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與新能源競爭?開過之后發現BMW X5 40Li出色銷量背后的秘密!試駕全球限量1000臺的X5尊享型黑焰限量版
自國產以來,長軸距X5累計銷量已超過25萬輛,在這一數字背后,X5的產品力表現到底如何?本次就進行深度分析。

2024年的中國豪華中大型SUV市場呈現出鮮明的消費升級趨勢,全年銷量達到164.6萬輛,同比增長52.5%,成為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在這一背景下,華晨BMW X5 40Li以"本土化豪華旗艦"的定位精準切入市場,其3105mm軸距的加長版車身完美迎合中國消費者對空間與舒適的雙重需求,全年累計交付量突破8.8萬輛,在中大型豪華SUV的新能源市場滲透率達到80%的競爭態勢中,銷量仍然位居第五,至2025年5月份的半年銷量達到38416輛,居第三位,在合資品牌中排名第一。


與老對手奔馳GLE強調的豪華屬性、奧迪Q7主打的科技形象不同,國產后的X5 40Li憑借"運動基因不妥協,豪華體驗再進化"的差異化策略,成功吸引了都市年輕家庭用戶。本次駕駛的是X5 xDrive 40Li Dark Flame黑焰限量版,是由寶馬集團Designworks上海工作室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全球市場僅限量1000臺。BMW標志性的設計語言在加長車身上展現出了新的張力,充滿肌肉感的線條與簡約設計風格巧妙結合,同時融入了更顯時尚的設計元素,呈現出既霸氣、充滿力量,又時尚潮流的風格。


整車以泰坦金色元素為設計亮點,在雙腎格柵中,以大尺寸的立體包邊展現,與亮黑色中網搭配,運動感十足。同時,前大燈、車窗邊框、輪眉底部等車身細節處均有展現,彰顯出黑焰限量版獨特尊貴的氣質。另外,專屬Dark Flame Logo設計為車輛注入更多個性化元素,同時在BMW國產車型中首次搭配碳纖維飾板,將豪華與性能融合。


側面線條是加長車型最顯功力的部分,設計師通過在C柱后增加132mm的窗線長度,使修長的車身比例依然保持動感姿態。車尾3D立體懸浮LED尾燈與雙邊共兩出排氣布局形成視覺平衡,黑焰限量版更是首次配備了個性化定制的22英寸純黑色輪圈和黑色M運動卡鉗,這些細節共同構成了不怒自威的存在感。3D立體懸浮LED尾燈內部結構經過全新設計,雙L形燈源在尾部形成力量感十足的“X”造型效果,增強了車尾的視覺沖擊力。

打開車門,BMW最新的駕駛座艙理念也融入到了X5之中。熟悉的儀表臺線條與布局被12.3英寸與14.9英寸組合而成的連體屏所替代,整體幾乎垂直地坐落在具有雕塑感的中控臺面上,通過一圈交互光帶的點綴與多種主題氛圍的營造,能夠帶來炫麗的感官體驗。不過,在新能源汽車井噴的當下,這種場面早已司空見慣,談不上什么驚喜。儀表盤依舊是UI設計出色,內容顯示豐富。中控屏面積確實是大了,內置第8.5代iDriven系統,無論是讀取還是操作都一如既往地便利。



曾經堆滿按鍵的中控區域被直接刪除,留給我們的是一個空蕩蕩的區域,常用的空調系統被內嵌在了中控屏底部。國內消費者偏愛的手機無線充電板被巧妙設計在中控臺傾斜面上,取放時完全不會干擾駕駛操作。寶馬取消“雞腿兒”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但是以此帶來一片整潔、極簡化的中控區,還是令人感到了賞心悅目。小巧的擋把和iDrive旋鈕均采用水晶質感設計,手感出色到極有可能被下一代勞斯萊斯所采納。其余功能遍布其中,布局規整,沒有絲毫的雜亂感。



座椅采用Sensafin高級軟質合成皮包覆,盡管不是真皮,但是在設計上不僅具有對比色縫線,表面還進行了打孔處理和菱格紋設計,觸感細膩如肌膚,令舒適性與支撐性兼得,同時前排座椅后方也應用了與正面同樣材質的軟墊。前排提供可加熱的車門扶手和中央扶手,座椅具備加熱及通風功能,后排座椅提供加熱功能,靠背角度增加至31度。

在動力系統方面,發動機也換裝為全新的3.0L直列6缸渦輪增壓發動機,代號為B58B30P。最大功率為280kW/5000rpm,最大扭矩為520Nm/1850~5000rpm,并搭載了48V輕混系統,可以為整車提供13kW功率和200Nm扭矩。與8擋自動變速器配合,0至100km/h加速時間為5.5秒,WLTC綜合油耗為8.9L/100km。

雖然與上一代寶馬5系搭載的B58B30C發動機在基礎結構、缸徑、活塞行程方面保持了一致,壓縮比也同為11:1。但是,為了功率提升和優化全域均質燃燒,采用了大渦輪、中冷器冷卻能力提升26%,并實現了米勒循環。并且為了降低顆粒物的排放和進氣門積碳,在燃油直噴壓力維持350bar不變的情況下,引入了進氣道低壓噴射系統。同時還搭載了具有歐洲汽車發展特征的48V輕混系統。


在細節方面,缸蓋由舍弗勒重新開發,采用了與S58發動機相同的3D打印技術,利用高自由度的水套幾何形狀設計,令其適配全域油氣混合氣全域均質燃燒,具有更高效的冷卻效率。同時,整合了進排氣兩端的電控可變凸輪軸正時控制系統,相位作動電機由三相永磁電機組成,通過諧波齒輪對凸輪軸相位進行調整。相比上一代的液壓控制,不用等機油壓力的建立即可對凸輪相位進行優化,可有效降低冷啟動后的污染物排放。

為了進一步降低斷油狀態下的滑行阻力,3D打印缸蓋還整合了ASSH機構,該機構分別控制135和246缸的氣門搖臂,讓搖臂滾輪與凸輪間產生間隙,停止進排氣門的作動,在減少機械損失的同時,讓氣缸內的空氣保持壓縮或膨脹,減少泵氣損失。

48V輕混系統采用P1架構,也就是在低速純電行駛工況中帶著發動機一起運轉。此做法源自于在研發階段對發動機運轉機構所采用的減阻措施,有效到優于P2結構。據悉,當ASSH機構關閉氣門作動時,2000rpm轉速以下的拖拽阻力僅為10Nm多一些,比1.5L 4缸發動機的阻力還要小。對于13kW 48V電機來說簡直易如反掌。另外一個好處是發動機始終被帶動且維持在怠速轉速以上,點火時基本消除了抖動感,如此一來,即便是頻繁啟/停,都具有良好的NVH表現。


綜合上述多項技術的應用,降低了原生顆粒物的排放和在廣域內實現了240g/kWh的燃油消耗,最低達到224g/kWh,相對熱效率為37.58%。同時,配合GPF的搭載,不僅能夠滿足國六b排放,即便面對國七排放都可以在不改變基本布局的情況下,僅通過貴金屬用量和后處理結構即可達成。

在駕駛過程中,X5 40Li帶給我更多的是一種輕快感,靈活性甚至超過了某些純電動車。無論是起步初段的動力表現,還是中后段的動力爆發,都有著出色的平順性與動力響應性,8擋變速器好似不存在一樣,通過48V輕混系統的“潤滑”,升擋與降擋基本不會被駕駛者察覺出來。即便作為以運動為導向的SUV,X5 40Li的油門踏板與動力響應也幾乎是一個整體般地存在,我可以很輕松地控制車速,并不需要反復試探我該用多大力度踩下踏板以獲得我想要的加速,踩下后及時調整就是了,這樣做也會很容易為你帶來動力儲備充足的感覺。而這些,只要不是在ECO模式下都可以體會到。


X5 40Li展現出令人驚喜的動態平衡性。轉向系統雖然采用電子助力,但保留了BMW特有的"緊繃感",方向盤從最左到最右僅需2.2圈,這種直接轉向比讓加長車身在彎道中異常靈活。值得稱道的是,工程師專門針對中國路況優化了懸架初段阻尼,當以60km/h時速碾過井蓋時,前雙叉臂懸架會發出"咚"的悶響,而后多連桿懸架則傳來更清脆的"嗒"聲,這種差異化的濾震反饋能讓駕駛者清晰判斷前后軸載荷狀態。同時,傳入車內的震動被過濾得只剩輕微的路感提示。

在暴雨路況中,xDrive四驅系統對打滑的干預堪稱"隱形保鏢",當右后輪壓到積水時,扭矩分配會在80毫秒內完成從20%到45%的調整,整個過程僅通過座椅下方傳來的輕微扭矩轉向感才能察覺。最令人驚喜的是運動模式下降擋補油的邏輯,當從7擋直接跳至4擋超車時,變速器不僅會模擬賽車般的鏗鏘感,排氣閥還會配合補油節奏發出三聲類似"嘭-嘭-嘭"的爆破音,這種機械交響樂讓3.0T發動機的出力過程充滿了儀式感。

經過多日的駕駛,X5 40Li完美詮釋了BMW對中國市場的深度定制化的價值升級。不僅保留了BMW與生俱來的駕駛樂趣,通過本土化的改進創造了"德國基因,中國表達"的產品特性,或許這正是其在2025年中大型SUV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之一。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15
07-07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58
11-04
50
11-04
71
11-03
75
10-31
48
10-31
3.13萬
10-25
120
10-24
2324
10-22
4348
10-15
164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