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座SUV進入「戰國時代」:小米零跑整花活,理想成了舊勢力
固守成功路徑的理想,正在成為大六座SUV迭代中的“舊勢力”。
2025年9月的新造車銷量榜單中,“半價理想”零跑汽車?交付66,657輛,同比增長97.4%,連續七個月領跑新勢力陣營,成為第二家達成百萬產量的新勢力車企。
相比之下,“正統”理想汽車?反而跌落到新勢力第六名,9月交付33,951輛,同比下滑36.8%。

圖源:理想
曾以“奶爸車”定義三十萬級六座SUV市場的理想,為何在2025年陷入“先揚后抑”的被動局面?
答案藏在市場的劇變里。2022-2024年,理想用精準的家庭定位打開了三十萬級六座SUV市場,累計交付量均突破百萬輛大關,一度形成壟斷格局。但進入2025年,零跑、奇瑞、深藍、銀河等新玩家攜差異化產品密集入局,硬生生在被理想統治的大六座SUV的市場中撕開了裂縫。
理想策略失效:被“親子標簽”困住的舊王
回顧2024年之前的大六座SUV市場,理想的統治力堪稱“現象級”。
其L系列四款車型在20-45萬元價格帶構建起無懈可擊的防線:L9作為全尺寸旗艦累計交付突破25萬輛,L8穩坐30-40萬價位銷冠,L7摘得30萬以上新能源車型桂冠,L6交付即破23萬輛。
但成也“親子”,敗也“親子”。當理想將奶爸車的標簽貼到極致時,也給自己套上了枷鎖。
最直觀的缺陷是場景創新的嚴重同質化:從L6到L9,所有車型的核心設計邏輯都圍繞“家庭出行”展開,卻完全忽略了商務接待、朋友結伴出行等多元化場景。

圖源:理想
作為國內增程賽道的拓荒者,理想汽車曾憑借先發優勢,成功開辟出一片增量藍海,快速建立起用戶認知壁壘。但隨著各路車企紛紛入局,曾經的藍海已加速演變為硝煙彌漫的紅海,市場中任何潛在的細分機會,都被競品迅速捕捉并填補,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
曾以“摸著石頭過河”姿態拓荒的理想,如今正遭遇“摸著理想過河”的競爭者全方位圍追堵截。
在眾多對手中,問界品牌帶來的競爭壓力尤為突出。從問界M5到全新升級的M7、家用旗艦M8再到高端旗艦M9,問界的產品矩陣逐步清晰完善,且每款車型都精準鎖定理想的核心產品線:問界M5直接切入理想L6的目標市場爭奪份額,問界M7瞄準理想L7、L8所在的主力細分市場,問界M8與M9則向上對標理想L8、L9,形成了對理想核心產品的全面“包抄”格局。
以今年4月上市的問界M8為例,其市場表現堪稱年度“爆款”標桿:正式交付后僅45天,交付量便順利突破2萬輛,上市四個月的累計交付量更是飆升至8萬輛以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理想汽車自6月起便陷入銷量持續下滑的困境。
兩者市場表現的懸殊反差,清晰展現出問界的強勢崛起已對理想的核心用戶群體形成了顯著分流。
外部競爭之外,更大的癥結來自于內部的搖擺與糾結。
原本寄望憑借純電SUV系列開辟第二增長曲線的理想汽車,其純電板塊的起步之路卻布滿荊棘。
作為該系列的開山之作,理想i8上市后的市場反響,無疑給滿懷期待的理想澆了一盆冷水。售價遠超消費者心理預期、繁雜的版本配置設定,再加上交付前漫長的等待空窗期,這三大因素疊加,成為了阻礙用戶下訂的“三座大山”。
面對不及預期的市場反饋,理想迅速啟動策略調整:不僅果斷簡化配置體系回歸單一版本,還同步推出降價舉措。然而,首發失利造成的市場信任損耗與口碑影響,已難以輕易消解。理想i8的出師不利,實則折射出理想汽車當下的雙重困境與深層糾結。
一方面,其賴以起家的增程板塊正承受著日益激烈的市場擠壓,亟需純電業務拿出亮眼表現來提振整體士氣、驅散增長陰霾;另一方面,L系列作為核心盈利支柱所形成的定價紅線,又讓理想在純電車型的定價策略上束手束腳。怕純電車型定價過高錯失市場,更怕定價過低反過來沖擊增程車型的市場根基,這種“左右為難”的割裂狀態,讓理想在增程與純電的平衡中陷入煎熬,最終陷入了兩頭都未能如愿的尷尬境地。
大六座SUV的“戰國時代”來了
理想的被動,恰恰其他大六座SUV“新勢力”的機會。
近期,網絡上出現了多款旗艦 SUV 的路測諜照,小米、蔚來、智己等品牌的大六座SUV正蓄勢待發。
這些已在測試的新車,其中的一些是全新車型,肩負著品牌向上,或拓展新賽道的重任;也有一些是經典產品的年度改款,外觀設計、基礎能力的變化,備受品牌粉絲的關注。
相同點則在于,這些被安排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亮相的新車,將共同組成 2025 年市場競爭的「壓軸大戲」。而他們身上也大概率搭載了各自品牌的最新技術成果,是車企現階段實力的直接展示。
其中,小米首款增程式中大型 SUV(開發代號 “昆侖”,或命名 “YU9”)的發布時間尚未明確。有消息稱可能在 2025 年底至 2026 年初登場,也有博主預測會延至 2026 年中后,11 月底的廣州車展或成其首秀舞臺。

圖源:微博
目前信息主要來自網友拍攝的路試偽裝車。雖設計細節未公開,但外觀輪廓已清晰:車長約 5.2米,車身偏高且造型方正,區別于小米 YU7 的 “運動” 標簽,更契合 6 座家庭用車需求,能提供更寬敞乘坐空間。

圖源:微博
其前大燈組與 SU7、YU7 不同,或預示增程家族將采用全新設計語言;部分測試車頂部疑似有可拓展平臺,未來或搭載類似比亞迪無人機升降平臺的功能。不過,網絡曝光的路試車外觀存在差異,部分偏方正、部分偏流線型,最終設計需等官方定稿。
蔚來全新旗艦 SUV ES9 已確定 2026 年第一季度正式登場,今年年底大概率開啟預熱。網友拍攝的路試偽裝車給人 “體量超級大”“龐然大物” 的直觀感受,對比定位稍低、車長 5280mm 的全新 ES8,ES9 尺寸更大。

圖源:微博
預測 ES9 車長接近 5.4 米、車寬超 2 米、車高近 1.9 米,已接近 “全尺寸 SUV”,有望成為中國市場在售尺寸最大的新能源車之一。配置方面,有博主通過肉眼觀察,猜測其將搭載與蔚來技術旗艦 ET9 同款的避震系統;考慮到產品定位,ET9 的 “天行底盤”(含主動懸架)、線控轉向、九霄天琴音響系統等技術或下放至 ES9,乘用及儲物空間也將比 ES8 進一步提升。
智己 LS9 已現身工信部申報名單,外觀設計完整曝光,因尺寸與氣場突出,被網友稱為 “陸家嘴攬勝”。該車定位大型 SUV,具體尺寸為 5279mm,軸距 3160mm,采用全新設計語言,前后燈組均與過往智己 SUV 不同。

圖源:微博
其核心賣點是 “恒星增程系統”,配備 66kWh 電池包,可實現 450km 純電續航。不過,數月前曝光時,“大電池增程” 特性讓其看點十足,如今搭載大容量電池包的增程車型日益增多,智己 LS9 將面臨更大競爭壓力,更多配置需待年底發布會揭曉。
此外,零跑D19、奇瑞風云T11、騰勢N8L等車型也已在近期發布,大六座SUV的“戰國時代”,正式來臨。
新舊之爭的本質,是需求迭代
新勢力猛烈進攻,舊勢力艱難防守。不過,把理想歸為 “舊勢力”,不是否定它的行業價值,畢竟是理想憑精準的產品定義,硬生生鑿出了三十萬級大六座 SUV 這個細分市場。
但 2025 年市場劇變下,過去的成功經驗往往會變成未來的枷鎖,而新舊勢力的差距,本質上就是能不能擺脫這份路徑依賴。
理想的路徑依賴,從理想 ONE 開始,“家庭用戶” 成了它的核心標簽,后續 L 系列迭代始終圍著這個標簽轉,慢慢養出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慣性。

圖源:理想
等到市場需求從滿足單一家庭場景轉向適配多元場景時,理想的反應明顯慢了半拍。
其實新舊勢力的博弈,說穿了是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差。理想早期能成,是精準抓住了家庭用戶的 “顯性需求”,要大空間就加長軸距,要帶娃就加兒童配置,這些都停留在“功能滿足”層面。
但新勢力已經跑到了體驗思維:問界發現家庭用戶也有商務需求,所以就做了雙場景模式;小米留意到年輕人看重生態聯動,就打通車機和智能家居;從“給功能”到“造體驗”的轉變,正是現在需求迭代的關鍵。
對用戶來說,就是“全都要”。理想單靠奶爸車的單品優勢,自然扛不住壓力。
但這并不意味著理想沒機會翻盤,它手里還有兩張好牌:龐大的用戶基數讓它握有行業最全的家庭用戶數據,“移動的家”的理念在家庭群體里依然有號召力。只要能打破奶爸車的標簽,在商務、智能生態這些場景上找到突破,再加快純電技術落地,未必不能重回巔峰。
2025 年的大六座 SUV 市場,就是一場打破舊秩序的革命。理想的暫時落寞,說明靠單一場景吃遍天的時代過去了,只有跳出過去的路徑依賴,以用戶體驗為核心做場景創新和技術迭代,才能在這場 “汽車戰國時代” 里站穩腳。
說到底,理想的“舊勢力”標簽不是否定,更像一句警示:在汽車行業的變革浪潮里,沒有誰能靠過去的成功一直站在頂端。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014
10-20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1
11-07
1897
11-04
155
11-02
2185
10-27
1669
10-25
144
10-23
1832
10-22
232
10-20
61
10-17
1987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