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行車焦慮,納米06用L2級智能輔助駕駛帶來從容出行
當“L2級智能輔助駕駛”這個曾經代表高科技高溢價的詞匯,逐漸成為十萬級新能源汽車配置表上的常客時,一場關于體驗的暗戰已然打響。
消費者很快發現,同樣是L2,不同車型帶來的感受卻天差地別。有的只能在理想路況下短暫介入,像個需要時刻照看的新手;有的則對非常規障礙物視而不見,讓人心驚膽戰。這種配置相同,體驗不同的尷尬,正是當前市場智能化普及過程中的核心痛點。
也正是在這片體驗的迷霧中,東風奕派納米06喊出了“入門即享L2”的口號,它并非簡單地在配置單上增加一個選項,而是立志要填平這道體驗的鴻溝,讓十萬級用戶享受到的是經過市場驗證、可靠好用的真L2。

參數競賽到體驗革命的行業思考
在當前的汽車消費市場中,“性價比”是一個被頻繁提及的詞匯。然而,在智能化的浪潮下,這個詞的內涵正在發生深刻的演變。
過去的性價比,可能更多地指向馬力、續航、屏幕尺寸等硬性參數;而今天的“智價比”,則越來越側重于科技功能在實際使用中的流暢度、可靠性和場景覆蓋廣度。
東風奕派納米06的切入點正在于此。它敏銳地捕捉到,十萬級消費者對于智能輔助駕駛的需求,并非追求無人駕駛的科幻感,而是渴求在真實駕駛場景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減負與安全保障。

因此,它的L2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從設計之初就明確了“實用主義”導向。無論是應對每日通勤的疲憊,還是解決狹窄車位的泊車焦慮,系統功能的開發都緊密圍繞用戶的核心痛點展開。
這種思路,代表了汽車產業一種更健康的發展方向:技術下沉不應是簡單的功能移植,而必須是體驗的同步升級。納米06依托東風“天元智能”的背書,將經過高端市場驗證的技術進行適配和優化,確保下放的技術是穩定、可靠的“成品”,而非需要用戶共同完善的“半成品”。

這種做法,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用戶價值,更在行業內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桿。智能普惠的真正意義,在于讓每一位用戶,無論預算多少,都能享受到成熟、好用的智能科技,從而重新定義了十萬級車型的“智價比”內涵。
構建可靠智駕體驗的雙重保障
任何卓越的用戶體驗,都離不開堅實的技術根基。納米06所構建的“真L2”體驗,建立在感知與決策兩大系統的協同進化之上。

在感知層面,納米06搭載的超高分辨率慣導雙目攝像頭,是其區別于同價位車型的一項關鍵優勢。這套系統的工作邏輯,高度模仿人類的雙眼視覺。通過兩個800萬像素攝像頭形成的視差,它能夠實時獲取環境的深度信息,精準構建出前方道路的三維模型。
這種能力的直接價值體現在對非標準障礙物的識別上。無論是路上突遇的異形車輛、臨時擺放的施工水馬,還是體積較小的雪糕筒,雙目系統都能比傳統單目方案更早、更準確地將其識別為障礙物,并為后續的決策系統預留出更充裕的反應時間。“多一雙眼睛”的守護,極大地提升了系統應對復雜、突發路況的能力,為安全奠定了第一道防線。

在決策層面,納米06采用的“可解釋端到端算法大模型”則扮演著“智慧大腦”的角色。它打破了傳統算法將感知、預測、決策、規劃割裂開的模塊化壁壘,用一個統一的模型處理從“看到”到“行動”的全過程。
這種架構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車輛的控制更加擬人化、更加流暢。加速、剎車、轉向的時機和力度都更接近一位經驗豐富的駕駛員,減少了機器操控的突兀感,提升了駕乘舒適度。

更為重要的是“可解釋性”。這意味著工程師能夠追溯系統每一個決策背后的邏輯鏈。當系統執行一次自動變道或緊急制動時,研發人員能夠清晰地了解是哪些感知數據觸發了這一決策。
這不僅極大地增強了系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也為功能的持續迭代和快速優化提供了精準的方向。配合全場景數據驅動的訓練模式,這套系統具備了持續學習和進化的能力,真正實現了“越開越聰明”的良性循環。

將技術力轉化為日常出行幸福感
智能駕駛技術的終極價值,不在于實驗室的完美數據,而在于它能否在用戶每一天、每一段的行程中,提供切實的便利與安心。納米06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以其全面的場景覆蓋能力,將前沿技術無聲地融入用戶的出行生活。
對于高速公路與城市快速路場景,其“導航領航輔助駕駛”功能提供了近乎“管家式”的服務。不依賴高精地圖的特性,讓它擺脫了“等待開城”的限制,實現了全國范圍內“買來即用”的無縫體驗。
系統能夠自主完成智能上下匝道、根據導航路線提前選擇最優車道、自主完成絲滑的變道超車,并能精準識別匝道口,有效避免錯過出口的尷尬。其高達99%的大曲率匝道通過率,給予了駕駛者極強的信心,將長途駕駛從一種精神與體力的負擔,轉變為可以相對放松的旅程。

針對頻率最高的城市通勤場景,“記憶領航輔助”功能則展現出了其獨特的魅力。用戶只需在家庭與公司之間這條固定路線上手動駕駛一次,系統便能記憶這條路線。最多可支持10條150公里的路線,此后,在悉的道路上,車輛即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從起點到終點的輔助駕駛,還能在開過的路段,輔助駕駛表現越好。它不僅能處理常規的直行和跟車,更具備了通過復雜路口和無保護左右轉的能力。這項功能將駕駛員從日復一日的重復性操作中部分解放出來,讓枯燥的通勤時間變得更為輕松和愜意。
在泊車這一傳統痛點領域,納米06的“多場景智能泊車”系統真正做到了“有位就能停”的承諾。其功能矩陣涵蓋了從公開停車場到私人車位的各種情況。
“融合泊車”可以智能識別垂直、水平、斜列等多種劃線車位,并能輕松應對空間車位;而“記憶泊車”功能則專為有固定車位或頻繁出入固定地下車庫的用戶設計,它能實現跨層記憶,在長達2公里的路線中自動避讓障礙物、完成會車禮讓,最終精準泊入車位。
再結合手機藍牙泊車和鑰匙泊車輔助功能,即便是面對極端狹窄、人員難以上下車的車位,用戶也能從容應對。這一整套泊車解決方案,系統性地終結了泊車難的困擾。
總結
東風奕派納米06證明,真正的智能化普及,核心不在于堆砌最前沿但未經驗證的概念,而在于將成熟、可靠的技術,以用戶感知最強的方式,帶入主流消費市場。
通過“天元智能”的技術賦能,納米06在感知、決策和執行層面構建了扎實的系統能力。通過全場景的功能覆蓋,它將這種技術能力轉化為用戶在日常高速、城市通勤和多元泊車場景中觸手可及的便利與安全。這背后,體現的是東風作為“央企國家隊”的務實與遠見,不追求喧囂的技術炒作,而是堅持扎實造車、科技為民的理念。
智能駕駛的未來,不僅在于不斷突破技術的上限,更在于持續抬升用戶體驗的底線。當智能科技真正成為每一位用戶都能輕松擁有并信賴的出行伙伴,我們才可以說,智能平權的時代,真正到來了。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39
11-08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03
11-07
178
10-30
1898
10-28
74
09-30
80
09-29
40
09-29
133
09-28
198
09-28
144
09-27
64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