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自曝打造新汽車方法論:大算力+大模型+大數據
“新汽車”不是一個新名詞,已經在行業炒作了好幾年。
到底什么才是“新汽車”?
是能源形式轉變,是座艙屏幕增多,還是具備更高能力的輔助駕駛能力?
9月17日,杭州,在一場媒體訪談中,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對新汽車給出了標準答案:“沒有大算力、大模型、大數據作為技術底座,沒有全價值鏈的體系能力支撐,就談不上真正的新汽車。”

在淦家閱看來,汽車產業已經進入AI造車時代,但是,AI賦能汽車絕非簡單更換驅動形式或疊加智能配置,而是必須貫穿從產品研發、工程制造到用戶交付體驗的每一個環節。“AI必須真正融入每一個汽車域——座艙、輔助駕駛、動力、底盤,只有系統性重構,才能做出面向未來的產品。”
據介紹,2021年吉利就開始組建大模型、大算法團隊,通過這幾年發展,全域AI的能力已經能夠全面賦能每一個領域。
在大模型方面,行業普遍采用的是識別+決策的邏輯,用場景數據來替代,這種場景數據就像正態分布圖一樣,到兩邊的場景是很難窮盡的,要么不發生問題,發生問題一定是大問題。而吉利通過一段式的融合大模型,讓云端大模型可以跟車端的能力進行相互之間的校正,讓模型匹配速度非常快。
在算力方面,吉利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達到23.5E FLOPS,在整個中國車企是第一位。
吉利在大數據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吉利現在具備L2級以上輔助駕駛的車輛數據量超過了850萬輛,海量的數據回來以后,通過算力算法,能夠快速地把一些好的世界模型建立起來,更好地把輔助駕駛技術進行不斷迭代。
“新汽車”銀河連續誕生單品爆款
對照淦家閱提出的“新汽車”標準答案,目前中國汽車擁有新汽車生產體系能力的企業并不多,而吉利汽車算是新汽車佼佼者。
今年以來,從吉利新能源板塊銀河品牌的市場表現來看,爆款單品接二連三,增長勢頭高歌猛進,多款車型如銀河E5、星愿、星耀8、銀河A7等紛紛成為市場爆款。吉利打造新汽車的體系能力,成為當下汽車市場一道特別的風景,友商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吉利銀河E5上市以來,一直延續“月銷過萬”的穩定表現,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8萬輛,并成為吉利新能源板塊核心增長點之一。
吉利銀河星愿已經連續三個月銷量突破4萬臺/月,穩居全品類車型銷量冠軍,成為現象級A0級純電小車。吉利銀河星耀8也是穩坐中高級插混細分市場銷量榜首。
8月份才剛剛上市吉利銀河A7,滿月就交出了16000臺的亮眼成績,也是妥妥的爆款。
當被媒體問及“爆款方法論”時,淦家閱顯得務實而沉著。
“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本質是回歸兩點:一是質量、可靠性和耐久性,二是用戶體驗。”淦家閱強調,所謂“用戶體驗”是一個系統概念,包括功能、性能、交互甚至情感多個維度。“要從產品定義初期就思考如何解決用戶痛點、增添爽點。”

淦家閱以剛剛上市的吉利銀河M9為例,他指出,銀河M9核心突破之一在于真正重構了“大六座SUV”的空間邏輯。“市面上很多六座車型的第三排只是’將就’。而吉利投入重金研發多套底板結構,不僅實現了第三排的大空間,而且更舒適,使第三排座椅可調節至150度,車內得房率達88.3%,風阻卻控制在0.285,同級最低。”
在淦家閱看來,這種“既要…又要…”的能力背后,是吉利長期積累的新汽車體系支撐:架構模塊化開發、三電全域自研、供應鏈規模化控制以及研發投入的邊際效應顯現。“近11年集團研發投入超2500億元,如今已進入收獲期。”
對于造車“基本功”的積累,市場給出了最直接的正向反饋:9月17日上市的吉利銀河M9,定位AI科技大六座旗艦SUV,以17.38萬元起的限時指導價,上市24小時內大定訂單即突破23000臺,爆款潛質盡顯。
銀河M9的強勢開局,正是吉利打造的新汽車體系力與用戶思維結合的最新例證。它不僅是吉利全域AI技術的集大成之作,更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重新定義了主流大六座SUV的價值標桿。

這款匯聚吉利集團最新最強技術、由全域AI體系力打造的集大成之作,在空間、安全、駕控、節能、智能方面全面革新旗艦體驗,其上市即熱銷充分證明了主流用戶群體對其產品價值的高度認可,也彰顯了吉利銀河品牌蓬勃向上的百萬勢能。
總之,2025年的大六座SUV市場,吉利銀河M9無疑已成為一款無法繞開的“現象級產品”,必將吸引更多用戶“必看、必試”。
吉利要做智能化的“笨小孩”
在智能化領域,尤其是輔助駕駛方面,吉利曾被外界認為“起步謹慎”,但在淦家閱看來,這是一種戰略上的清醒。
“吉利像個‘笨小孩’,不追求短期炫技,而是要踏踏實實把底層能力做厚。”淦家閱指出,輔助駕駛行業曾長期依賴高精地圖與規則驅動方案,但天花板明顯。而吉利從2021年起就布局大模型技術,致力于打造“感知-決策-控制”端到端的One Model架構。
淦家閱特別強調,吉利之所以能與千里科技成立合資公司“千里智駕”,正是看中雙方的能力互補:“千里強于AI模型與算法創新,吉利強于工程化、量產落地與供應鏈管理。我們共建的WM世界模型,可實現車云協同訓練與校驗,大幅提升迭代效率。”
目前,吉利已推出覆蓋不同車型需求的千里浩瀚輔助駕駛方案(H1-H9系列),并計劃通過規模化降低系統成本。淦家閱明確表示,吉利輔助駕駛未來將堅持“技術領先性、發展主動性與經濟可行性”三者統一。“我們不排斥開放合作,成熟后也愿向行業輸出。”
極氪品牌全面回歸用戶型企業
近期,吉利汽車與極氪的高票合并議案引起行業廣泛關注。淦家閱將其視為“一個吉利”戰略推進的關鍵一步。“合并后,極氪、領克、銀河三大品牌定位將更清晰,極氪錨定豪華科技,領克主打高端性能,銀河聚焦主流高價值市場。”
據淦家閱介紹,極氪從誕生之初就承擔著吉利高端化與電動化轉型的“排頭兵”角色。四年來,極氪交付量超55萬臺,平均售價近30萬元,且已進入全球40多個市場。“極氪009在多個地區成為豪華純電MPV銷冠,即將上市的極氪9X預售訂單已突破5萬臺。”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極氪此前主動公開2025年下半年產品換代計劃,短期內雖可能影響銷量,但最終反而帶來訂單增長。“這說明,真誠比短期數字更重要。品牌建設是一場馬拉松,必須要行穩致遠、行勝于言。”
今年300萬輛目標一定能夠達成
當前的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激烈,每向前一小步都無比艱難,就連某新能源頭部車企也出現增長乏力,所以干脆對2025年度銷量目標下調,然而,吉利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年初定下的271萬輛銷售目標調整至300萬輛。
面對年度銷量目標上調至300萬輛的挑戰,淦家閱顯示出強大的信心。“今年1-8月,吉利汽車集團銷量已達189.7萬輛,同比增長47%,多款新品如銀河A7、M9、極氪9X等還在持續發力。
“完成300萬輛銷量目標,團隊非常有信心。”淦家閱說。
但淦家閱也特別申明,吉利的目標從來不只是規模。“李書福董事長常說,安全是一切的前提,當任何問題與安全沖突,安全優先絕不妥協。”這種“根文化”深深影響著吉利的產品哲學:尊重技術長期主義,拒絕投機式創新。
無論是在架構開發、三電系統還是智能化推進上,吉利都傾向于把資源投入那些“看不見但至關重要”的地方。正如淦家閱所言:“造車是馬拉松,真正的體系力,是愿意蹲下去、扎進去做好每一件事。”

編輯點評:從體系能力到輔助駕駛布局,從品牌整合到用戶運營,淦家閱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吉利作為“長期主義者”的戰略圖景。在喧囂的市場競爭中,吉利似乎始終保持著某種定力:不追逐熱詞,不急于表態,而是把一切投入凝結為兩個字——可靠。
或許,這正是“新汽車”時代最稀缺的品質:不僅在技術上敢于創新,更在價值觀上足夠堅定;不僅能看到遠方的路,也更珍惜每一步的腳印。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539
09-20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4
11-11
73
11-08
93
11-07
76
11-07
128
11-07
84
11-06
105
11-06
79
11-06
1.29萬
11-05
102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