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快跑全球出行服務次數超1700萬單
11月13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稱蘿卜快跑每周無人車訂單量超過25萬單,全球出行服務次數已超1700萬,成為全球第一。目前蘿卜快跑覆蓋全球22座城市,全無人駕駛里程數突破1.4億公里,自動駕駛總里程超過2.4億公里。

重點:
ARK機構研究數據顯示至2030年,美國的Robotaxi每英里費用降至0.25美元,打車需求放大五到七倍。
李彥宏認為無人駕駛正在給城市生活帶來顛覆性改變;其不僅改變交通、出行,甚至還會改變整個社會生態。當打車足夠便宜的時候,需求就會被激發出來。無人車會成為人們一個全新的、移動的生活空間,帶來非常多的新可能。

觀點:
無人車或為未來出行主要方式,私家車或有可能成為過去式。
如何改變整個生態?
乍看之下或許這樣的描述有些夸張,但可能真的會實現;而且不論何時能實現,這都是一個戰略發展目標。汽車的“新四化”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電動、網聯、智能、共享;前三個階段顧名思義,智能階段主要的技術攻關方向是自動駕駛,目前只是進入第三階段的初級階段。
然而共享是第四階段,也是最終目標,而共享的前提就是自動駕駛。
反之,自動駕駛技術一旦成熟且普及應用,私家車的必要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當汽車不再需要人工駕駛,為什么還要去購買一輛私家車呢?
屆時的汽車已經實現高度智能化,儼然成為了“移動智能終端;”人們的用車方式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在用車時只會在汽車里看資訊、刷視頻或工作,做著在其他場景中一樣的事情。這樣的汽車已經沒有自身的價值,真正成為了純粹的交通工具。而電驅動技術又會讓汽車的性能、操控,乃至于設計高度同質化,不同品牌的車子看起來也會像雙胞胎一樣,這只會讓私家車的吸引力進一步降低。
此時一旦出現使用成本更低且使用體驗同樣良好的無人駕駛車,且使用便利性足夠高,那么愿意去買私家車的人必然會大大減少。

無人駕駛車不需要自己購買保險,也不需要定期維保養護,更不需要為停車、違章和風險成本顧慮;其使用成本顯然會低于私家車,也會比傳統出租車和網約車更低,因其省下了最大一塊成本,那就是人工成本。
同時智能座艙關聯用戶賬號信息之后,用戶在約車的時候即可實現車輛座椅、空調、多媒體等參數信息的同步,車輛的使用體驗會與私家車相同;且只要養成時間和行程規劃的習慣,其用車便利性只會更高。

現在應當能理解李彥宏的“甚至”了,當然這也是筆者的主觀分析結論。
但是只要共享化是最終目標,那么Robotaxi則必然是取代出租車、網約車,乃至于最終取代私家車的角色;屆時汽車產業生態是必然會進行調整的,而出行方式的變化也難免會改變社會生態。加之自動駕駛技術在物流運輸領域的應用,與駕駛、物流相關的職業也會受到挑戰;物流運輸的無人駕駛技術應用會降低運輸成本,而陸路運輸中的公路運輸占比超過8成,于是衣食住行的商品價格也會出現變化。
李彥宏關于可能會改變社會生態的預言不是夸大其詞。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45
11-13
分享相關推薦

10
11-13
34
11-13
0
11-13
0
11-13
14
11-13
0
11-13
24
11-13
0
11-13
14
11-13
13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