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頁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內容哦~
豐田雷凌(查成交價|車型詳解)雙擎是第一款真正走進中國普通消費者家庭的新能源車型,去年,雷凌雙擎總銷量44787臺,在整個雷凌家族中占比20%,而在廣州,雷凌雙擎與傳統動力雷凌在銷量比例上甚至達到了1:1。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銷量表現,最直接的賣點——省油。
長期以來,雷凌雙擎在12-15萬元車型中,論經濟性、可靠性、操控性,基本是沒有競爭對手的,這樣成就了它長期以來銷量一直獨秀的情景。而在今年年初,一臺新車的出現,就打破了這個“穩態”,為這個市場注入了新鮮空氣。同樣來自廣汽集團,本田凌派(查成交價|車型詳解)銳·混動上市了,在此之前,廣汽本田也推出過雅閣、皓影、奧德賽的混動車型,這些車賣得都不錯,但真正走量的還得是緊湊型轎車,凌派銳·混動填補了這個空白。
我們借到了本田凌派銳·混動的試駕車,并且將它與最直接的競爭對手雷凌雙擎放在一起同堂PK,將它倆真實產品力進行全方面解析。
今天參與對比的兩臺車,凌派銳·混動是2020款銳·旗艦版(頂配),雷凌雙擎2021款進取版(最低配),其實不應該將配置差異這么大的兩個車型對比,但當前只有凌派銳·混動頂配的試駕車,而2021款雷凌雙擎剛剛換代,能借到的車還是老款,為了能體現最新的產品力,只能用這臺低配車型了。這臺雷凌雙擎是小編自己的車,提車時間在半個月前。
雖然兩臺車一臺頂配,一臺最低配,但在動力總成方面,高低配是沒有差別的,另外在涉及配置對比上,我將參考全系車型的配置情況來說明。
| 要點速讀 |
在外觀內飾設計方面,我將盡量少的主觀評價,畢竟是自己的車,多少會參雜主觀審美情緒。我會更多的從配置以及體驗方面入手進行對比。
坐進車廂,能感受到凌派銳·混動那種非常舒展的中控臺視覺效果,而雷凌雙擎的中控臺環繞著前排乘客,駕駛氛圍更濃厚。
乘坐空間方面,前排駕乘空間只是視覺上舒展程度的差異,實際體驗空間很接近,后排空間,凌派銳·混動提供了跨級別的體驗,雷凌雙擎只是這個級別常規的表現。后備廂空間,兩臺車的空間優勢正好調轉過來,凌派銳·混動因為在尾廂增加了電池,地臺縱向高度比雷凌少了10cm,使用便利性上有影響,但好在凌派銳·混動在蓋板下方仍提供了一個很深的儲物槽。
| 兩車后備廂空間尺寸 | ||
| 凌派銳·混動 | 雷凌雙擎 | |
| 高度(cm) | 42 | 52 |
| 寬度(cm) | 136 | 137 |
| 縱深(cm) | 98 | 104 |
橫向對比市場上的混動系統,豐田和本田的混動與其他混動系統最大的區別是:電氣系統的存在是為了讓內燃機輸出更高效。通過電氣系統對發動機能量的儲存與釋放,削峰填谷,讓發動機保持工作在最高效的區間。
| 雷凌雙擎與凌派銳·混動動力參數對比 | ||
| 凌派銳·混動 | 雷凌雙擎 | |
| 驅動電機功率 | 96kW | 53kw |
| 驅動電機扭矩 | 267N·m | 163N·m |
| 系統總功率 | 113kW | 90kW |
| 電池類型 | 三元鋰電池 | 鎳氫電池 |
凌派銳·混動是一套1.5L的混動系統,而雷凌雙擎則是1.8L的混動系統。這兩套系統的系統構成與工作邏輯都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它們都配備了兩個電機,但參與驅動的電機兩套動力系統都只有一個,除了驅動電機外,凌派銳·混動的另一個電機主要用來發電,而雷凌雙擎另一個電機除了發電,還能通過行星齒輪組調節發動機轉速,均衡發動機功率輸出。
豐田雙擎
本田i-MMD
具體的結構分析與系統在不同工況下的傳遞路徑都比較復雜(尤其是雷凌雙擎),這里就不展開說了。下面主要簡單說一下區別。首先雷凌雙擎這套混動系統更多的是側重發動機的輸出,電機功率不高,而且純電行駛里程也不長(大部分情況都是工作在混動模式),但能通過電機來調節發動機轉速,讓其一直保持在高效的區間工作。
而凌派銳·混動的混動系統日常行駛更偏于電機驅動(發動機不參與直接驅動,充當“增程機”的角色),理論上來說加速直接感更強一些;而在高速工況下,離合器結合發動機則可以直接驅動車輛,發動機工作效率更高。那實際開起來到底有什么區別?
對本田與豐田這兩個品牌固有的印象,豐田就是中庸,各方面都非常均衡,沒有性格也沒有短板;本田則是一個追求極致的品牌,為了空間、為了操控可以放棄隔音濾震。但今天試駕對比的這兩臺車,完全不是這樣,實際表現更像是交換了彼此的性格。雷凌雙擎在操控、底盤濾震方面更偏向一臺運動車型的調校,而從凌派銳·混動身上也能看到各方面偏向家用舒適性的設定。
開貫了混動車型,習慣了電機迅速的響應,再開回傳統動力車型,真的會不適應,雖然它們的百公里加速數據并不會多么顯眼,但線性如水般的輸出一定會得到你的認同。
凌派銳·混動擁有更大功率的驅動電機,在實際駕駛過程中動力需求過大,電池無法提供充足的放電功率,發動機仍然會積極介入,也就是說,兩臺車都只能在低速時提供近乎純電車型的駕駛體驗,而在大的動力需求時,更好的體驗源于對發動機NVH的控制,這一點,雷凌雙擎略勝一籌。
兩臺車配備了不同形式的后懸架,但在實際駕駛上,體驗不出凌派銳·混動后扭力梁懸架對操控的影響。和雷凌雙擎的獨立懸架一樣,日常駕駛基本感受不到差別,舒適性和車尾跟隨性都有很好的兼顧。
性能測試應該是大家對這兩臺車最為關注的點,特別是油耗表現,“省油”是這兩臺車最大的賣點,真實表現如何,我們對其做了深入測試。
0-100km/h加速測試
單從數據來看,這兩臺車都不是很出彩,但混動車型的動力表現并不僅僅通過加速數據來體現,我并不是否認數據越好加速體驗越好這種說法,只是想說明一點,混動電機所帶來的快速響應,線性平順度,會讓你在駕駛這臺車時更容易掌控節奏,這是在我擁有這臺雷凌雙擎兩個星期后的最大體會。對比一臺近期回來編輯部的2.0T加速能進7秒的試駕車,在動力感受上都不能給我這樣的體驗。
100km/h-0制動測試
混動車型在設計制動系統時,需要考慮到動能回收,在動能回收到機械剎車介入工作這個過程中,能否做到平順線性過渡,是考驗設計功力的地方,很多新能源車型(包括插混、純電)都在制動腳感上栽過跟頭。今天這兩臺車,在這方面處理很到位,制動輸出線性,給人信心十足。
在制動距離上,家用車的常規水平,不出彩但也夠用。
噪音測試
在怠速噪音上,因為怠速發動機不啟動,此時噪音表現基本就是環境隔音了,雷凌雙擎表現稍好。在行駛起來之后,兩臺車表現差別不是很大。
油耗測試
為了最大程度還原兩臺車真實油耗水平,我們對測試過程中,會因為人為因素導致的變量都考慮到了,起點終點設定在同一家油站,使用同一把油槍,半程交換駕駛員,空調統一24℃。
總結:通過兩臺車對比測試可以發現,配置方面,兩臺車常用的配置普及得都比較好,LED遠近光大燈都是全系標配的。空間方面,凌派銳·混動在后排乘坐方面表現更好,而后備廂空間,雷凌雙擎反向超越。駕駛感受方面,兩臺車都有著響應非常及時的出力特性,這是電氣化車型專屬的駕駛感受。測試環節,加速、剎車、噪音等方面都達到了這個級別車型該有的水準,油耗表現差別不大都很低,百公里4L油。
最后,這兩臺車怎么選,我還真沒有答案,雖然我自己買了雷凌雙擎,但凌派銳·混動的大空間很讓我心動,大后排確實更適合對乘坐有剛需的消費者,根據需求來選吧。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冷博文)
| 車型參數對比 | ||
|---|---|---|
| 圖片 | ||
| 車型 | 凌派2020款銳·混動 1.5L 銳·旗艦版 | 雷凌2021款雙擎 1.8H 尊享版 |
| 官方價 | 16.98萬 | 15.28萬 |
| 廠商 | 廣汽本田 | 廣汽豐田 |
| 級別 | 緊湊型車 | 緊湊型車 |
| 上市時間 | - | 2020-06 |
| 發動機 | 1.5L L4 | 1.8L L4 |
| 進氣形式 | 自然吸氣 | 自然吸氣 |
| 最大馬力(PS) | 109 | 98 |
| 最大扭矩(N·m) | 134 | 142 |
| 變速箱 | E-CVT無級變速 | E-CVT無級變速 |
| 車身類型 | 4門5座三廂車 | 4門5座三廂車 |
| 查看全部參數 | ||
新款凌派怎么選?推薦180Turbo CVT幻夜版
15評論 2021-09-29
試駕新款本田凌派 省油又智能的“小雅閣”
121評論 2021-09-22
少花10萬元換“雅閣”?老車主親測廣本新款凌派
116評論 2022-02-18
新款本田凌派正式上市 售價10.98-16.98萬
39評論 2021-09-28
公平競爭 四款緊湊型車誰更值得買?
4評論 2021-07-14
正在加載中...
海報生成中...
生成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