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 E5 Sportback往返860公里看雪山,不旅行還叫什么奧迪旅行車

10月底開著奧迪 E5 Sportback去看了雪山,總共兩天行程,好吃好喝開著也不累。
總體路線是:成都-康定-姑弄村,往返總共860公里。簡單總結和大家分享一下:
01
電車跑高原+高速,靠譜么?
我是95%電量從成都出發,300多公里開到康定。這一路上大部分都是高速路,我們頂著限速開。
這個路段上需要注意的是,限速大部分是120,但也有時候是80。對于電車而言,這一程不算太友好:總體都是上坡,綜合下來能耗會比較高。
我們這臺先鋒 quattro版本在升級了20寸輪轂之后,本身滿電標定續航歷程就只有570公里。

這一程我們一路上走走拍拍,不可錯過的是天全服務區,這里有“此生必駕318”的網紅打卡點,而且咖啡店和肯德基也啥都有。
一路不用充電,但是對于有里程焦慮的小伙伴而言是個心理考驗。我們到也沒特別擔憂,反正到了我們住的康定新城的酒店,基本上就跑干了,這個時候能耗顯示是25-26的樣子。
到酒店之后充電樁很多,就光停車場里的充電樁品牌都有好幾個,所以對于充電這塊完全不用擔心。
第二天滿電出發,導航去“姑弄村”,這里是看雅拉雪山的一個絕佳點,而且路寬也都非常好,不需要SUV以及走懸崖路。
這一路是比高速路更陡的上山,上山時能耗確實很高(目測這個時候到了26-27),但不用怕——有上坡總有下坡的嘛。

看完雪山,掐著晚飯時間往康定走,不用進城,路過找到還可以的飯店就直接吃了。我們是大概5點過吃的晚飯。
回程路上,我們補了一次電,但因為全是長下坡——此時的能耗只有7左右。當時同事說,也許能一路滑回去不用充,我是覺得太極限了沒必要。
所以其實最省時的方式是吃晚飯的時候把充電解決了,不過我們是在路上服務區充的,只充了半小時,這個時候是充電效率最高的,完全足夠開回家了。

確實,實測補個十五分鐘就夠了,因為開回家都還有剩余。
等于是第二天康定-姑弄村-成都的行程,開下來平均電耗是15-16。畢竟上午康定到姑弄村的電耗最高,能達到27以上,還是回程的下坡把總體能耗拉回來了。
總計860多公里的行程,過夜充一次,回程路上補一次15分鐘左右即可。我認為相比開油車的體驗,并沒有因為純電而感到里程焦慮和耗時。
所以,奧迪即便在純電的賽道上,也是完全能勝任旅行搭子這個角色的!
02
高原、雪山、奧迪 E5
整個行程當中,我們路過最高的地方海拔是4100-4300米,人會略有高反。

記得帶氧氣罐,我們這次買的智能鼻吸式的氧氣罐好評,智能程度是:你吸氣的時候才自動供氧,呼氣的時候完全不會出氧,而一罐氧氣罐連續吸氧能用大約半小時。氧氣罐放在杯架里,鼻吸管掛在脖子上,也不會影響雙手開車。

我有點頭暈的時候,手表報警顯示血氧只有87%,吸了幾口就到95了,所以實測相當管用。
在盤山公路行駛的時候,電動quattro帶來的駕駛樂趣就完全呈現了。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開的路段,眼前是雪山美景,路況也非常好,行駛在路面的熨貼感讓人感到——你只有在這種視覺、觸覺、速度感拉滿的地方,才更能呈現一臺奧迪旅行車的價值。

順帶說一句,這臺車不暈車,這也是底盤調校功底在實際使用場景中的樸素體現。
進入姑弄村的路,基本上都是鋪裝路面,只有在下到鋪裝路面外之后,有一些尖劈石頭需要小心避開。
總體來說,奧迪 E5在非鋪裝路面的行駛還是不用擔心,因為我感覺底盤和姿態都要比一般轎車還要高一點。

在姑弄村正看雅拉雪山,擺一張露營椅,其實啥都不用,都不需要帳篷,就這一張椅子,感覺自然就來了。
03
總結
我認為,假如是購買先鋒PLUS版本的800V大電池,因為本身能耗就更優秀,同樣路程的話,頭一天晚上在酒店充滿,第二天回程是肯定不用充電就能直接回到成都的。
而在補能保障方面,整個高速路上的服務區基本都有充電樁,這個行程在補能上完全不用操心。
至于我最喜歡的山路駕駛部分,對我來說后驅和四驅都可以,四驅的樂趣和上限都會更高,但因為我們去的時候還沒結冰也沒下雨,所以不挑車。但要是遇到川西的雨雪天氣,不是四驅的話就必須上防滑鏈來做安全保障了。

所以,四驅在川西基本上首選項。盡管我們依然有點遺憾沒買旗艦版四驅,但和奧迪 E5 Sportback的這一程,完全讓我們不后悔這個決定。
(END)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8
11-08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2
11-06
38
11-05
79
11-05
51
11-04
25.53萬
10-22
101
10-17
141
10-17
98
10-16
68
10-14
87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