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頭巷尾到“總統嚴選”,看比亞迪的全球名單有多硬核
2025年10月9日,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工廠,一輛比亞迪宋Pro的駛下生產線,標志著比亞迪第14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誕生。這個數字本身已是里程碑,但更引人注目的是站在車旁的巴西總統盧拉——他不僅是儀式的見證者,更成為了這輛車的車主。這一幕,生動地詮釋了比亞迪在全球市場所獲得的非凡品牌認可,并將其卓著的出海成績推向了新的高度。

王傳福向盧拉交付比亞迪第1400萬輛新能源汽車
品牌認可的最高形式,莫過于其產品成為國家元首的座駕。比亞迪深諳此道,并已將其轉化為全球拓展的獨特優勢。巴西總統盧拉(先后擁有唐EV、宋Pro)、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仰望U8)、約旦王后拉尼婭(仰望U8)、尼泊爾前總統班達里(比亞迪e6)……這份不斷延長的政要用戶名單,絕非偶然。它是對比亞迪產品從安全、性能、舒適到科技的全方位極致認可。這些元首的選擇,是一種強有力的國家背書,極大地提升了比亞迪在當地乃至全球市場的品牌公信力與高端形象。

比亞迪與奔馳聯袂創立騰勢汽車,首次讓中國新能源汽車站上了世界級豪華的舞臺
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名片”:當元首的座駕穿行于國家要事與日常出行之間,比亞迪已超越了一個商業品牌的范疇,進化成為展示中國科技創新實力與高端制造能力的“移動新名片”和“無聲外交官”。它以一種最直觀、最可信的方式,向世界傳遞著“中國智造”已躋身全球一流的清晰信號。

王傳福現場致辭
巴西市場:2025年1-9月累計銷量達7.7萬臺,榮膺當地新能源汽車銷冠,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統治力。
全球出口:2025年8月單月,比亞迪乘用車出口量達79,603輛,同比飆升154.5%,增速領跑行業。1-9月累計出口已突破70萬輛大關,勢頭迅猛。

多點領先:在西班牙、法國、意大利、泰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比亞迪的銷量已實現對特斯拉的超越,成為當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導者。
“扎根式出海”的深度實踐:比亞迪的出海,早已超越了簡單的產品貿易(CKD/SKD組裝),進入了全價值鏈本地化的“深耕模式”。
在巴西:卡馬薩里工廠不僅帶來就業,更深度融入當地,通過為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提供綠色接駁服務,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樹立了負責任的全球企業公民形象。
在烏茲別克斯坦:工廠實現了超過60% 的零部件本地化率,雇傭數千名員工并建立培訓體系,真正實現了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推動了當地汽車產業的升級。
這種“工廠與社區共成長”的模式,使得比亞迪贏得了對象國從政府到民眾的深度認同,為其長期可持續發展構筑了堅實的“護城河”。
無論是元首的青睞還是市場的熱銷,其根本在于比亞迪牢不可破的技術護城河。作為全球少數全面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及車規級半導體等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的企業,比亞迪的刀片電池以其極致安全定義了行業標準,仰望U8的顛覆性技術則展示了頂尖的創新能力。這種對核心技術的全鏈條掌控,確保了產品擁有“元首級”的安全、可靠與卓越體驗,是贏得全球信任的根本所在。

巴西總統盧拉、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與比亞迪巴西卡馬薩里工廠員工合影
第14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下線,象征著中國汽車工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比亞迪的全球化路徑,為中國制造業提供了重要啟示:真正的全球化不是簡單的產品出口,而是技術、標準、管理和文化的綜合輸出。
更深層來看,比亞迪的成功折射出中國在全球綠色轉型中的角色演變。從氣候治理的參與者到綠色技術的貢獻者,中國企業正在通過實實在在的技術創新,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加速,比亞迪奠定的“技術驅動+本地融合”模式,或將成為中國制造業全球化的標準范式。這不僅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更代表著中國與世界經濟互動方式的升級。
在這個百年未有的產業變革時代,比亞迪的1400萬輛,既是一個里程碑,更是一個新起點。它預示著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從“制造在中國”到“智造為世界”的深刻轉型。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190
10-2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49
11-08
39
11-07
114
11-03
128
11-01
76
10-30
79
10-24
134
10-24
67
10-23
135
10-21
176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