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頁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內容哦~
奔馳剛推出SLS AMG之時,獨特的海鷗門設計就捕獲了不少粉絲的死忠,可謂是一款傳奇之作,隨著去年年底SLS AMG GT Final Edition的推出,也標志著SLS AMG完成了使命準備退出歷史舞臺,就在筆者準備緬懷“先烈”之時,奔馳卻突擊推出了全新旗艦超跑AMG GT。
| 體驗讀圖模式 |
其實說AMG GT是突擊發布不如說是有“預謀”的行為,畢竟作為對手的寶馬高調推出了全新M3、M4,奧迪在RS系列也是瘋狂占據市場,AMG作為奔馳頂尖性能的車型,自然不能缺乏一位靈魂領袖,所以AMG GT可謂是任道而重遠。
● 問題一:AMG GT究竟是什么來頭?
AMG GT雖然從設計元素與名頭看起來都像是SLS AMG的“繼任者”,但事實上AMG GT的定位是要低于SLS AMG,作為前輩的SLS AMG已經把這個名頭打響,AMG GT的任務則是降低售價,從而達到高銷量的目的,說白了就是奔馳最新打造的撈錢機器。
雖然AMG GT的定位不及SLS AMG,但在設計元素方面一樣有奔馳經典車型300SL Gullwing等影子,驚艷程度并不弱于SLS AMG太多,而且加上全新設計的大燈組,挑釁起“德國知名燈具企業”絲毫沒有壓力。
自從全新的奔馳S級別推出之后,奔馳在打造內飾就貫徹了真皮主義,內飾的視覺效果甚至直逼賓利等車型,方向盤也換上了全新的AMG三幅平底運動設計,中控部分設計則顯得相當簡潔,最上面為一塊帶多媒體系統的大尺寸液晶屏,中間則并排擺了四個空調出風口,氣場十足。
● 問題二:對于腎上腺素的壓榨能力如何?
這臺車子對腎上腺素的壓榨絕對是超跑級的,原本SLS AMG身上那臺6.2升V8已經完全棄用,奔馳為AMG GT換上了最新推出的4.0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馬力方面要更加變態,同時渦輪的寬泛轉速最大扭矩讓也車子更容易爆發,哪怕市區也可以輕易壓榨腎上腺素。
該發動機還具備與眾不同的“HOT V”與“一夜七次郎”技術,“HOT V”的作用是縮短排氣歧管與廢棄渦輪的距離,從而增加油門反應速度與渦輪遲滯現象。噴油系統采用了AMG自制的壓電式直噴技術,在一次燃燒循環中能夠達到7次噴油,讓燃燒更加精準,具有更強的扭矩爆發特性與燃油效率。
奔馳在其身上注入的心血并不少與SLS AMG,首先是車體方面的輕量化,AMG GT得益于智能混合金屬技術,自重為1540kg(GT S版本為1570kg),比普通的SLS AMG還要輕80kg。甚至比極致輕量化的SLS AMG Black Series還要輕10kg。
車身采用了全鋁打造,前后雙A臂部分甚至采用了鋁合金鍛造工藝,車身的前后配重比例為47:53,能夠實現非常均衡的動態響應。后軸部分標配機械式差速鎖(GT S為電控后橋差速鎖),GT S版本還能選裝AMG DYNAMIC PLUS動態提升套件,具備主動調整引擎固定腳與變速箱固定座,讓車輛更加靈動,享有更極致的動態循跡性。
● 問題三:決心要搶誰的蛋糕呢?
AMG GT的數據為百公里加速4秒,GT S版本則是3.8秒,加上預估的11萬美元的售價,無疑各種矛頭都指向了保時捷911 Turbo,或許你會覺得奔馳“膽大妄為”,但事實上SLS AMG Black Series確確實實干掉了法拉利458與邁凱輪MP4-12C,有著這些技術底蘊的前提下,筆者對AMG GT的性能還是非常看好的。
不過AMG雖為奔馳的頂尖性能名號,但在國內來說,品牌的定位依然會讓一部分消費者“猶豫不決”,同時AMG GT并不像SLS AMG擁有騷包的海鷗門設計,所以AMG GT想要搶占911的蛋糕的話,國內定價與紐博格林北環圈速成績可謂至關重要。
協和客機再世 試駕AMG GT63S 4MATIC+
227評論 2019-05-19
四門超跑新標桿 AMG GT較量Panamera
80評論 2019-05-13
紐北最快四門 實拍AMG GT 63S四門跑車
120評論 2019-02-20
冰雪對決 極寒試駕奔馳家族全系車型
500評論 2019-01-11
你的性能代步車到了 體驗AMG GT四門版
171評論 2018-11-17
正在加載中...
海報生成中...
生成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