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續航新紀錄,滿電續航1704公里,205度電池的雪佛蘭
(關鍵詞:205度電池、1704km、刷新Lucid Air記錄、7天)
在電動車領域,續航里程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性能指標之一。近日,雪佛蘭索羅德EV純電動皮卡刷新了續航記錄,一次充電,就跑了1059.2英里,約1704公里,此前的紀錄由豪華電動轎車Lucid Air保持,為1206公里,但只維持了不到一個月,就被這臺全尺寸皮卡超越。一臺皮卡如何打破記錄?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

如何打破記錄?
這場測試并不是一場高速公路沖刺,更像是一場耐力賽馬拉松。由通用汽車密歇根工程團隊發起,40名工程師接力駕駛這臺量產版Silverado EV Work Truck版本,在公司米爾福德試車場和底特律貝爾島附近公共道路上,以32-40km/h的速度持續行駛,整整七天才完成。

雖然車輛的動力系統和電池軟件并未進行任何修改,但工程師們通過一系列細節優化,減少能耗,雪佛蘭官方公布了改裝清單:

首先降低雨刷位置,減小正面空氣擾動,降低風阻系數;其次提高輪胎氣壓,達到輪胎的上限,減少輪胎與地面接觸時的形變,降低滾動阻力;接著移除備胎減輕重量,哪怕是幾十公斤,在低功率長途駕駛中也能帶來提升,同時工程師優化四輪定位,減少行駛時輪胎的橫向滑動損耗;當然風阻也是關鍵,車輛安裝貨箱蓋,減少車尾渦流,讓氣流更順暢,行車過程中也沒有開啟空調和暖風。

值得注意的是,這臺皮卡的電池本就相當龐大,容量達到205度,這是常見長續航電動車的一倍。美國EPA的官方綜合續航為793公里,EPA作為實測數據,更接近真實里程,但雪佛蘭通過慢速行駛,將續航延長了一倍以上。

低速為何能延長續航?
很多人看到這個紀錄時,第一反應可能是:“龜速行駛真的能讓續航翻倍嗎?”,答案是肯定的,但背后的原因不僅僅是慢,而是與空氣動力學、滾動阻力和能量損耗規律密切相關。

車輛行駛時,空氣阻力是影響高速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計算公式是:空氣阻力=1/2空氣密度×風阻系數×迎風面積×車速2

空氣密度大約為1.2 kg/m3,索羅德EV皮卡的風阻系數在0.45左右,全尺寸皮卡迎風面積大,約3.0 m2,車速的單位是m/s。可以看出,風阻力與車速平方成正比,但功率消耗則與車速立方成正比,因為功率=力×速度:

這意味著,如果你把車速從100 km/h降低到40 km/h,風阻功率會減少到40/100的三次方,也就是0.064,即6.4%,這說明速度下降后,風阻功率明顯下降。
除了風阻,車輛行駛時還要克服滾動阻力,輪胎與地面的接觸會產生滾動阻力,滾動阻力系數與輪胎壓力、材質有關。索羅德EV WT的整備質量接近4噸,即使提高胎壓,也有明顯阻力存在。滾動阻力與速度幾乎無關,因此在低速時,它反而成了主要的能耗來源。

電機本身的能耗方面,在低速低負載下,電機效率通常較高,且電池在溫度適宜時損耗更小。在高速狀態下,電機為克服風阻需要輸出更高功率,效率下降,同時電池輸出電流增加,內阻發熱也會提升能耗。

從三個角度來看,在不同速度下,影響電動車能耗的主要是空氣阻力,假設索羅德EV在100 km/h時的能耗為百公里30度,那么在40 km/h的低速巡航下,由于風阻功率只有6.4%,整體能耗可能降到百公里10-12度。這意味著205度的電池,高速只能跑680公里,而低速能跑1700公里,與實測紀錄接近。差距超過2.5倍,這也是破紀錄的秘訣。

選車偵探觀點:索羅德EV打破記錄,靠的不僅僅是超過200度的大電池,還有慢悠悠的速度,這個測試直觀地告訴我們,在電動車上,速度就是能耗的放大器。低速行駛時,風阻的影響急劇下降,當然,這種續航方式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實用,平均40km/h只有在市區堵車時才可能實現。這也從側面反應出電動車標定續航和真實續航為何有明顯的差距,大家覺得這樣的記錄有意義嗎?歡迎討論。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48
08-08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323
08-01
114
07-21
38
07-17
292
07-11
1746
07-09
580
2023-11-06
783
2023-08-07
1785
2023-05-26
2072
2023-05-03
1790
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