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界H5交付不及預期,是品牌過分自信,還是產品有落差?
對于尚界H5,上汽可謂自信滿滿,認為尚界H5毫無保留的推出了技術平權,將重新定義B級SUV新標準。
同時,新車上市1小時大定破萬,10天小訂超8萬輛,是對這份自信做了最好注解,有人說上汽+華為,這兩個王者聯手,起手便是高端局。
不過最新披露,尚界H5在10天內完成銷售1901輛,這成績看似不錯,但與1小時大定過萬的數據還是形成了巨大反差,銷量并沒有預期那么高,上汽的這份訂單成績,不得不讓人質疑。

強強聯手,表面看確實豪華
從表面上看,尚界H5含兩種豪華。
一是背景豪華,沒有哪一款車型的背景,比尚界H5的上汽+華為背景更為豪華,上汽今年9月份上汽整車銷售43.98萬輛,銷量規模穩居行業第一;而華為的鴻蒙智行全系交付也超過了100萬輛。兩家聯手,那就是王炸。

二是配置豪華,尚界H5的配置,最亮眼的三處,華為乾崑智駕ADS 4+鴻蒙座艙+1360km超長續航。
要背景有資源,要價格有配置,這樣一款車,華為和上汽肯定是要寄予厚望的。余承東說,華為希望將高階智駕下探至20萬元以下市場,這是一個海量的市場;賈健旭說,主流市場的破局者來了,尚界H5毫無保留的推出了技術平權,重新定義B級SUV新標準。

咱得能分清,這兩位大咖展望尚界H5的美好未來,肯定不是說著玩,因為雙方為尚界H5制定了明確的銷量規劃,一個月2萬輛,并且還向供應鏈釋放了年銷40萬輛的備料計劃,當然,這也包含一些后續車型。
不過,有了這樣的背景,這樣的實力,這樣的信心,按照以往經驗來看,尚界H5上市一周銷量銷量起碼要有5千輛左右的規模,后期或許才能釋放出月銷2萬輛的成績。

當初比亞迪秦L上市一周銷量4963輛,后期銷量才穩定在2萬輛以上,但尚界H5一周銷量顯然還不夠看,這對月銷2萬輛的預期,也釋放了一個不好的信號。
低配拉低門檻,實際與預期確有落差?
確實,上汽+華為確實可以產生光環,可《鳳凰傲意圖》和《小雞啄米圖》都有光環,但兩者的硬實力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也就是說,不管背景如何,想要高銷量,汽車制造商就得拿出足夠的誠意,消費者認可的從來都是產品品質有多高,而不是車輛背景有多豪。
那起售價15.98萬元的尚界H5,有沒有硬實力?

尚界H5采用了400V平臺,而目前很多20萬級別的產品,都已經采用了800V平臺,800V平臺可以通過更高壓來降低電流,實現更快的充電時間,更高的能效,而400V平臺充電速度和能效相對較低,但確實成本也更低。
還有像是座椅按摩通風,座椅包覆材質,尚界H5也并無優勢可言,還有在車身懸架上,尚界H5的麥弗遜是前懸架,與一些競品的雙叉臂獨立懸架相比,有扛側傾能力弱,高速過彎容易推頭發飄,操控穩定性差等弱點。
另外,還有試駕過尚界H5的車友表示,感覺座椅不舒適,過減速帶讓人瞬間清醒。

對于車內空間,駕乘舒適感以及電池技術,尚界H5的表現與網友預期確有落差,可畢竟尚界的背后還有華為,高階智駕功能肯定會為尚界H5加分不少。
但問題是,你以為高階智駕是白給你的么?

15.98萬元的起售價看起來確實很便宜,但如果你想要高階智駕功能,就還需要選裝Max版,那價格就來到了17.98萬,這還不算完,還要額外支付1.2萬元的智駕包,那高階智駕版的尚界H5,價格就到了19.18萬元。確實,裸車價還是20萬元以內,但在車身空間上,內飾豪華程度,以及平臺技術上,與20萬出頭的車型,比如嵐圖FREE+相比,又遜色的不少。

那換句話說,尚界H5的低價格,是通過降低配置來實現的,這與消費者的預期,顯然有著明顯的差距。
寫在最后:我們很理解上汽與華為聯手,想用尚界H5做主流市場破局者的心情,但想要做破局者,必須在同等配置下,用更低價格,更優服務來實現,而不是通過低配來實現低價。想要銷量達到車企的預期,產品就要達到消費者的預期。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89
11-02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65
11-05
1575
11-04
156
11-04
2141
10-25
2008
10-22
2043
10-22
2278
10-22
88
10-20
56
10-17
88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