個月實現單月銷量同比上漲,叫好聲一片。
是市場環境整體向好使然嗎?并不是。今年的內卷競爭并未明顯減弱,甚至又出現了新的考驗,比如更嚴峻的全球貿易形勢,也有與上汽一樣面臨轉型陣痛期的傳統車企,至今仍泥足深陷。
那為何獨獨是上汽練就了超穩“內核”,交出讓人不服不行的成績單,甚至成為傳統車企轉型的范式革命?
上汽的改革敘事,有太多可挖掘的看點了。
1
增長質量提高,釋放持續性利好
如果把上汽集團8月成績(36.3萬輛)放到行業里看,8連漲行業少見,此次逆襲回歸行業頭部也顯得如此低調。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就以終端零售交付量220.7萬輛的成績拿下行業第一頭銜。
在上汽集團的銷量公告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場是拉動銷量增長的“新三駕馬車”,這是今年以來上汽一直迫切向外界所強調的銷量進階方向,也是其他車企所艷羨的。
畢竟,這樣的銷量結構對于轉型中的傳統車企而言是有持續性利好的:當自主品牌成為主力,也就有了更多發展話語權,當新能源車擔當主角,也就贏得了下一個十年的入場券,當海外市場穩步擴張,也就有了全面撬動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哪一塊,都必須拿下。
8月份,上汽在這三大領域保持穩健增長。自主品牌銷量達23.2萬輛,同比增長49.5%;新能源車銷售13萬輛,同比增長49.9%;海外市場銷售8.8萬輛,同比增長10.5%。

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雙雙大漲五成,在存量競爭時代,這其中的含金量不言而喻,也充分說明了支撐這一成績達成的榮威、智己、MG、五菱等品牌,都找對了適合自己的路。榮威專注高性價比產品,智己則向高端突破,五菱還是打造國民化產品,“打擊范圍,覆蓋幾萬到三四十萬”,怎么選,上汽自主品牌都有相應的產品讓你選。
比如榮威D7 DMH,實測續航超2200公里、百公里油耗僅2.49L,對于預算10-15萬并追求經濟性的消費者來說,很難不關注到它。今年1-8月,上汽自主品牌占公司銷量比重達到63.6%,較去年同期提升9.7個百分點。這離不開榮威D7 DMH、全新智己L6等爆款產品的集體發力。

更難得的是,除了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也成為了上汽在新能源領域的增長極。8月,上汽通用銷售新能源車超過1萬輛,同比增長87.5%。很難想象,去年還備受庫存之苦的上汽通用,如今輕裝上陣,筆下生花,銷量答卷越來越漂亮。
不管是從各個板塊齊齊向上的銷量曲線來看,還是從健康的銷量結構來看,都不難感受到上汽集團創新改革的力量之大。
2025上半年實現合并營業總收入2995.9億元,同比增長5.2%;實現歸母凈利潤60.2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54.3億元,同比增長432.2%,實現持續性、高質量增長。
其中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長大幅超越營業收入增長,簡單的兩個數據,體現了上汽經營效率大幅提高,也披露了上汽體系改革的深度,這背后離不開降本增效、費用管控、產品結構升級等因素的驅動,并不是多賣幾臺車就能實現的。
2
從遠見到行動力,上汽向好是必然
今年以來不曾下滑過的銷量增長曲線,對于上汽集團來說絕非偶然。
回顧近一年多的上汽改革之路,轱轆哥看到了一個更“敢”的上汽、更“新”的上汽,對內執行力MAX,對外領導力MAX,帶著行業老大的氣勢悄然回歸。
去年這個時候,上汽集團銷量遭遇下滑,在外界看來,這是一家大型國企的危機。很多車企遮遮掩掩,而上汽的“敢”,就在于它直面現實。
畢竟市場格局的巨變,已經到了不得不直面“病癥”的時候了,只是還有很多傳統車企仍不愿意面對。好在,上汽很清醒。
上汽深知成立“大乘用車板塊”,整合乘用車、國際業務、研發總院等核心業務整合,打破內部資源分散的局面,快速完成“集團軍協同作戰”的轉變。這一舉措,最直觀的效果就是新產品研發周期縮短了,可以更快跟上市場節奏,并且通過規模化生產,成本也得以有效降低,這和上述提到的上汽經營效率提高是相對應的。一手好牌,上汽通過重組排序,終于打對了。

雖然邁出了體系重構這一步,但是如果沒有自主創新的技術,依然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結局。在這一點上,上汽的覺醒遠比我們想象中的早,在過去近十年間,上汽在核心技術領域投入了高達1500億元的研發資金,而且這些資金都是擲地有聲的,除了已經規模性應用的DMH超級插電混動系統、全棧3.0智能車解決方案、VMC平臺等實質性技術成果,上汽還將布局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等前沿技術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將重心放到自主領域,并不意味著要放棄合資品牌,恰恰相反,上汽集團同步開展了合資品牌的自救。上汽通用和上汽大眾出手都很果斷,以“一口價”策略打響反擊戰,不僅成功去庫存,對于消費端來說,也非常提氣,市場信心建立起來之后,再全面優化產品和服務,步步滲透,從而回到銷量增長通道。今年8月,上汽合資品牌銷量同比增長28.3%。
在合資自救的過程中,上汽集團所扮演的角色也轉變了,從技術引進者轉向技術輸出者,技術反哺合資品牌,話語權大幅提升,這背后就是技術力量的驅動。后續我們可能會看到上汽將更多技術能力輸送給大眾、奧迪、通用,這對于整個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是突破性的。
可以說,從去年開始,上汽就已清晰描繪出基于長期健康發展的改革路線,向內縱深推進,向外拓寬廣度,步步為營,在大型央國企中確實很難看到像上汽這樣,決策與行動同時在線的顛覆性改革。
在不破不立的改革魄力之下,今年上汽拿下了鴻蒙智行“第五界”:尚界。一時間,上汽成為車圈焦點,迎來又一場硬仗,不過這一仗是被廣泛好看的。因為現在的上汽已經有了自己堅固的技術圍城,說話更有底氣,雙方合作是“兩個第一”的強強聯合。

另外,尚界的到來,體現了上汽更加開放的戰略視野,是其實現技術自研與合作兩條腿走路、打造合作新生態的關鍵一步。至此,上汽又翻開了新的改革篇章。
3
新的爆款已誕生,新的高峰拉滿期待
如果說當下的上汽實現了從低谷到反攻的轉身,那么接下來,上汽將進入深化改革之后的密集豐收期。在上汽的8月銷量公告中,轱轆哥注意到,8月開啟預售的多款重磅車型,訂單數據非常亮眼。
其中,目前新一代智己LS6累計訂單已突破5萬輛。作為智己首款增程產品,新一代LS6首搭“恒星”超級增程技術,進入增程這一熱門賽道。據了解,超級增程66 Max版本正是新一代LS6最受歡迎的版本,并且超52%訂單來自傳統燃油車用戶,增長空間廣闊。

作為MG品牌發布“All in新能源”戰略后推出的首款重磅車型,全新MG4累計訂單突破4.5萬輛。全新MG4的爆單其實并不意外,它可是全球首個將半固態電池批量裝車的量產車型,7萬元內超400km續航,10萬元內就可以買到半固態電池版本,最長續航530km。好的技術不一定很貴,全新MG4以“技術平權”走紅,預料之中。

另一款預料之中的爆款是尚界H5,開訂18個小時訂單破5萬。不少人評價,“想過它火,沒想過它這么火”!尚界H5面向20萬級主流市場,上市即搭載華為ADS 4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它對鴻蒙智行和上汽來說都太重要了,首要任務就是走量,要實現規模效應。初步來看,尚界H5做到這一點難度不大,且期待9月23日的正式上市售價!

除此之外,還有榮威M7 DMH、奧迪E5、別克至境L7,以及計劃于第四季度上市的智己品牌首款旗艦大六座SUV智己LS9等等車型也都蓄勢待發,它們都將為上汽帶來更多增長新動能。
對于消費者來說,迎接的將不僅是“新品轟炸”,更是上汽全面進化的體系力,這股力量將體現在更懂你的價格、更創新的技術、更有保障的服務等等方面。接下來的上汽,將是提氣、提質、提量的上汽!

當時代的變革浪潮襲來,主動調整航向才不至于被淹沒。上汽集團這艘巨輪拿出了國企擔當,著力推動自身進行全面改革,一年時間,就讓外界看到了“筑底、企穩,回升、提速”的煥然一新面貌。用行動回應市場變化,用實力回擊質疑,上汽的改革劇本,是一出不會讓你失望的大戲。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4.74萬
09-22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66
11-07
40
11-05
242
10-30
112
10-30
38
10-17
30
10-14
78
10-14
123
10-13
62
10-10
1756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