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輕型車戰略棋局 以新格局重塑商用車行業未來
從一輛車的升級到一個行業的重塑,東風輕型車正在下一盤大棋。
2025年11月10日,武漢中國國際商用車展上,東風輕型車以全新高端品牌“東風乾坤”、兩款重磅新車及清晰的新能源戰略,展現了對商用車產業未來的系統性思考。
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小帆在發布會上的致辭一語中的:“東風輕型車作為東風品牌的核心業務,承載著細分市場突破的重要責任。”這句話不僅點明了東風輕型車的戰略地位,更道出了此次品牌升級的行業意義。

品牌升維 從工具屬性到價值認同的躍遷
從發布會現場來看,東風乾坤品牌的推出,可以說代表了東風輕型車對商用車市場細分需求的精準把握。與傳統商用車品牌強調通用性能不同,東風乾坤直接切入“生鮮高效運輸”這一細分市場,以差異化定位避開同質化競爭的紅海。
品牌定位的精準度令人矚目。冷鏈物流與綠通運輸作為高增長領域,對運輸效率、貨物保鮮有著極高要求。東風乾坤定位“中國生鮮高效運輸創領者”,意味著該品牌將錨定那些對時效性與可靠性最敏感的高價值客戶群體,開啟自己的全新高端品牌時代。

不僅如此,更具突破性的是品牌理念從“車”到“人”的轉變。東風乾坤提出的“讓美食速達天下,讓司機舒享旅途”,將關注點從單純的貨物運輸擴展到司機體驗,車載廚具、智能康養座艙、乃至車載AED和制氧機的配置,直擊長途駕駛司機的痛點。
這種品牌價值的升華,反映了東風輕型車對商用車本質的重新思考:車不僅是運輸工具,更是司機的工作與生活空間,是物流價值鏈的關鍵環節。正如東風股份總經理段仁民闡釋這一理念時所說:“東風乾坤既要像‘天行健’一樣,以永不停歇的進取去追求極致的效率,也要如‘地勢坤’一般,以寬厚仁愛的胸懷去承載每一份托付。”,這份對效率與人文的雙重關照,正是東風輕型車實現品牌躍遷的核心支點。通過產品功能與情感價值的深度融合,東風乾坤不僅提升了運輸效能,更重塑了商用車的人文生態。

產品布局 雙線并舉的差異化矩陣
此次,東風輕型車共發布了兩款新產品,東風乾坤K6和東風多利卡“王者歸來”,在產品端我們能看到清晰的產品差異化戰略。前者瞄準高端生鮮運輸市場,后者則定位城配領域,形成互補的產品矩陣。
東風乾坤K6作為高端品牌東風乾坤的首發車型,在技術與配置上均指向“高效運營”。其搭載的東風康明斯新一代四階段油耗標準發動機與2000Bar超高壓共軌系統,可為用戶每年節省燃油成本超過5400元,直擊物流行業“降本增效”的核心需求。

同時,192mm直通式高強鋼車架、法士特變速箱和德納6噸級后橋的組合,強化了車輛的承載性與可靠性。2.1米超寬駕駛室與“睡眠座艙”概念,則體現了對司機工作環境的重視。
而東風多利卡“王者歸來”則以經濟性主攻城配市場,搭載日產全球化發動機,綜合油耗節省12%,百公里節油1.4L,契合城市配送頻次高、路線固定的特點。
價格策略上,兩款車型也形成梯度。東風乾坤K6綠通版倉柵車11.45萬元起,東風乾坤K6冷鏈版冷藏車13.95萬元起,東風多利卡D6載貨車8.1萬元起,東風多利卡D6廂式車8.5萬元起,覆蓋不同預算需求的客戶,這種產品布局保證了東風輕型車在不同細分市場的競爭力。

2030年新能源滲透率超60%的底氣何來?
發布會上,東風股份總經理助理浦倍雷發布東風輕型車新能源戰略目標,到2030年,東風輕型車新能源滲透率將超過60%,遠超行業預測的48.3%的平均水平,大家不禁要問,這樣的底氣來自于哪里?而這就要問乾坤智能底盤、自主高效三電和自主DEA架構這三項核心技術了。
乾坤智能底盤的規劃顯示出了東風在商用車智能化上的長期布局。從2026年的1.0版本到2030年的3.0版本,平臺電壓從600V升級至1000V,最終實現CTC電池一體化結構和中央域控,為高階自動駕駛打下基礎。

高效三電系統重點解決用戶對“補能慢、冬天續航打折”的焦慮。電驅平臺從扁線水冷+碳化硅向扁線油冷+氮化鎵升級,系統效率將從95%逐步提升至97.8%。部分長續航車型將采用東風自研的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50Wh/kg以上。
自主DEA架構則致力于實現“軟硬件解耦”,為未來功能升級留出空間。從3.0域集中式到5.0中央集成式架構,通訊速率從2兆CANFD升級為10G以太網,芯片國產化率從40%提升至75%。

這些技術布局顯示,東風輕型車并非簡單追求電動化,而是通過系統性的技術體系構建,以技術賦能用戶場景,為用戶提供“極致智能、極致安全、極致TCO的體驗”,為未來的市場競爭奠定基礎,也為新能源滲透率將超過60%這一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回顧整場發布會,東風輕型車的戰略布局背后,是商用車行業的深刻變革。隨著新能源輕卡滲透率突破20%,輕型車領域已實現“油電反轉”,市場競爭正從“油改電”的粗放階段進入正向研發的平臺競爭階段。而東風輕型車的戰略棋局此時展開,其高端化、新能源化與智能化的三維布局,讓它在未來商用車市場上有著無可比擬的競爭力。
本文來自【中國卡車網】原創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35
11-13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7
11-11
41
11-11
71
11-11
90
11-10
68
11-10
1459
11-10
39
11-10
167
11-03
95
11-02
378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