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測試”是國際上衡量車輛安全性的重要標準。這個測試的名字來自麋鹿,這種動物分布于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北美大部分地區。它們經常會在車輛前出其不意地跳出來,與高速行駛的車輛相撞,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麋鹿測試”中要檢驗的就是車輛回避障礙的能力。
簡介
“麋鹿測試”最早為世人所知是在1997年。當時瑞典汽車技術雜志在對剛剛推出的梅賽德斯·奔馳 A級轎車進行麋鹿測試時一名記者居然發生了翻車事故,最終成績甚至低于出了名的“破車”前東德制造的“衛星”。此事令戴姆勒·奔馳集團高層大為震驚,立刻下令 A級轎車生產線全線停產,同時立刻召回已售出的近 3萬輛 A級轎車及相關懸掛部件,以調整懸掛系統并加裝電子行車穩定系統。此舉也推動了電子行車穩定系統在整個西歐地區的大規模普及。

測試方法
麋鹿測試是國際間慣用的一種測試車輛避險能力的項目,最早由瑞典產生。方法是車輛滿載狀態下(四名乘員,同時行李箱負載相應配重)以恒定速度進入測試區,在不踩剎車和油門的情況下進行高速閃避。由前雙座兩位測試人員反復進行,逐次提高車速,在達到失控狀況下記錄當時的車速,同時再進行兩次驗證,確定失控車速數值的可靠性。在此也要補充說明,測試的時速以車輛本身的時速表為主。

測試實例
我們來看看國產車中以操控見稱的 BORA1.8、標致307 2.0AT、寶馬530i 和 凱迪拉客 CTS 3.6 的麋鹿測試成績。
“寶來清晰的路感能體會到它的底盤和懸架非常扎實和硬朗,在考驗懸架支撐和恢復能力的麋鹿測試中,它的通過速度達到了65km/h,關掉ESP,它的成績只有61km/h。
雖然看起來比寶來要笨重,但307變剛度變阻尼的懸架元件在后段支撐力上有出色發揮,它的麋鹿通過成績達到了63.5km/h,這可是在沒有任何電子系統幫助下取得,我們對307的操控能力不得不刮目相看。”
“以前試過很多次530i,這次也是輕車熟路,輕松而又愉快地體會它韌性十足的懸架和精準的轉向特性。完成模擬緊急避讓障礙物的麋鹿試驗它可達到72km/h,這其中也有電子系統在幫忙。它裝備了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SC,功能相當于ESP),可以很清晰地體驗到在極限將要出現時它及時地介入,儀表盤上DSC燈一閃,你就知道它在糾正打滑的車輪了。那么,關掉它?對,因為CTS沒有這項裝備,可以讓它們更公平地比一下。成績當然會降低,不過在同樣的測試中速度也達到了68km/h。”
另外請注意一點:這些成績,都是專業試車員測出的極限。如果一般用戶去做,恐怕達不到這種成績就已經失控了。
在美國各大保險公司的網站上,也教人在麋鹿出其不意地跳出來時如何應對:抓緊方向盤,盡可能剎車,剎不住就往上撞。絕不要高速閃避。
中國的高速公路上沒有野生麋鹿(有的話早就被送進餐館了),卻經常有動物經常會在車輛前出其不意地跳出來。從原理上講,這和歐美搞的“麋鹿測試”是一回事。
我在這里引用的目的不想講 ESP。只想通過引用此文,讓大家有個概念:大部分車輛的麋鹿測試成績在60-70公里/小時。如果在大大超過 60-70km/h 的情況下進行“麋鹿測試”(高速閃避),那么,即便最新的ABS、ESP等先進設備也救不了你,你的車還會100%不可避免地失控,造成嚴重交通事故。
眾所周知,高速公路恐怕沒人會開 60 - 70km,即使不超速,基本也都保持 110 - 120km/h。如果有有人或小動物或車上掉落的物品意外出現在行駛的路線上,而你進行高速閃避的話,那你的車 100% 失控,造成嚴重交通事故。
文章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