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獅“水陸兩棲車”開售,13B轉子發動機,伯克利噴氣驅動器
如何在陸地和水里工作?
價格如何?制造者是誰?
水陸兩棲車為何沒有大規模量產?
海獅水陸兩棲車并不是簡單的小船加上幾個輪子,而是一款造型特殊的超跑,設計目標是挑戰水陸兩棲車的速度記錄。

如何在陸地和水里工作?發動機與驅動系統解析
海獅水陸兩棲車的設計重點在于如何在陸地與水面之間無縫切換。為了實現這一點,這款車配備了兩種不同的動力系統,其中陸地動力系統從1974年的馬自達RX-3上拆下,是經典的13B轉子發動機,以高轉速和平順的動力輸出聞名,當然更主要的是,13B轉子發動機體積小,動力大,在不占用大量空間的情況下,就可以達到傳統V6發動機的功率數據,讓海獅水陸兩棲車的速度突破201km/h。

當海獅進入水中時,采用液壓系統將前輪收起,并調整前擾流器的角度,像船頭一樣切割水面。原本的輪胎系統會收起,取而代之的是伯克利12 JC噴射泵,通過水流推動車體前進,常用在快艇上,噴射泵的設計比傳統船只螺旋槳設計更穩定,阻力更小,操控更簡單,水上速度可以達到96km/h。

價格如何?制造者是誰?
海獅水陸兩棲車的設計與制造由工程師Mark Witt主導。Witt的目標是創造一輛能在陸地和水上高速行駛的超跑,傳統水陸兩棲車更像是旅游觀光車,慢悠悠的速度讓人難以提起興趣。

海獅的車身采用鋁合金單體殼結構,并配備了不銹鋼浮筒,確保車體的強度和耐用性,還能在水面上保持良好的浮力。車內的單座艙采用了很多數控銑削的精密零件,呈現出復古又未來的駕駛艙,甚至有點“賽博朋克”,類似飛機操控桿的搖桿用于操作水上模式。當然這樣一款車價格并不低,2012年首次亮相時,價格大約為25萬美元。如今,海獅再次進入市場,即將進行拍賣,預估價格在10萬美元以上。



水陸兩棲車為何沒有大規模量產?
水陸兩棲車作為一種跨界車型,功能用途要比傳統的車輛和船只更豐富,但由于其設計的復雜性和高昂的成本,至今并未出現大規模量產的例子。除了海獅,還有幾款著名的水陸兩棲車,例如Gibbs Aquada,這款車是Gibbs公司制造的一個成功范例,Aquada的水上行駛速度可達到48km/h,雖然遠低于海獅,但其穩定性和實用性更為突出,適合家庭和日常使用。


另一款經典車型是Amphicar Model 770,這款車誕生于上世紀60年代,在1961到1965年期間生產,由漢斯·特里普爾設計,匡特集團工廠生產,單代共生產了3878輛。“Amphicar”這個名字源于“兩棲”(amphibious)和“汽車”(car)的組合,這款車的速度并不快,搭載48馬力的凱旋摩托發動機,但價格低,一度受到玩家的追捧。

熱度過后,Amphicar并沒有持續熱銷,主要原因是用起來并不方便,在水中行駛后,上岸需要在多個部分加注機油,其中一個加油口位于后座下方,還需要拆下后座,使用便捷度不如汽車拖著快艇或小船,慢慢淡出車圈。

盡管有些水陸兩棲車曾在市場上推出,但它們的生產量普遍較少,主要原因是這類車的高生產成本、技術難度和市場需求有限。像海獅這種專為挑戰速度而設計的水陸兩棲車,受眾群體更小。

選車偵探觀點:盡管水陸兩棲車目前沒有普及,但它們無疑代表了一種創新與冒險精神,海獅是為挑戰速度而生,憑借獨特的轉子發動機和噴射泵驅動系統,在水里和陸地上都有較高的速度,但價格高昂,制造難度高,用起來并不方便。25萬美元的價格,完全可以換成一臺跑車和一艘快艇的組合,在水里和陸地上更得心應手。大家覺得兩棲車有市場嗎?歡迎討論。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71
10-05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5
10-29
55
10-17
2513
10-12
188
10-08
453
08-22
181
08-13
574
07-19
720
07-18
217
07-17
101
06-16