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萬!車企首個助農基金啟動,上汽大通星際計劃動真格
導語
上汽大通“星際計劃”的價值,遠不止于短期助農增收,更在于以“久久為功”的堅守,為鄉村注入長期發展的“造血”能力,同時實現“企業責任”與“品牌價值”的雙向共贏,為鄉村振興與企業發展搭建良性循環生態。

9月10日,隨著“1500萬專項助農基金”“不綁定任何汽車銷售KPI”“首年覆蓋150個鄉鎮、惠及超1.5萬戶農戶”的核心信息逐一揭曉,上汽大通第一次對外完整公開了助攻公益項目——“星際計劃”的細節。在隨后的采訪環節,現場媒體記者可謂為大通“操碎了心”,“真的沒有任何銷量KPI?”“是不是那些地方的消費者買大通車有不一樣的優惠?”
上汽大通相關人士斬釘截鐵地強調:“星際計劃唯一的KPI,就是一定盡全力把這次公益做好,幫新農人把事做好——他們的日子好了,就是對大通品牌最好的認可。”
9月12日,上汽大通MAXUS“星際計劃”助農推廣啟動儀式在云南省蘭坪縣正式舉行。這標志著“星際計劃”正式從藍圖走向實踐,吹響了全面推進的號角,也開創了中國車企助農史上的先河。
回溯8月初“星際皮卡之夜”“星際計劃”首次發布時的初露鋒芒,如今,隨著細節和風細雨般逐步鋪展,一個以“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為核心、秉持“久久為功”理念的車企助農新模式,開始完整呈現在公眾眼前。
從單點幫扶到系統賦能
以國企擔當升級助農實踐
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縣的松茸新農人來說,每到采收季,背著竹簍翻山越嶺采摘到的新鮮松茸,要跋涉數小時才能送到山外收購點或是加工中心,經中間商轉手后,拿到的錢不足終端售價的30%——這正是許多鄉鎮面臨的共性困境:優質農產品“藏在深山無人知”,運輸與銷售的雙重壁壘,讓他們辛苦所得大打折扣。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為“三農”工作錨定方向;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數商興農”工程,號召龍頭企業以現代化手段助力農產品上行;而上海市與云南省近30年對口幫扶協作,更需要企業發揮資源優勢搭起“橋梁”。作為上汽集團旗下企業,上汽大通也將“為年輕奮斗者創富,為美好生活開路”的使命融入助農實踐。

據了解,此次“星際計劃”跳出傳統車企“捐錢捐物”的短期單一模式,從計劃啟動之初,就確立了“三年三步走”的遞進目標。以1500萬元專項基金構建“工具支撐+新媒體營銷能力培育+渠道打通”全鏈路體系:短期聯動中西部80城150鎮,開展150場入村新媒體直播、300次村IP培訓;長期規劃“三年三步走”,2026年將蘭坪經驗標準化復制,2027年惠及300個鄉鎮,從“輸血”到“長效造血”,實現“一人直播、一戶增收、一村帶動”的可持續發展振興模式。
“汽車+數字”雙輪驅動
將數字素養培育成為
鄉村長期發展的隱形資產
“松茸摘下來超過24小時,鮮味就差遠了!”蘭坪縣松茸種植戶的感慨,道出了生鮮農產品運輸的核心痛點。不久前,東航物流已為云南農產品搭建“空中高速路”。而上汽大通瞄準的,就是從山間田頭到餐桌這條長鏈路前面的“第一段路”。

“星際計劃”的創新之處,就在于沒有脫離企業核心優勢空談助農,而是以星際皮卡的產品特性和上汽大通成熟的新媒體營銷體系能力為兩大支點,精準破解鄉村產業的“鮮運難”與“賣貨難”痛點,實現“產業”與“農業”的雙向賦能。

針對“鮮運難”,星際皮卡已經給出精準方案:2026款星際L長廂版貨箱容積達1.44立方米,“3噸不翹頭”的高承載能力(額定載重685kg,比同級領先40%);貨箱加裝食品級獨立冷鏈箱后,48小時恒溫鎖鮮讓松茸從深山到城市仍保持鮮嫩;高離地間隙搭配高剛性車架,即便在坑洼的山路上行駛,也能避免松茸顛簸受損。

針對“賣貨難”,上汽大通堅持“授人以漁”,聚焦鄉村數字素養提升與能力建設,為鄉村注入長期發展的“造血”能力。目前,20人的專業直播帶教團隊已扎根蘭坪鄉間,從賬號注冊、松茸采摘故事拍攝到直播間話術設計,手把手教新農人做直播;同時,上汽大通還整合500+新媒體賬號(總粉絲超1000萬),為新農人賬號量身定制傳播方案,未來還將打造“星際甄選”IP,建立高標準選品體系,推動農產品從“零散售賣”向“品牌化經營”轉型。
這種“汽車+數字”的雙輪驅動,不僅解決了農產運輸的硬件痛點,更培育了鄉村數字經濟的內生動力。“藏在深山”的珍品,有望更快通過數字渠道走進都市餐桌,更通過相關能力扶持培育,將數字素養培育成為鄉村長期發展的隱形資產。
久久為功
以用戶需求筑牢品牌根基
“想買皮卡拉松茸,可首付湊不齊;就算買了車,貨也不知道賣給誰。”在星際L上市前的走訪調研中,諸多新農人的心聲,讓上汽大通找準了助農的關鍵——不僅要送“創富工具”,更要建“創富生態”。
購車端推出“0首付”政策,聯動國家與地方補貼降低門檻,讓新農人輕松開上致富皮卡;服務端在鄉鎮設“衛星店”,看車、買車、修車在家門口都能解決;銷售端,與當地新農人共創全鏈新媒體營銷能力。

上汽大通相關人士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實實在在的幫助,讓更多人知道大通是一個懂農人、幫農人、跟農人站在一起的品牌。”
這種不圖短期營銷回報的實踐,反而會讓品牌與用戶走得更近。當星際皮卡成為蘭坪新農人“拉得出、跑得穩”的伙伴,當直播培訓讓他們學會“自己當主播”,上汽大通收獲的不僅是口碑,更是在下沉市場的深度扎根。

從蘭坪山間穿梭的冷鏈皮卡到田間地頭熱鬧的直播鏡頭,上汽大通星際計劃以久久為功的初心擔當與“共創產品+定制服務+新媒體營銷”的創新助農模式證明:車企助農不是“短期作秀”,而是“長期工程”;不是“單點幫扶”,而是“生態共建”。這份兼顧當下需求與長遠發展、融合產業優勢與鄉村痛點的實踐,不僅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更樹立了中國車企踐行社會責任、深耕民生需求的新標桿。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27
09-15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49
10-31
57
10-31
1776
10-22
1904
09-07
62
09-02
72
08-20
334
08-15
136
08-12
334
08-12
2996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