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傳奇謝幕!大眾途銳2026年或將停產

近日,有關大眾途銳或將于2026年正式停產,并且無繼任車型推出的計劃沖上了熱榜,不過這一消息暫未得到大眾官方的確認。這款自2002年誕生,陪伴全球消費者23年的高端SUV,曾是大眾沖擊豪華市場的“門面擔當”。它的停產,也標志著大眾為期23年的高端化嘗試正式畫上句號。

途銳誕生于2002年,與保時捷卡宴、奧迪Q7同平臺打造,是時任大眾汽車主席費迪南德·皮耶希(保時捷911設計靈魂人物)的雄心之作。途銳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與當時還在生產的輝騰一起提升大眾的品牌形象。

初代的途銳匯聚了大眾的頂尖科技和越野性能,它擁有多款動力系統,包括了5種汽油版本和4種柴油版本。其中搭載5.0升V10柴油機的版本,和大眾巔峰之作6.0升W12的版本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可以說彼時的途銳在同級SUV中獨樹一幟。

2005年,登上海拔6080米的世界最高火山,創造了當時汽車能到達的最高高度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2006年底,搭載5.0升V10柴油機的途銳,成功拖動了重達155噸的波音747。

2009到2011年,達喀爾拉力賽場上的三冠王,這些舉動都讓途銳名聲大噪,成為了途銳歷史上的重要篇章,永遠銘刻在車迷們的心中。

第二代途銳(2010年-2018年)弱化了極端的越野屬性,外觀設計更偏向都市風格,大排量發動機也不再是全系車型的標配。最大排量僅為4.2升V8發動機,全系匹配8AT自動變速箱,沒有手動鎖止中央差速器功能,后橋差速器也徹底取消。

更新后的3.0T機械增壓版本替代了之前的3.6L自吸版,還增加了混動版本,在電機的加持下,混動版本的零百加速達到了全系最快的5.8秒。盡管依然搭載了大眾的尖端技術,但彼時的途銳似乎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整體銷量最終并不太如人意,在豪華車市場激烈競爭時,大眾品牌的溢價能力相對有限。

而第三代途銳(2018年至今)則徹底城市化。為了提升舒適性,簡化了四驅系統,全系標配托森機械中央差速器。取消了低速擋和后差速鎖,底盤也從梯形大梁結構改為承載式。全新加入的后輪主動轉向系統和48V電子防傾桿,都標識著途銳強化了公路行駛能力。


雖然在空間和配置上都有所提升,但與寶馬X5、路虎發現相比,途銳既無品牌溢價支撐它所謂的高端定位,又因為其取消了越野的核心配置,難以打動硬核玩家。

盡管途銳曾是高端SUV的代表,但近年來市場表現每況愈下。在歐洲,2025年上半年銷量僅6928輛,同比下滑6%。在美國,2017年就因銷量不佳被更親民的Atlas取代。在中國,面對競品和新能源的崛起,3.0T V6也已經逐漸失去吸引力了。


若大眾當年堅持初代和二代的大梁式底盤,途銳的命運或許會截然不同。它本有機會成為“豪華硬派SUV”的代表,甚至改寫大眾品牌在越野領域的格局。從市場定位看,大眾長期缺乏真正的“硬派越野”代表車型——Q7偏重科技豪華,卡宴主打運動性能,而途銳若堅持下去,既能避免與Q7、卡宴的同質化競爭,又能以更親民的價格吸引追求個性與實用的小眾用戶。但現實是大眾選擇了妥協,讓途銳淪為“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存在。

最后回到主題,對于大眾集團一個龐大的跨國企業來說,如果一款車長期在主要市場表現不佳,不能貢獻足夠的銷量和利潤,那么被調整或砍掉就是早晚的事。在當前全球汽車行業都在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大眾集團必然會把有限的資金和研發資源,集中投入到更有未來的新賽道上。因此,削減一些表現不佳的傳統燃油車產品線,是一種必然的“斷臂求生”。途銳的停產不僅僅是一款車的謝幕,也更像是一個信號,告訴我們大眾這個全球汽車巨頭,正在進行深刻的戰略調整,也折射出整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98
08-1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8
11-06
40
11-03
113
10-28
34
10-27
1542
10-24
15
10-23
2189
10-21
2726
10-19
68
10-17
103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